12月,美國以刺殺他國元首的虛構情節(jié)為主題的影片《采訪》在各地上映,美國以所謂“民主自由”之名,行造謠誹謗之實。美國電影《采訪》是在用虛妄與荒誕宣揚自己所堅守的所謂“價值”。
首先,該片在細節(jié)處理上可謂漏洞百出。比如影片開頭那位小姑娘所唱的歌曲,從曲風、歌詞內(nèi)容和這位小朋友演員的口音,都沒有半點朝鮮北部藝術的風格,這首歌給人的第一印象反倒像南朝鮮樸正熙時代的荒謬文宣。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將金正恩同志的畫像放置于火車站、房間等各處,他們似乎想要通過此來隱晦批判朝鮮的領袖崇拜,但這實際上是對稍微了解朝鮮政治文化的人的莫大嘲諷,在平壤火車站、在各大機構,擺放金日成同志與金正日同志的畫像表達了朝鮮人民對已故領袖的緬懷,你們何曾看到過在大型建筑物面前擺放金正恩同志的畫像?影片中,將金正恩同志稱為“president",也就是說他們將金正恩同志稱呼為金正恩主席,不知道這是導演為了故意咒罵金正恩同志還是缺乏常識?金日成同志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永遠的國家主席”,金正日同志則是朝鮮勞動黨“永遠的總書記”,這兩個頭銜永遠被保留給了以上的兩位,而金正恩同志擔任的職務僅如下三個: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至于服裝、武器等方面,錯誤更是不一而足,就不再一一列舉。這種種一切,造成一種影片極度的失真,反而說明了導演在模擬所謂“朝鮮國家內(nèi)部實況”方面的黔驢技窮。
其次,該片的立意與內(nèi)容充斥著下流的語言。各種涉及同性戀、性、暴力、色情的出格詞匯,主演詹姆斯弗蘭科與賽斯羅根一唱一和,一個在那里大講葷段子,一個在那里裝蒜似的應和,一會兒狂野不羈,一會兒故作鎮(zhèn)靜,好像面對眾人對自己的生殖器官進行細節(jié)刻畫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渾然不知他們的自黑讓他倆成為了兩個跳梁小丑。
最后,這部電影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涉嫌侮辱一個主權國家的最高尊嚴,甚至種族歧視。且不論你們美國人對金正恩同志的看法,但至少目前為止,金正恩同志是一個主權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金正恩同志是國家的象征。一些人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好像自己高人一等,覺得自己好像為朝鮮人民做了什么“啟蒙民智”的善事一樣,卻渾然不知你這部“諷刺”的電影已經(jīng)越了底線,賽斯羅根在電話中陰陽怪氣的調(diào)侃對方的亞洲口音,還鸚鵡學舌。這種場景對于旅居美國的亞洲人應該不會陌生,這就是亞裔黃種人在北美遭遇歧視的一個縮影,影片中如此類似的情節(jié)還有很多,這種場景,美國人看了,笑一笑,也就算了,但如果作為一名亞洲黃種人,看了還要笑,那就不可想象了。不知道南朝鮮的中央日報今天想秀什么優(yōu)越,對此片還說什么“最好的對朝宣傳品”、“朝鮮邊境嚴控此片流入”云云,真是數(shù)典忘祖,自我陶醉。當然還有媒體說,言論自由嘛,美國人可以娛樂金正恩,朝鮮人也可以娛樂奧巴馬,你們自己怎么不拍一部“刺殺奧巴馬”呢?當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可能因為這部恐怖主義影片而去想一些媒體所說又去拍一部“刺殺奧巴馬”或者“刺殺安倍”,因為他們都是在任領導人,而美國自己,雖然有拍過刺殺自家總統(tǒng)的電影,但往往都是虛構人物(當然少數(shù)紀實性質(zhì)影片除外),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自己絕不會過用如此下流手法對總統(tǒng)加以貶低。記得007系列曾經(jīng)有一部講述潛入朝鮮的電影,拍這種電影的導演起碼就比這位埃文 哥德堡要高明些,朝鮮領導人被處理為一位名為“孟將軍”的虛構人物,而兩方相斗,都是光明正大的較量,就像現(xiàn)在中國拍解放戰(zhàn)爭題材影視劇不會把用性、暴力等話題將蔣介石加以惡意丑化一樣,一切人物都是中性的,但《采訪》這部電影顯然沒有做到這最基本的一點,他們越線了。
總體而言,《采訪》這部電影反映了美國在面對現(xiàn)實世界時的困境,因感到軟弱無力而造謠、空想,在面對歷史時,因感到無力而誹謗。這部用解構主義嘲弄現(xiàn)實,用虛無主義對抗歷史的電影的上映,只能令人們對美國的文化霸權主義感到更加反感。
縱而觀之,這部電影完全以虛構情節(jié)為主體,用下流的段子與無聊的情節(jié)嘲弄現(xiàn)實,影片手法老套無奇,電影顯然用美國自導自演、子虛烏有的所謂“黑客襲擊”吸睛不少,賺足了眼球,但凡頭腦正常之人在看完這部電影估計都會說,這部電影不知笑點在哪?所以說,此片堪稱爛片極品。如果對這種血腥政治有興趣,還不如看朝鮮1992年拍攝的講述南朝鮮領導人樸正熙遇刺的電影《民族與命運》,這部電影立意深刻,基于史實,樸正熙作為一代梟雄,影片沒有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反而顯得他有些人情味,大特務頭子金炯旭和金載圭一生殺人無數(shù),但是影片也對他們寄予了同情,畢竟有些人是在血雨腥風中,在激烈斗爭中,是無奈的。這種無奈,恰恰反映出的是對南朝鮮“維新體制”的深度思索,同時也反映了對半島統(tǒng)一問題雙向思考,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為影片中朝鮮半島的民族分裂的痛楚、人物之間悲歡離合的情感張力而感動,這部電影情節(jié)的進展也許有些緩慢,同時蒙太奇的使用、歷史事件點到為止、人物言語的政治隱喻,都使得其有些晦澀難懂,也許只有那些善于捕捉細節(jié)、同時關注歷史的觀影者最能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的妙處。因此,希望諸位不要再糾纏于《采訪》這部無厘頭的影片,靜下心來,欣賞一下系列電影《民族與命運》的第12部與第13部,坐在沙發(fā)上,一邊品茗,一邊于銀幕中欣賞這部佳作。這部電影中的兩位主演人民演員吳美蘭老師與人民演員樸基柱老師都已離世,希望本片的中文字幕版的面世能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向真正的老一輩表演藝術家致敬!
視頻1:《民族與命運》第12部(講述了金炯旭在法國巴黎遭到綁架的故事,影片在法國巴黎實地拍攝)
洪英子坐在酒店的沙發(fā)上,思考著如何執(zhí)行刺殺崔泓熙的任務,她逐漸陷入了沉思,回想起當年前去巴黎綁架金炯旭的往事。在與中央情報部現(xiàn)任部長金載圭、總統(tǒng)樸正熙一同打獵的過程中,樸正熙向洪英子下達了將金炯旭帶回首爾的指令,樸正熙說,只要金炯旭回心轉(zhuǎn)意,將會安排他擔任秘書室長,如果他愿意,重新當中央情報部部長也可以。洪英子出發(fā)后,回想起自己的密友——金炯旭的情人崔銀淑拜托自己的事情,她希望洪英子不要再找金炯旭麻煩,同時也很想和金炯旭相會,于是洪英子向金炯旭發(fā)出訊息,希望他不要發(fā)表回憶錄揭露樸正熙政權內(nèi)幕,但遭到金炯旭的拒絕。洪英子發(fā)現(xiàn),金炯旭在美國由一群跆拳道高手保護,很難下手,因此,當局利用了金炯旭和情人相互思念、急于相見這一點,制造了在巴黎開飯館的崔銀淑姨母的車禍,希望以此通過將金炯旭引蛇出洞。洪英子告訴金炯旭情人的電話后,金炯旭果然上鉤,與情人在巴黎相見,金炯旭雖然預料到自己身處危險之中并處處小心,但仍然在前往自己夭折的兒子的墳墓時被抓。特工人員將金炯旭裝入集裝箱送往首爾,樸正熙審問金炯旭時,金炯旭寧死不屈,大聲斥責樸正熙,從而將樸正熙激怒,雖然洪英子等人極力勸阻,但最終樸正熙仍將金炯旭槍殺。
視頻2:《民族與命運》第13部(主要講述了全斗煥派遣洪英子刺殺崔泓熙、樸正熙遭到刺殺等歷史事件)
影片采用倒敘手法,情節(jié)穿插復雜,回憶之中又嵌套了一個回憶。
1.在一家酒店中,中央情報部特工洪英子與曾經(jīng)的師父與戀人——崔泓熙意外相會,崔泓熙斥責她是殺害金炯旭的兇手,并向她贈送了金炯旭生前揭露樸正熙政權內(nèi)幕的回憶錄,洪英子看后無比羞愧,同時內(nèi)心十分糾結是否還要執(zhí)行刺殺崔泓熙的任務,于是下令手下的特工人員按兵不動,自己獨自前去監(jiān)視崔泓熙,洪英子被崔泓熙言談之中所表現(xiàn)出的大度所感動,在監(jiān)視崔泓熙離開后,正因糾結于執(zhí)行任務與愛情而試圖自殺的洪英子偶然與崔泓熙的夫人申達萊相遇,申達萊與洪英子促膝長談,并告誡她要謹記樸正熙的下場。洪英子隨后想起了全斗煥交代她的任務,內(nèi)心更加矛盾。
2.樸正熙死后,作為樸正熙的情人的洪英子無法在政府中立足,遂返回故鄉(xiāng)。不久后,全斗煥通過軍事政變上臺執(zhí)政。洪英子被不明人員從鄉(xiāng)下帶至首爾青瓦臺,卻意外發(fā)現(xiàn)坐在總統(tǒng)寶座上的是全斗煥。全斗煥與洪英子盡釋前嫌,意圖派遣洪英子帶領一班人馬前往加拿大去刺殺在流亡海外的國際跆拳道聯(lián)盟總裁崔泓熙。洪英子隨后參加了全斗煥為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舉行的宴會,全斗煥在宴會上高唱日本歌曲,洪英子為其感到羞愧,想起了樸正熙遭到刺殺的往事。
3.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正在向樸正熙匯報國家機密,樸正熙卻下令讓警護室長車智澈一同前來旁聽,金載圭同車智澈的矛盾由來已久,最終金載圭徹底對樸正熙絕望,金載圭與洪英子等人通氣,同時前往美國大使館探聽美國人的意見,隨后在中央情報部的一家秘密餐館中將樸正熙槍殺。
4.洪英子回顧這一切,內(nèi)心無比痛苦,于是下定決心不去刺殺崔泓熙,洪英子的手下見洪英子一直按兵不動,于是向首爾方面匯報,得到了除掉洪英子的相關指示,洪英子寧死不屈,卻又寡不敵眾,但在最后一刻被前來趕到的崔泓熙救下,洪英子在師父崔泓熙面前懺悔,崔泓熙原諒了洪英子,并任命她為國際跆拳道聯(lián)盟副總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