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委宣傳部隆重推出八集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在中央電視臺三個頻道先后播出,反響強烈,好評如潮,榮獲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近日,由吉林出版集團隆重推出莊嚴主編的《民族魂——東北抗聯》,集史論著述、文獻片解說詞、歷史圖片于一體,以多維視角,立體展現東北抗聯震撼心靈的感人事跡,將抗聯精神融入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脈,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東北抗聯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反法西斯部隊中,抗敵最早、堅持最久、條件最惡劣的一支英雄隊伍,而理想信念是支撐東北抗聯堅持14年抗日斗爭的精神柱石?!稏|北抗聯》生動展現了抗聯將士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的力量源泉。在日寇多種手段誘降面前,楊靖宇斬釘截鐵地說:“一個忠貞的共產黨員,民族革命的戰士,為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為民族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最后勝利的信心是堅決的。”楊靖宇以自己的寶貴生命實現了生前的諾言。敵人解剖了他的尸體,胃里只有棉絮和草根。日軍頭目感慨:有這樣頑強的軍人,中國不會亡。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向楊靖宇烈士陵園敬獻花圈,這是黨中央第一代領導人唯一一次集體向烈士敬獻花圈活動。成千上萬的抗聯將士不是用語言,而是用血肉之軀,在生與死的考驗中踐行著自己的理想信念,塑造起崇高的英雄群體??孤摃r代只有趕走日本侵略者才能救中國,而當今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從理想信念層面上,兩個時代是一脈相承的。東北抗聯將士理想高尚,信仰忠誠,激勵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弘揚抗聯精神,就是要把理想信念聚焦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東北抗聯》以電視語言和激情文字,再現了當年抗聯將士以身許國的豪邁誓言,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拋頭顱、灑熱血萬死不辭。“報國縱有千般愛,唯有犧牲情更深。”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與日軍的作戰中為掩護部隊轉移而在負傷昏迷中被俘。她面對日寇酷刑逼供,守口如瓶,堅持斗爭,英勇就義前留下感人詩作:“未惜頭顱救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旗幟紅似花。”東北抗聯為國家為民族,不畏強敵,孤軍奮戰,付出了重大犧牲,抗聯部隊從高潮時的三萬多人銳減到不足兩千人。各級指揮員更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軍以上領導干部就犧牲了40位,師級干部犧牲了100多位,鑄就了一幅民族英雄譜。東北抗聯將士愛國情懷,民族大義,促使當代人擔當起捍衛民族核心利益的神圣使命。我們要繼承與發揚東北抗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肩負起捍衛民族核心利益的責任擔當,改變傳統安全的思維定式,樹立新的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國家綜合安全和戰略利益拓展,穩妥應對涉我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旗幟鮮明地遏制“臺獨”、“藏獨”、“東突”等分裂勢力,堅定不移地揭露國際右翼勢力侵占我國島嶼的野心。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國核心利益問題上敢于劃出紅線,亮明底線。任何國家不要指望我們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始終保持維護國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高度警覺和堅定立場。
《東北抗聯》熱情歌頌了抗聯將士堅決貫徹執行中央指示,局部服從整體的全局觀念。東北黨組織遠離黨中央,但是,東北的共產黨員有很強的黨性和組織觀念,千方百計爭取中央領導,當得到從不同渠道轉來的黨中央指示時,總是堅決認真貫徹執行。九一八事變后,黨中央和滿洲省委高度關注對抗日武裝的領導,從1931年至1933年間,先后派遣100余名黨團員進入東北義勇軍開展工作。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東北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遵從中央指示,深入到不同派別的抗日武裝中去,消除隔閡同仇敵愾。1935年6月3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出《給滿洲負責同志秘密指示信》,后又公開發表《八一宣言》,提出組建“抗日聯軍”的倡議。同年冬,東北各抗日武裝先后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至第十一軍,在共產黨領導下東北抗日游擊戰爭進入高潮。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東北抗聯堅持東北戰場的抵抗,不斷破壞日軍的軍事設施和交通通訊。據統計,東北抗聯14年總共出擊20余萬次,平均每天達到521次。全國抗戰期間擊斃日軍將官百余名,其中東北抗日武裝擊斃的就有10名,包括兩名日本中將。寧可自己作出重大犧牲,也要極力拖住幾十萬關東軍,使他們無法進軍關內,有力支持了全國的抗戰。東北抗聯將士團結抗日,顧全大局,啟迪當代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調整好各種利益關系,啟發我們確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維護中央的權威,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排除干擾阻力,防止利益固化,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做到個人、部門、局部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和國家整體利益,保證中央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東北抗聯》再現了當年東北抗日斗爭的艱苦環境:積雪過膝的深山老林,荒無人煙的林海雪原,加上日偽當局頒布保甲連坐制度,實施“集體部落”政策,歸屯并戶,堅壁清野,隔斷抗聯與群眾的聯系??孤摬筷狅L餐露宿,饑寒交迫,在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里露營,睡著30分鐘就永遠也起不來了,東北抗聯因凍、餓、病而減員的人數不少于戰斗傷亡。他們面對著人類生存極限的挑戰,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仍然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繼續堅持抗日斗爭,僅1936年至1937年期間,就打破或挫敗了日偽軍上百次“討伐”,游擊區擴大到東北70多個縣境?!都t色中華》、《救國時報》、《解放》等報刊都大量報道了東北抗聯的壯烈義舉。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高度評價東北抗聯,引起了全黨的關注和敬仰。東北抗聯的旗幟14年不倒,從楊靖宇、趙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趙一曼,到八女投江、十二烈士英雄群體,傳遍大江南北,喚起了億萬軍民的愛國激情,鼓舞著前線將士的抗日斗志。今天,東北抗聯艱苦拼搏,慷慨赴難的奮斗精神,仍然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財富,激勵當代中國人振奮民族精神。長期的和平環境,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提高,注重物質享受,忽視精神追求,奢靡之風滋長,人們斗志的銷蝕,精神的弱化,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是格格不入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從追夢、筑夢到圓夢的漫長過程中,我們都要發揚東北抗聯那種艱苦拼搏,知難而進,堅持不懈,慷慨赴難的精神,只有堅持實干苦干,團結協同,自主創新,才能好夢成真,才能告慰為民族生存而流血犧牲的英勇先烈。
(作者:解放軍后勤學院一級教授、少將)
鏈接:東北抗聯紀錄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