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按:中國的紅色文化并不僅僅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社會主義文化獨有的,簡言之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文革遺毒”,而是融合了數千年華夏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在強大敵人面前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融合了在殘暴的封建專制下奮起反抗的民主精神;融合了打破性別、身份、地位和職業差別的平等意識;融合了反對封建迷信、崇尚進步的科學理念;融合并改造了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的社會理想……
既然紅色文化如此先進,那么他們為何啊喲反對紅色文化?這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
文清:紅色文化究竟撬了誰的祖墳?
要說這段時間最吸引眼球的活動當然是四年一屆的世界杯,但要說最近這段時間收視率最高的,恐怕非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紅色電視劇《十送紅軍》莫屬,雖然還沒有官方的詳盡數據出來,但《十送紅軍》的情節成了我辦公室的同事們聊天的中心內容,甚至成了茶肆酒坊、街頭巷尾的“閑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十送紅軍》這么熱,自然也就成為網絡輿論戰場的重要話柄,有些人因為重溫昨日舊夢而老淚縱橫,有些人因為尋覓到心靈歸宿而欣喜萬分,但也有的人因為患上“紅色恐懼癥” 而如喪考妣,也有人因為祭出意識形態武器“聯合裂華”而掀起反紅色逆流……無獨有偶,我今天在中華網論壇上讀到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中國的紅色文化并不僅僅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社會主義文化獨有的,簡言之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文革遺毒”,而是融合了數千年華夏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在強大敵人面前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融合了在殘暴的封建專制下奮起反抗的民主精神;融合了打破性別、身份、地位和職業差別的平等意識;融合了反對封建迷信、崇尚進步的科學理念;融合并改造了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的社會理想……然而在所謂“黃金十年”里,中國的紅色文化似乎與當時的“主旋律”格格不入起來,旨在改變“因靡靡之音導致人心渙散”的重慶實踐,在被某些勢力強加以“文革余孽”的帽子后就戛然而止。這些高呼“文革余孽”的人,不僅極度驚恐紅色文化,而且他們是在徹底否定我們黨的歷史。按照他們的觀點,我們的先輩“為了實現解放全人類的理想”唱著革命歌曲上井崗、反“五次圍剿”、餓著肚皮在槍林彈雨中頑強堅持南方游擊戰爭是“文革余孽”?按照他們的觀點,我們的先輩為了實現自己崇高信念,餓著肚皮完成世界軍事史奇跡的“長征”是“文革余孽”?按照他們的觀點,我們的先輩為了實現民族獨立,用“小米加步槍”甚至是“大刀片”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頑強堅持14年人力、物力消耗極大的敵后抗戰是“文革余孽”?按照他們的觀點,我們的先輩為了實現新中國的穩定,安心搞國家建設,付出極大代價將聯合國軍御敵于國門之外成了“文革余孽”?
而那些極力反對紅色文化的,將自己精心裝扮成要將中國推向“民主富強”的“功臣”,其實是普天之下最無恥的笑話……
那些反對紅色文化的,無非是反對紅色文化中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有些人為漢奸汪精衛辯護,有些人認為秦檜是南宋的功臣……這些人無非就是“暗送秋波”委身米國、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新型漢奸與敗類。
那些反對紅色文化的,無非是反對紅色文化中反抗精神和平等意識,“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們提出禁止《水滸》等宣揚“暴力”的文化,有人反對社會公平與養老金并軌……這此人無非就是要維護現存不合理的社會等級制度,想合理、合法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新興權貴資產階級。
那些反對紅色文化的,無非是認為只有少部分人剝削多數人才是“普世價值”的王道正途,“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業者有其產”是不可能實現也萬萬不能實現的理想。我們只需要看看茅于軾、任志強極力反對廉租房建設,開發商強拆民眾住房、強征民眾耕地,劉漢等黑惡勢力強買國有資產……這些人無非就是一面要極力壓榨老百姓的“勞動力的剩余價值”,而另一方面拋出“普世價值”的外衣在老百姓中充當“仁慈的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實在是滑稽可笑。
而更多反對紅色文化的普通人,他們是一群最可憐又愚蠢的人,一方面對現實極度不滿卻找不出存在的問題與根源,另一方面認同西方價值卻被米國的假“仁慈”面目所迷惑。他們既不清楚中國紅色文化的內核,同時也不清楚中國今天的現狀誰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們被米國對華戰略所迷惑,成為米國遏華、侵華的無知幫兇,他們將所有的責任推給毛澤東,殊不知毛澤東才是中國傳統文化注入紅色基因的“最偉大的先知”,毛澤東才是中國民主、文明、進步最偉大的締造者與探索者。要問誰才是中國由民主逐步走向專制的罪魁禍首,只需要看看誰最害怕中國的紅色文化就知道了。
但遺憾的是那些披著羊皮的狼群、背地里極盡畜牲禽獸之能事,嘴里貪婪享用著祖先用生命換來的大好江山、背地里將自己應該背負的罵名大聲詛咒祖先的“英靈”。盡管如此,中國的紅色文化將中國的民族精神與現代政治進行完美融合了起來,其體現的人文精神、政治意義與社會價值在其形成后就深刻地影響了全世界。雖然在國內聲勢漸微,但中國優秀文化向來有“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優良傳統,中國的紅色文化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