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我還能回想起那一刻:“該你了”,我深呼吸,拉了拉身上的志愿軍軍服,看了一下話筒上的電量顯示,等待著孫楠《萬泉河水》最后一個音,《英雄贊歌》音樂響起,我快速來到臺中央,眼睛45°角看著觀眾后排,眼前漸漸出現了抗美援朝的戰爭畫面,爆炸,子彈,士兵,王成,爆破筒,勝利,最后聽到掌聲。
下場后我發了一條微博紀念這個有意義的造型和日子。我不會想到,在隨后的數月內,我遭遇了此生從未經歷過的網絡攻擊。“整容了吧?”“跟哪個高官睡了?”“英雄都是假的”,大量謾罵侮辱洶涌而至。我驚慌起來,這到底是怎么了?
歌唱祖國、歌唱英雄難道有錯嗎?
我爺爺是董存瑞的戰友,在戰爭中負傷后轉業。爺爺對祖國的愛,通過父母也自然傳遞到我身上。爸媽在孕育我的時候決定,如果是男孩就叫王成,女孩就叫王芳。爸媽說過為祖國沖鋒陷陣的都是英雄,他們希望我是英雄兒女。我身邊的人幾乎都以愛國為榮,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網絡上的過激言論讓我猝不及防。
作為一名音樂工作者,作品本身的要求往往是我第一考慮的事。歌詞和曲調中的情感必須要緊密結合,歌唱媽媽要有對媽媽的情,歌唱美好要有對美好的向往,歌唱英雄和祖國自然要有發自內心的敬仰和愛。而這種對祖國對英雄的愛,是否讓一些人不高興呢?所以他們才在網上發起攻擊和詆毀。
這期間我看了幾部好萊塢影片,我發現,他們不都是在歌頌英雄嗎?美國有美國的英雄,美國人可以在全世界面前歌頌自己的英雄。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如甘地如卓婭如董存瑞如王成,歌頌自己民族的英雄,這是多么自然而應該的事啊!國內一些人卻極力將其描繪成丑陋的事情,他們不承認這些人是我們的英雄,他們其實在挖我們祖國的墻根。
我想,也有部分人是因為生活中不得志,有的曾遭受過不平等待遇,有的讀了些書自認為明白了些道理卻在現實中受挫,等等所有這些,造成了他們的偏激,轉為對我的謾罵。祖國越繁榮進步,越顯得他們可憐。這樣一想,我釋然了,甚至有些同情他們。
我相信,任何時期任何國家都需要英雄,這是社會永遠需要的正能量,是一面面迎風飄揚的紅旗。大歷史時期需要英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英雄。最近勇斗歹徒的江西宜春學生柳艷兵、湖北潛江小學劫持事件中爭做人質的女教師及鎮干部,他們都是英雄。一個國家的民眾有英雄情懷,這個國家才是有希望的。一個有英雄情懷的人,也同樣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英雄,永遠是我的榜樣。需要的時候,我愿意做英雄,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如果自己能為祖國的強大貢獻哪怕一丁點的力量,也是我莫大的榮幸。
還是那句話,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每個普通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時刻牢記,你怎樣,中國就怎樣。▲(作者是2014年央視春晚《英雄贊歌》演唱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