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的戰友 共筑輝煌的基業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新聞發布會
暨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在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周恩來總理、朱德元帥逝世38周年之際,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出品的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于1月9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
1月9日上午9時30分,可容納700人的人民大會堂小禮堂座無虛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峰,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劉新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藝術處處長孫麗艷,本片總撰稿金一南將軍,北京偶德文化產業機構董事長姚永強等領導出席活動。李敏、李訥、曹耘山、周秉宜、劉建、陳昊蘇、楊紹明、黃煦、陳偉華、郭平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后代以及當年在偉人身邊工作過的工作人員也應邀出席。
左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藝術處處長孫麗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劉新風,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峰,本片總撰稿金一南將軍,北京偶德文化產業機構領導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致辭
在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伊始,各方領導共同為影片的發行和首映按下了啟動球。隨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喇培康致辭。他說,新年伊始,由中央新影集團出品的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在這里舉行隆重的首映儀式。我謹代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向影片的成功首映致以熱烈的祝賀;向為影片的順利拍攝、辛勤耕耘、奉獻心血的全體創作人員表示誠摯地問候。在當前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國人民積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建設背景下,重溫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經歷和心路歷程。學習他們為國家昌盛和民族富強奮斗終身的崇高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當前年輕人近一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希望本片的出品方、發行方和全國各大院線公司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加強影片的宣傳推介和發行放映工作,擴大影片的社會效應,弘揚正能量。為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祝愿影片《戰友》在全國上映成功!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峰代表創作團隊發言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高峰代表創作團隊發言。他說,偉人已經離開我們整整38年了,我覺得那一年中國人民是在壓抑中度過的,我們相繼失去了三位偉人,那一年給我們的印象太深了。轉眼38年過去了,正像毛主席說的那樣“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啟動放映儀式,這說明我們在成熟,在成長,我們對偉人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我們對生活認識的深刻程度而在逐漸地加深。在這種情況下,新影集團出品了紀錄電影《戰友》,這是我們真誠的情感,而且是用一種理智的心態來制作這部紀錄電影。如今的時代越來越好,正像總理說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今天我們記錄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緬懷偉人,總結偉人的情愫和他們的豐功偉業,這就更具有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和宣傳這部紀錄電影,使紀錄電影《戰友》能夠得以廣泛的傳播。
北京偶德文化產業機構代表致辭
北京偶德文化產業機構的代表在致辭中講到,感謝優秀的主創團隊用心血打造這樣一部精品;感謝對電影付出關懷和指導的領導和前輩;感謝對北京偶德的信任和關心。這樣一部如此巨大的充滿正能量的、真實而勵志的紀錄電影,能通過偶德的努力傳播給社會、傳遞給更多的人,我們感到任重而道遠,但同時也深感幸運。北京偶德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社會公益事業的繁榮與發展為己任。我們會全力以赴、不遺余力地做好紀錄電影《戰友》的推廣和發行工作。相信有領導和前輩的關心,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有媒體和新聞界朋友們的熱力宣傳,《戰友》將會圓滿發行,公映成功。必將在全社會掀起觀影熱潮,為紅色紀錄電影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熱情。
本片總導演艾辛(右一)及總撰稿金一南將軍(中)現場與大家交流創作感受
歌唱家吳碧霞和文剛演唱主題曲《新紅旗頌》
老一輩革命家后代等與主創合影
本片總導演艾辛及總撰稿金一南將軍現場與大家交流了創作感受。艾辛說,《戰友》雖然是紀錄片,但卻是故事片的影像風格。從畫面、解說、音樂、音效等藝術元素都是敘事的,刻畫人物的,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與命運結局。影片用珍貴史料所表達的沖擊力告訴人們,他們是最真實的人,民族之驕子。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也談到了自己之所以受到邀請參與這部紀錄電影主題曲的演唱,正是因為自己被導演發自肺腑的話語所感動,深深地感受到創作團隊嘔心瀝血創作的影片以及對這一段歷史的真實地記錄和熱愛,被她的真誠所感動。自己作為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的敬意與神秘感,通過這樣一部紀錄三位偉人的紀錄片的放映,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一個問題: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隨后,歌唱家吳碧霞和文剛現場為觀眾演唱了影片的主題曲《新紅旗頌》。
最后,現場觀眾觀看了時長為92分鐘的濃縮版的《戰友》,為整場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這部鴻篇巨制首次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位新中國開國領袖放在同一部影片中敘述,第一次全面梳理了這三位開國偉人奮斗經歷、戰友情意和心路歷程。這部勵志類紀錄電影為當今的年輕人在確立人生價值觀、選擇人生道路等方面打開了一扇思考的大門。
《戰友》分上、下兩部,共169分鐘,成為截至目前新中國最長的文獻紀錄電影。
作為影片主人公的三位開國偉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他們生于不同的家庭,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毛澤東詩情畫意愛梅花,朱德心清情揉戀蘭花,周恩來情深意綿依海棠……但是在他們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中,他們共舉同一面旗幟,他們共走同一條道路,他們共創同一個偉業,他們實現同一個理想……他們不求同年面世,卻相約在同一年——1976年謝世。
此前,在審評紀錄電影《戰友》時,專家們對該片的導向性和藝術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認為《戰友》在選材、導向、立意、敘事、視角等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現。認為該片的歷史畫面珍貴,稀有,畫面表現形式新穎,解說語言、鏡頭語言凝練、吸引力強。敘述的故事感人,語言表現力很有深度和力度,尤其是環環相扣的語言表達勾連力度和高度的概括很強。使影片起承轉合很精彩,吸引人并點燃人的激情。該片的立意新,細節感人,視角獨特,很有敘事策略和敘事方法,故事性強,藝術風格清新流暢。通過三個偉人的探索與追求以及人生價值觀,生動地展現了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教育意義非常大。認為這是一部難得的勵志影片,與當下的形勢需要非常契合。
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專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