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常常被人稱為“中國的猶太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雅號?蓋由于溫州人特別善經商,也特別能賺錢。其中還有一層隱含的含義,許多人沒有注意:猶太人長期沒有祖國,四海為家。溫州人也是四海為家。
晚近三十多年的中國,總的來看,是人們的經濟自由空間不斷擴展的過程,而由于歷史的原因,從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國內市場存在巨大空白,這就為溫州人閃轉騰挪,發揮自己的經商才能預留了空間。溫州人從家庭作坊、擺攤叫賣、沿街推銷起步,一路走到前店后廠、股份合作、企業集團、資產經營、網絡貿易等,譜寫了一個個積聚財富的精彩故事。
36集電視連續劇《溫州一家人》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溫州農民周萬順,在溫州創業潮興起之時,就毅然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將13歲的女兒周阿雨送出國外謀求發展,自己則把老宅賣掉,帶著妻子趙銀花和兒子周麥狗背井離鄉來到溫州市區。由此,一家四口人的命運被徹底改寫。進城的周萬順從拾荒做起,皮鞋、開關、燈具、石油……什么賺錢做什么,終于發財。
應該說,《溫州一家人》形象生動地向觀眾展示了溫州人精神。什么是溫州人精神?著名社會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三訪溫州后,將其概括為“不甘落后,敢為天下先,沖破舊框框,闖出新路子,并且不斷創新”的精神。經濟學家鐘朋榮則將溫州人精神概括為四句話: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闖蕩天下、四海為家的開拓精神;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創造精神。
這兩種概括,不相伯仲,都有道理,優點是勾勒出了溫州人精神的外形,缺點是沒有點出溫州人精神的內核。那么,溫州人精神的內核是什么呢?其實就是一個字:“錢”!溫州人特別愛錢,特別能賺錢,也特別依仗錢。和猶太人相似,錢是他們的信仰,錢是他們的精神圖騰,對錢的渴求和狂熱追逐,使他們輾轉反側,五內俱焚,焦慮不安,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那樣一刻也不能安寧。錢驅使他們背井離鄉,從農村走向城市,從溫州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錢為他們帶來榮譽,使他們獲得了支配他人的巨大力量,但有時候,無所不用其極地撈錢,惡俗而又不失豪放地使用錢,也讓他們飽受指責。誠如周萬順所言:“想賺錢呢,臉皮厚一點,嗓門大一點,膽子再大一點,錢就嘩啦嘩啦進來了。”
仔細梳理一下《溫州一家人》的故事脈絡,我們會發現,溫州人在處理“錢”與“家”的關系上,和其他地區的中國人是不盡相同的。一般中國人的概念是“賺錢養家”、“賺錢發家”,把“家”視作賺錢的最終目的,但對溫州人來說,“家”卻是一個賺錢的基本單位,甚至干脆就是一個賺錢的機構和手段。比如全劇一開始,周萬順執意要送13歲的女兒周阿雨去意大利,顯然不是出于親情的考慮,更非一個視女兒如掌上明珠的父親慣常所為,而是他認為這其中存在巨大商機。此后,周萬順和兒子周麥狗、妻子趙銀花不斷因為如何賺錢的問題摩擦、爭吵,甚至一度鬧精神失常的邊緣。劇中借一位意大利人之口對周阿雨說:“你們中國人太不可思議了,為了過上好日子,父女都可以反目成仇。”
對溫州精神中所蘊含的這種價值觀,做簡單的“好”與“不好”的判斷都是不必要的。周萬順式的溫州人這種嗜錢如命的精神,使得他們成了中國市場經濟中一條不折不扣的“鯰魚”,發揮了激活中國市場經濟的“鯰魚效應”,他們給國內其他地區的人以深深刺激,對他們小富即安、知足常樂的觀念構成巨大沖擊,他們掌控的沖擊力極強的現金流,在樓市、股市、煤礦、油田之間四處流動,興風作浪,帶動了這些產業的發展,也造成了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中國的市場經濟能有今天這幅面貌,溫州人居功至偉。
其實,溫州本地學者對周萬順式的溫州人看得更清楚。溫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就認為:溫州人精神是特定歷史階段一種有效的商業文化精神,不具備超越時代的永恒性。事過境遷后,溫州人精神可能會顯現出其負的一面,膽子大可能會演變為致命的自負,過于強調追求經濟利益可能導致唯利是圖,溫州人那種市俗化、功利主義的入世精神可能會阻礙他們的視野和人生抱負。溫州企業家要認識到,企業的存在不僅僅是謀求利益的機器,同時還是社會資源的利用者和權利行使者。溫州不缺乏暴發戶,但是溫州缺乏一點貴族精神。
如果說,馬津龍教授的歸納,是對草莽階段的溫州人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話,那么《溫州一家人》則是溫州人精神的一個感性總結。周萬順一家的興衰史,他們的拼搏、痛苦和快樂,他們的成功與失敗,他們的光榮與恥辱,他們的淚水與笑容,使我們感慨萬千,嗟嘆不已。
也許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草莽階段的溫州人精神已經基本完成了歷史使命,溫州人精神需要升華。第一步,要理順“錢”與“家”的關系;第二步,則要理順“家”與“國”的關系。做為“中國的猶太人”,周萬順式的溫州人必須牢記:猶太人是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焚尸爐里才領悟了國家的重要。溫州人決不能重蹈覆轍,應該早早地把“產業報國”、“經商報國”做為自己經濟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溫州人精神只有完成了升華,才可能續寫輝煌,溫州人群體做為中國人當中一個獨具性格的群體,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光榮的一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