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詩王毛澤東——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奚仁德 · 2013-03-14 · 來源:烏有之鄉
毛主席誕辰120周年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一. 詩王毛澤東

  中國文學史上,或者說中國詩歌史上,都有這樣一個文化現象,那就是大凡有風格特點或特色的著名詩人,往往都給他們冠以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副其實的稱號。如李白:詩仙,杜甫:詩圣,白居易:詩魔,李賀:詩鬼,王維:詩佛,劉禹錫:詩豪,賀知章:詩狂,王勃:詩杰,陳子昂:詩骨,孟郊:詩囚,賈島:詩奴,蘇軾:詩神等等。

  2006年11月,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了第七屆年會。會上,不少專家學者對作為詩人的毛澤東,冠一個什么樣的稱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曰詩俠的,有曰詩豪的,有曰詩魁的,有曰詩雄的,有曰詩神的等等。

  毛澤東不但是偉大的詩人,毛澤東更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思想家。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思想家的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人冠以了毛澤東四個偉大的稱號,即偉大的領袖——政治家、偉大的統帥——軍事家、偉大的舵手——戰略家、偉大的導師——思想家。我們姑且不談當時的背景究竟如何如何,我們只談這四個偉大究竟恰當不恰當。我個人認為是很恰當的。難道毛澤東不是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偉大的導師?不是這四個偉大又是什么?又有誰能取而代之呢?

  作為偉大詩人的毛澤東,按歷史慣例,也該到了給他冠以一個稱號的時候了。這是極其理所當然的正事,這是無可爭辯的詩壇大事和盛事,這是我們每一個毛詩研究者和毛詩愛好者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

  現在問題需要討論和爭辯的是,到底應該給毛澤東冠一個什么樣的稱號為最好或最理想或最恰當。

  我把2006年合肥年會上有關專家學者擬冠的稱號和歷史上已經冠的稱號進行了認真仔細的對照,包括詩神在內的絕大部分稱號都名花有主了,大概只剩下詩魁、詩雄和詩俠好象還不曾被用過。歷史上已經冠名了的稱號,當然最好不要再用,免得有重復之嫌。除去重復的,不就只剩下了詩雄和詩俠了嗎?

  就這兩個稱號冠以毛澤東怎么樣?

  我個人認為,詩俠是肯定不行的,這頂帽子冠以毛澤東既太小了,也根本不能概括毛澤東詩詞的風格特點。詩雄似乎還可以。毛澤東寫的文章,人稱雄文。以此類推,毛澤東寫的詩,當然也就是雄詩了。再類推,寫雄詩的人,當然也就是詩雄了。1993年,陳晉的一篇毛詩論文的題目就是《詩雄與雄詩》,而且,當年年會論文集的書名也叫《詩雄與雄詩》。然而,我認為,也未必盡然。我認為,寫雄詩的人,未必就一定要稱之為詩雄。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如果有必然的邏輯聯系,那么我們類推一下看行不行。毛澤東寫的文章,人稱雄文,那么寫這雄文的毛澤東就可以稱他為文雄了。再類推一下,李白是詩仙,他寫的詩就一定是仙詩了。杜甫是詩圣,他寫的詩就一定是圣詩了。很明顯,這樣的類推是不行的。仙和圣是褒義詞,雄是個中性詞,它可以指英雄,也可以指梟雄,也可以指奸雄。詩雄的雄,指的是什么雄呢?定義不確定的詞,是不能隨便冠以毛澤東的。

  李白、杜甫,人稱詩仙、詩圣,不單單是根據他們各自的詩風來確定的,更主要是根據他們二人在詩歌方面對中國歷史文化所作的貢獻,以及他們二人在中國詩壇上的歷史地位來確定的。所以,我們冠以毛澤東一個稱號,不但要能概括毛澤東的詩風特點,更要能概括毛澤東對中國傳統詩歌的貢獻,以及他在中國詩壇上的歷史地位。詩雄,充其量不過概括了毛澤東詩風的某一特點,還不能概括毛澤東詩風的整個特點,更不能概括毛澤東對中國傳統詩歌所作的貢獻,以及他在中國詩壇上的歷史地位。因此,我個人認為,詩雄也不太理想。

  那么,到底應該冠一個什么稱號為好呢?

  有一個稱號,到目前為止,好象還不曾被正式用過,好象也不曾有人提出過用來冠以毛澤東,那就是詩王!

  我個人認為,冠毛澤東以詩王是最好不過的了!

  凡物者,都有王。如:蜂王、猴王、獅王、花王、瓜王、樹王、拳王、球王、歌王、藥王、刀王、劍王、槍王、賭王、闖王等等。

  為詩者,當然也應該有詩王!

  歷史上的那些有稱號的詩人,也只能是那樣的稱號,他們是不能稱詩王的。因為,王者,最高首領也,天下第一也,天下無敵也。他們那個時代,中國的傳統詩歌還在動態的發展之中,還山外有山樓外樓,還長江后浪推前浪,還一代新人超舊人,是很難斷定誰是天下第一的詩王的。而毛澤東時代,是到了一個中國傳統詩歌圓滿大結局的時代。新詩代替了舊詩,舊體詩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了。以后也許還會有人寫舊體詩,但是,作為詩歌的主流,舊體詩肯定是不復存在了。毛澤東是舊體詩的集大成者。毛澤東已經為舊體詩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現在是到了通過比較可以確定詩王的時代了。

  歷史上的那些詩人之所以不能稱為詩王,除了時代的局限性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他們都僅僅是詩人,而不是王。而毛澤東不僅僅是詩人,他還更是王。毛澤東不但是偉大的詩人,他還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思想家,他還更是一位開國領袖。他是一位相當于法國的拿破侖,美國的華盛頓和中國的秦始皇這樣的開國領袖,這樣的王者!作為詩人,他更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詩人都無與倫比的特殊詩人。他是詩人,他更是王者!他是王者中的詩人,他是詩人中的王者。在中國,詩人,沒有人能超過他;王者,也沒有人能超過他。他應該戴王冠,他應該稱王,他應該稱詩王!

  詩王就是毛澤東,毛澤東就是詩王。

  詩王毛澤東,絕世而獨立!

  二. 王者中的詩人

  毛澤東是王者中首屈一指的大詩人。

  王者中的詩人,外國幾乎找不到一個。不但找不到能稱之為詩人的,甚至會寫詩的,或有詩傳于世的,恐怕也找不出幾個。華盛頓、拿破侖、亞歷山大、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這些著名的王者,似乎都沒有詩,更稱不上詩人。

  中國的王者,二千多年來,有三百五十多個。這三百五十多個王者中,有幾個是詩人,有幾個有詩歌傳世的,有幾個能在詩歌上跟毛澤東相比的?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了。

  劉邦是一個成功的王者,他流傳于世的詩作也就一首《大風歌》。項羽雖有一首《垓下歌》流傳于世,但他是一個失敗之王,不在王者之列。劉徹有一首《秋風辭》。曹超是一個在詩歌上可以和毛澤東相提并論的人,但在王者方面,他卻不是完整的王,他只是泱泱中華大國中的三分之一的王,充其量只是一個準王,作為王者,他又不好跟毛澤東比。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代詞宗,婉約派大師,客觀上講,就婉約詞方面的成就,他超過毛澤東,但是他的豪放詞遠遠不如毛澤東,更何況他是一個無作為的君王,他是一個亡國之君。宋徽宗,畫遠遠超過毛澤東,書法可以說和毛澤東相當,但他的詩詞遠遠不及毛澤東,更何況他也是一個無作為的君王,他也是一個亡國之君。王者中最能寫詩的,或詩寫得最多的要數乾隆,號稱傳世三萬首,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史以來第一高產詩人。毛澤東詩詞,號稱只有百首,只是乾隆的三十分之一。然而,乾隆的詩雖多,卻貨多不成文,詩無好詩,湮滅無聞。而毛澤東的百十來首詩詞,雖不能說首首都是好詩,但可以說有二分之一是上品,有三分之一是精品,有四分之一是極品,有五分之一是神品!

  看看毛澤東的自我評價吧!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惜”,嘆惜之惜。嘆惜什么呢?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嘆惜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嘆惜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所以他們都數不上“風流人物”。跟誰比略輸、稍遜呢?誰又能數得上“風流人物”呢?“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看誰,當然看毛澤東啦!就是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在文采上,在風騷上,一句話,在文學才華上比毛澤東稍遜一籌。

  我上文舉的那些王者的例子,毛澤東在這首詞里都沒有舉他們。因為,在毛澤東的眼里,那些王者跟他都不是同一個檔次的,都根本不在他話下的。在二千多年來的三百五十多個帝王中,能入得了毛澤東法眼的就是這屈指可數的五位明君雄主。

  毛澤東不但有王者之詩,毛澤東還有王者之詩論。

  毛澤東是王者中無與倫比的詩人!

  三. 王者之心路歷程

  毛澤東最簡短的詩論是“詩言志”。盡管這句話不是他原創的,是古代早已有之的,但是,他多次引用過來,并親筆手書,為徐遲題詞,為《詩刊》題詞,同時又影印在他生前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的首頁上,這就充分地表明了這句話是他寫詩的宗旨,是他寫詩的宣言!

  詩言志。言何志?言王者之志!

  把毛澤東詩詞完整地聯系起來,我們就會清晰地看到一條毛澤東的王者之心路歷程。或者說,毛澤東詩詞中有一條暗線索,這條線索貫穿了毛澤東的王者之心路歷程。

  詩言志,是我們解讀毛澤東詩詞的一把金鑰匙。

  詩言志,是毛澤東王者之心路歷程上的指路明燈。

  讓我們拿著這把金鑰匙,去打開毛澤東詩詞之大門吧!

  讓我們在這盞明燈的指引下,去探一探毛澤東的王者之心路歷程吧!

  1. 魚王之志

  “天井四方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井贊》)借井寫魚而抒情——用否定的語氣,從反面表王者之志,抒王者之情,吐王者之氣——要想養長者,必須要喝河水,喝湖水,喝江水,喝海水。長魚者,魚中之王也。我毛澤東不愿做井中的小魚,我毛澤東要做江河湖海中的長魚!做魚就要做魚中之王!

  2、蛙王之志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詠蛙》)虎者,獸中之王也。以虎喻蛙,此蛙,定是蛙中之王也。“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這是何等的口氣!這豈止是王者的口氣,這簡直就是霸王的口氣。以虎喻蛙,描繪了青蛙威武軒昂的形象。同時又以蛙喻人,抒發了毛澤東人小志大,藐視天下的氣概和膽略!

  3. 孩王之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贈父》)這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有志者,事竟成。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出鄉關求學,1927年秋,24歲的毛澤東出鄉關革命。從此,一出就是32年。1959年6月,毛澤東才回到了韶山。而此時的毛澤東,不但早成了名,而且早成了王,已經做了24年的共產黨之王,10年的共和國之王了!

  4. 學運之王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沁園春·長沙》)此詞寫于1925年,時年毛澤東32歲。但詞中內容寫的卻不是32歲的毛澤東,而是同學少年的毛澤東。同學少年,雖一介布衣,卻早有問鼎天下之勢;同學少年,雖一介書生,卻早已成了領導同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視當年萬戶侯為糞土的學生王了。同學少年的毛澤東,就領導了驅逐校長張干的運動;同學少年的毛澤東,就領導了驅逐兩任湖南督軍張敬堯和譚延愷的運動;同學少年的毛澤東,就領導了長沙人民反對袁世凱的斗爭運動,并都取得了勝利。

  5. 農運之王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西江月·秋收起義》)“紅旗卷起農奴戟,黑主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七律·到韶山》)毛澤東是一個運動高手,是一塊天生做王的料子。搞任何運動,他都能成為王。搞學生運動,他是學運王;搞工人運動,他是工運王;搞農民運動,他是農運王。這些運動,在全國,有的雖然不是他第一個帶頭搞起來的,但在全國,他卻是搞得最好的。他人到哪里,他的運動就會帶到哪里;他的人到了哪里,哪里的運動就會搞得有聲有色、轟轟烈烈、熱火朝天。他是天生的運動王!他以運動打天下,他也以運動治天下。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一生中的所發動的所有運動中的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運動。毛澤東是運動之王,這又是另外一篇大文章,這里只點到為止。1927年,毛澤東在發動秋收起義前,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先分期發表,后出版單行本。在出單行本時,瞿秋白為此書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序言。在序言里,瞿秋白公開地宣稱毛澤東是“農民運動的王!”。

  毛澤東雖然也曾經是工人運動之王——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就是他親自領導的——只可惜,迄今為止,我們還不曾看到毛澤東詩詞中有關工人運動之王的心路歷程。

  如果說,前面的魚王、蛙王、孩王,只是表明了一種王者之志,學運之王、農運之王也只是一種徒有虛名的王者之稱,那么,后面的井岡山之王、共產黨之王、共和國之王就是名副其實的王了。

  6. 井岡山之王

  “敵軍圍困千萬重,我自巋然不動……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到敵軍宵遁。”(《西江月.井岡山》)1927年,毛澤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此時的毛澤東已經成了山大王——井岡山之王。“敵軍圍困千萬重,我自巋然不動。”用夸張和反襯的手法,充分地表現了井岡山之王視萬千敵人如草芥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形象地再現了井岡山之王巍然屹立于白色恐怖政權重重包圍之中的高大形象。“黃洋界上炮聲隆”他用炮聲報到了敵軍的宵遁,他用炮聲來代表了王者的發言。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詩是馬背詩寫作的起點,井岡山王是共和國之王的前身!

  魯迅在讀了毛澤東的井岡山詩之后,笑稱詩中有“山大王氣”。

  7. 共產黨之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婁山關》)

  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從此,毛澤東成了共產黨之王。

  毛澤東的王者之位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毛澤東在做井岡山之王時,井岡山根據地就不斷地建立、鞏固和擴大,并多次粉碎了敵人的“進剿”和“會剿”。后來,湖南省委和中央兩次強行將毛澤東調離井岡山,井岡山根據地就失守,就丟棄。毛澤東重返井岡山,井岡山根據地就收復,就能重新鞏固和擴大。毛澤東在成為共產黨之王之前,國民黨對共產黨發動了五次“圍剿”。前三次反“圍剿”都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取得了勝利。第四次反“圍剿”,由于王明奪取了黨中央的領導權,排斥了毛澤東對中央紅軍的指揮權,雖然由周恩來指揮,并也基本上是按照毛澤東的戰略方針作戰的,也只是基本上粉碎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第五次反“圍剿”是完全由王明、李德指揮的,結果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鐵的事實已經雄辯地證明,共產黨之王非毛澤東莫屬。毛澤東為王伊始,就向共產黨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遵義會議之后,毛澤東就領導和指揮了著名的遵義戰役,也叫四渡赤水戰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就是從這時開始傳揚開來的。而婁山關大捷是此次整個戰役中的關鍵性一戰。婁山關之戰后不久,毛澤東就寫下了他成為共產黨之王后的心路歷程上的第一個里程碑——《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從井岡山之王到共產黨之王,經歷了8年之久。這8年的心路歷程,在毛澤東的詩詞中都記載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1.《清平樂·蔣桂戰爭》、2.《采桑子·重陽》、3.《如夢令·元旦》、4.《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5.《蝶戀花·從汀洲向長沙》、6.《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7.《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8.《菩薩蠻·大柏地》、9.《清平樂·會昌》。此段歷程最艱難,毛澤東記載得也最詳細。8年間,把這期間所有的詩詞都算進來,共有18首之多,占了毛澤東70年的詩詞創作生涯中主要詩詞的一半,所有詩詞的四分之一,是毛澤東一生詩詞創作中的鼎盛時期。

  在戰爭年代,或者說毛澤東在成王歷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記錄他成王歷程的詩詞,也大都是在馬背上哼成的。他自稱“馬背詩人”。他自己說的,1929年到1931年在馬背上哼成的詞就有6首。古代有田園詩人、邊塞詩人,還未曾聽說有馬背詩人。此時期的毛澤東,早期可稱“馬背將軍”,后期可稱“馬背統帥”,可他偏偏就不以這些自稱,而以“馬背詩人”自稱。何也?中國有句名言,叫“馬上得江山易,馬上守江山難。”誰人能在馬上得江山?當然是王者也。馬背加詩人,多逍遙,多自在,多浪漫。不由得使人們想起倒騎毛驢的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和騎毛驢的阿凡提——毛澤東不但想成王,毛澤東還想成仙呢!偉大的謙虛,也就是偉大的驕傲。大家還記得嗎,1955年授軍銜時,毛澤東拒絕接受大元帥軍銜。何也?元帥再大也是兵,也是臣,我毛澤東要是接受了大元帥軍銜,豈不是跟你們這些將帥們平起平坐了嗎?我毛澤東是王啊,是君啊!當然是不會接受你們的一番好意的呀!孫中山是大元帥,有什么用,他保住了他的大總統位子了嗎?

  8. 共和國之王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沁園春·雪》)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要做共和國之王的宣言書!

  這首詞寫于1936年。此時,毛澤東的共產黨之王才做了一年,距離后來的1949年當上共和國之王還有13年,而毛澤東就寫下了如此堅定的宣言書,這是何等的自信啊!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王者之心路歷程中最崇高、最偉大的一座豐碑,是一座標志性的紀念碑,是毛澤東詩詞的靈魂,是毛澤東詩詞的神品!

  這首詞發表于1945年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此時,毛澤東的共產黨之王已經穩做了整整10年,共和國之王的牌子也到了該亮出來的時候了。此詞中,毛翁之意不在雪,在于英雄帝王也;毛翁之意不在史,在于王者之志也。寫景為論史,論史為抒情。毛澤東這是借詞發揮呀!然而,毛澤東的目的卻隨心所欲地達到了。此詞一出,立刻轟動了重慶,轟動了整個國統區,橫掃了二十世紀中國的詞壇。此詞一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毛澤東之志,國人皆明。用國統區人的話說,就是此人有帝王之心!蔣介石很驚慌啊。早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毛澤東在國民黨內任宣傳部代部長時,蔣介時就預見到,將來在中國,唯一能跟他爭奪江山的只有毛澤東。但那時,毛澤東的鋒芒還未畢露,而今天已經是暴露無遺了,并且咄咄逼人。于是他立刻叫陳布雷去把重慶的詩人、作家都叫來,讓他們連夜創作和毛澤東斗詞。結果,令蔣介石很失望,舉全國之力,就是弄不出一首能與毛澤東抗衡的詞來。毛澤東以一首詞打破了蔣介石的帝王之夢,動搖了蔣家王朝的統治根基,征服了國統區無數的文化人,改變了國統區文化人的領袖信仰——他們不得不在心里暗暗的考慮要如何另擇明主賢君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毛澤東憑這一首詞就把重慶談判給搞定了。1949年,中共召開新政協會議,那么多的國民黨人士以及民主人士趨之若騖,就是沖著毛澤東來的,就是沖著這首詞來的。

  詩王毛澤東,一詞定乾坤!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是毛澤東進駐北京以后寫的第一首詩。如果說,《沁園春·雪》中毛澤東的王者之心還只是借景抒情,借古論今,那么,《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毛澤東的王者之心就是直抒胸臆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不學霸王學誰?學漢王。漢王是誰?漢王是劉邦。劉邦是誰?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他劉邦做漢朝的開國皇帝,我毛澤東就做共和國的開國領袖吧!作為詩,還需要比這說得更明白的嗎?

  說句實在的話,蔣介石如果不跟毛澤東比較的話,也算得上是一個王。他先統治中國22年,后又到臺灣統治了二十多年。可是跟毛澤東這個王中之王一比較,他蔣介石就王將不王了。我們現在不妨找一些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和蔣介石的照片出來看看。蔣介石雖然是戎裝筆挺,卻顯得有幾分呆板。毛澤東雖然衣著平平,略顯得有點土氣,但神態自若,是真名士自風流,惟大英雄能本色,有一股掩飾不住的大氣和安詳。二人并立,看上去給人的感覺是,蔣介石倒有點像毛澤東的侍從官。這是從外在形象上比的。我們再從內在的智慧、氣質和王者的風范上比一比看。1948年到1949年,國共兩黨大決戰時,蔣介石成天坐著飛機飛來飛去地親臨前線督戰和指揮,而毛澤東卻在西柏坡穩坐中軍帳,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既生瑜,何生亮?既生蔣,何生毛啊?

  “一唱雄雞天下白。”(《浣溪紗·和柳亞子先生》)

  1949年10月1日,曾自詡向朱元璋學習緩稱王的毛澤東,在重慶還沒有解放的時候,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登上了共和國之王的寶座,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1936年言志,1945年宣志,1949年得志。中國的歷史,如意地沿著毛澤東的心路歷程順利地前進著。俗話說,皇帝是假,福氣是真。他毛澤東就是有這樣的福氣!天意?人為?人為?天意?個中玄機,誰又能解得破呢?

  當上共和國之王后,毛澤東的王者之心路歷程并沒有到此為止,還在繼續向前邁進。毛澤東在共和國之王的起點上,又在向社會主義之王、第三世界之王,甚至世界之王前進!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詠梅》、《七律·冬云》、《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嬌·鳥兒問答》等幾首詩詞,就明顯地記載著毛澤東想稱王于社會主義陣營,或稱王于新的共產國際的心路歷程。主題是反修反蘇,實際是反蘇共“老子黨”。從嚴格意義講,毛澤東的這一系列王者目標,除了可以勉強稱得上是第三世界之王外,其余兩大目標都沒有達到,充其量,他只做了一個反王。毛澤東之所以沒有能達到這些目標,并不是他個人的主觀原因,而是中國的客觀原因。當時的中國的綜合國力實在是太差了。毛澤東力不從心啊。而生命的極限,又不容許他再干幾十年。電視劇里康熙曾唱過“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不要五百年,生命只要再給毛澤東五十年,不,哪怕十五年,毛澤東的目標也許就能如愿以償了。毛澤東雖然沒有達到國際之王的目標,但是他國際之王的獨特風范,世界領袖的超凡魅力還是令人欽佩的。舉例為證。1950年,毛澤東出兵朝鮮,向世界之王美帝國主義宣戰,這是全世界誰都沒有估計到的事,這是連社會主義之王的斯大林老大哥想做而沒敢做的事。1969年,當聽到蘇聯欲對中國實施致命的核打擊的消息時,連美國總統尼克松都緊張得不得了,而毛澤東卻在游泳池里氣定神閑地仰浮著將其化險為夷。你說了得不了得,你說神奇不神奇!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毛澤東更是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主心骨、定心丸!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就沒有共產黨的今天,就沒有共和國的今天!毛澤東的王者風范是留給后人的最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這就是我如此探尋毛澤東詩詞中王者之心路歷程的意義所在。

  四. 詩人中的王者

  說毛澤東是詩王,前面三大命題都是從外圍上講的,都不足為憑,只有毛澤東是詩人中的王者這一命題,才能更說明毛澤東是詩王。

  我先引用中國當代詩界最有權威的兩位詩人的話作為理論依據。

  新詩代表郭沫若講,毛澤東是“經綸外,詩詞余事,泰山北斗。”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毛澤東在治理軍國大事之外,業余愛好寫點詩詞,但也足以稱得上是泰山北斗。

  舊詩代表柳亞子講,毛澤東“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算黃州太守,猶輸氣概;稼軒居士,只解牢騷。更笑胡兒,納蘭容若,艷想情濃著意雕。”,“毛潤之沁園春一闋,余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有瞠乎其后,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柳亞子之言,不但有論點,還有論據。

  他們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古今詩人中毛澤東的成就最高,無人能與之倫比,是詩界泰斗,是詩人中的王者,是詩王。

  毛澤東是詩王,這不是我個人的主觀武斷,我只是從他們二人的講話中歸納出這句話而已。

  但是,他們的論據都不夠具體和充分。我想在此作一些簡單的補充和說明。

  中國的傳統詩詞,從創作方法講,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毛澤東浪漫主義成就超過屈原和李白,現實主義成就超過杜甫和白居易。毛澤東的詩詞,有的側重于浪漫主義,有的側重于現實主義,有的則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完美結合。我可以舉出二十多首例子來證明它們都超過或勝過屈原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我想這一點,大家和我會有這共同認識的,例子舉不勝舉,就免為其舉吧。

  中國的詞,從創作風格講,分豪放派和婉約派。毛澤東的詩詞,詞勝于詩;豪放與婉約,“偏于豪放,不廢婉約。”但無論是豪放還是婉約,毛澤東都比歷史上的豪放派代表和婉約派代表略勝一籌。從詩王的角度講,毛澤東既可稱得上是豪放之王,又可稱得上是婉約之王。請看下文分解。

  1. 豪放之王

  1957年8月1日,毛澤東在給李納的信中說:“我的興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毛澤東當時說的雖然是指讀詞方面的興趣是偏于豪放,不廢婉約。其實,毛澤東寫詞方面的興趣也是這樣,偏于豪放,不廢婉約。

  毛澤東是相當偏重豪放詞的,所有詞作中,只有三首是婉約風格的,其余的都是豪放風格的。

  毛澤東豪放詞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詞里到處充滿了王者之氣。用湖南的方言,叫“霸蠻”之氣——霸王的蠻橫之氣。這種霸蠻之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喜歡用大氣磅礴的詞語。名詞喜歡用天、地、海,數詞喜歡用億、萬、千。而數詞中用得最多的是“萬”字,平均每一首詞里不少于一個“萬”字。如:“萬山紅遍”、“萬里雪飄”、“一萬年太久”、“萬類霜天競自由”、“糞土當年萬戶侯”、“寥廓江天萬里霜”、“敵軍圍困萬千重”、“飛起玉龍三百萬”、“十萬工農下吉安”、“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百萬工農齊踴躍”、“萬木霜天紅爛漫”、“二十萬軍重入贛”、“喚起工農千百萬”、“屈指行程二萬”、“萬方樂奏有于闐”、“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萬里長江橫渡”、“萬馬戰猶酣”、“參天萬木”、“萬怪煙消云落”等等。

  毛澤東詩中用“萬”字的句子也不少。如:“萬水千山只等閑”、“萬戶蕭疏鬼唱歌”、“百萬雄師過大江”、“四萬萬眾”、“兩萬萬眾”、“坐地日行八萬里”、“春風楊柳萬千條”、“赤縣原藏萬種邪”、“紅霞萬朵百重衣”、“玉宇澄清萬里埃”、“萬花紛謝一時稀”、“萬里西行急”、“山栽萬仞蔥”等等。

  第二,喜歡用大氣磅礴的句子。如:“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江海翻波浪”、“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霹靂一聲暴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灑向人間都是怨”、“人生易老天難老”、“風展紅旗如畫”、“風卷紅旗過大關”、“狂飆為我從天落”、“天兵怒氣沖霄漢”、“橫掃千軍如卷席”、“誰持彩練當空舞?”、“踏遍千山人未老”、“快馬加鞭未下鞍”、“離天三尺三”、“倒海翻江卷巨瀾”、“刺破青天鍔未殘”、“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欲與天公似比高”、“橫空出世,莽昆侖。”、“不到長城非好漢”、“一唱雄雞天下白”、“而今一掃紀新元”、“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田信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等等。

  2. 婉約之王

  毛澤東的詞“偏于豪放,不廢婉約。”只能說是從數量上講是這樣。從質量上講,他的為數不多的婉約詞,絲毫也不亞于他的豪放詞。單憑《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蝶戀花·答李淑一》這三首,他就足可以當婉約之王。

  《虞美人·枕上》是毛澤東的第一首詞,也是毛澤東的第一首情詩。對這首詞的寫作背景,目前有兩種看法。最傾向性的看法是,認為這首詞寫于1921年,是給新婚妻子楊開慧的。也有人考證出,這首詞不是寫于1921年,也不是寫給楊開慧,而是寫于1911年,是毛澤東為懷念原配妻子羅一秀而寫的。我在這里不去考究這首詞的寫作背景究竟如何如何,是寫于1911年也好,是寫于1921年也好,是給羅一秀的也好,是給楊開慧的也好,總之,是寫給他的妻子的,總之,這是毛澤東寫的一首愛情詩。我們只需要從婉約詞的角度欣賞就夠了。

  這首詞,我們無需要欣賞它的全詞,我們只要欣賞一下它開頭的兩句就足矣。“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所謂愁是一種心境,一種情緒,莫可名狀,最難形容。古人的詠愁妙句無非就是這些:“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是言其煩;“只恐雙溪柞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是言其重;“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言其多和長。而毛澤東翻然一新言其狀。什么狀?“江海翻波浪”,江海何其大,遠遠超過了“眉頭”、“心頭”、“柞艋舟”、和“春水”;翻波浪是何等的力量,遠遠超過了“上、下”、“載”和“流”。

  無論是形態,還是動態,毛澤東的這兩句,都超過了歷史上的這些名句。僅此一例,就可以把毛澤東推上了詠愁之王的寶座。

  《賀新郎·別友》是毛澤東的第二首詞,也是毛澤東的第二首愛情詩。“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兩個比喻,寫出了割斷愁絲恨縷的力、聲、形和勢。昆侖崩絕壁,是何等的力和聲;臺風掃寰宇,是何等的形和勢。昆侖崩絕壁,臺風掃寰宇,豈不是世界的末日到了?這詞句,豈是那些海枯石爛、山崩地裂的誓言能比的?如果說,《虞美人·枕上》寫人之愁,還能從古代的名作中找到差不多的例句,那么,像《賀新郎·.別友》里的“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恐怕就再也找不到差不多或相類似的例句了。千古有這樣的寫愁絲恨縷的句子嗎?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是毛澤東的第三首婉約詞。“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首句寫烈士犧牲,次句寫忠魂升天。一個“失”字,不僅在思想上,而且在聲調上充滿了深沉的痛惜和悼念。一個“驕”字,不僅突出了烈士堅強不屈的品質,高昂的革命氣節,而且也讓毛澤東的驕矜心態,躍然紙上。“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這四句一氣呵成,打破了上下片的傳統界限,集中寫了忠魂上天備受歡迎的動人場景。這是何等壯麗、壯闊的景象,以萬里藍天為背景,以千朵祥云為舞臺,寂寞嫦娥長袖善舞,以慰忠魂。這種想象的浪漫不羈,豪邁無涯,真是羞煞李后主,氣死李清照也。“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情感的高潮。“淚飛頓作傾盆雨”這又是一句詠淚的千古絕唱。毛澤東又是一個詠淚王!

  毛澤東由于擅長豪放,因此,他的婉約詞,出于婉約,又超越婉約。或先畫婉約之龍,后點豪放之睛,或先婉約后豪放,集婉約與豪放于一身。我以上所舉的這些詠愁詠淚的名句,其實就是毛澤東將豪放句子放在了婉約詞之中,這樣,就使得他的婉約詞身價百倍了。因此,我認為,毛澤東不但寫出了無與倫比的婉約詞,毛澤東還改造和創造了新的婉約詞風。就憑這三首詞,就憑他對婉約詞詞風的改造與創新,毛澤東就無愧于婉約大師和婉約大王的稱號。

  3.專學之王

  今天,對毛澤東,及其包括毛澤東詩詞在內的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專學,人們稱之為“毛學”。現在,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批對“毛學”研究有素的“毛學家”。據我所了解,對一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而能成為一門專學的,屈指可數。在中國,有對《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的研究,稱之為“紅學”;在外國,有對莎士比亞及其劇作研究的,稱之為“莎學”。其他的,恐怕就數不出來了。

  在世界文學領域中,在世界詩歌史中,但丁、歌德、屈原、李白、杜甫、陸游等偉大詩人,雖然都各有其獨特的成就,但是他們都未能形成一個各自獨立的專門學。只有詩人毛澤東形成了一個可以與“紅學”、“莎學”并列的“毛學”。作為“莎學”的主人公莎士比亞可以稱之為“戲劇王”;作為“紅學”的主人公曹雪芹可以稱之為“小說王”。那么,作為“毛學”的主人公毛澤東理所當然地也可以稱之為“詩歌王”或“詩王”了。

  李白被稱之為“詩仙”,也沒有形成“李學”;杜甫被稱之為“詩圣”,也沒有形成“杜學”。那么,已經形成“毛學”的詩人毛澤東,他的稱號理所當然地要高于、大于李杜的稱號。什么樣的稱號能超過“詩仙”和“詩圣”呢?我認為,惟有“詩王”!

  “毛學”比“莎學”、“紅學”難學,它比它們復雜。毛澤東詩詞是說不盡的話題。毛澤東是一本天書。他活了83年,這本天書,我們恐怕花83年,830年,甚至8300年,也不一定能解讀完它。

  豪放之王,婉約之王,專學之王,這是從三大方面來證明毛澤東是詩王的。下面,還可以從若干小的方面來進一步證明毛澤東是詩王。

  (1)詠蛙之王: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2) 詠愁之王: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

  (3)詠淚之王:

  “淚飛頓作傾盆雨。”

  (40詠虹之王

  “誰持彩練當空舞?”

  (5) 詠梅之王:

  梅花,不知道被古代詩人反復吟詠過多少次,在古代詩人筆下的梅花,它們大都或孤獨清高,懷才不遇;或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猶以陸游的詠梅詞最為著名。

  古代詠梅詞已有很多,陸游的詠梅詞已很著名,若再寫梅花,脫俗已不易,超凡則更難。

  然而,令千古詞人共折腰的毛澤東,卻能以前所未有的格調和時代精神,為梅花創造出一種空靈淡遠而又熱烈絢美的意境,豁然開拓了一個嶄新的境界,寫出了橫掃千古的詠梅絕唱。

  (6) 小令之王:

  中國的詩歌史上,十六字令還沒有名篇。為何?可能是因為它的形式過于短小,十六字令就是十六個字,還沒開頭就已經結束了,此所謂英雄無用武之地也。可是你看一看毛澤東是怎么寫的: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柱其間。”

  三首,首首生動傳神。無論言其高,言其雄,言其險,都有一股大氣磅礴于其間。這真是,毛翁不怕小令難,萬首千篇只等閑。毛澤東十六字令一出,改寫了中國詩歌史上十六字令無名篇的歷史。

  (7) 名篇之王:

  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流傳于世的作品有多有少,少的一兩首,多的成百上千首,然而各自的名篇卻都極其有限,很少有超過十幾首的。可是,毛澤東的名篇至少可以列舉出三十幾首來——他生前發表并出版的39首,減去幾首,再加上《虞美人·枕上》和《賀新郎·別友》。

  (8)名句之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一種文化現象,那就是當一個人的詩作一發表出來之后,頃刻之間就會有億萬讀者爭相傳閱。在一個特殊的時代里,這個人的詩詞有億萬讀者會背,有億萬讀者會唱,有億萬讀者會用。他的名句曾經紅極一時地成為春聯、標語和口號。這種現象就是毛詩熱。這種現象在當時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樣狂熱。說這是正常現象也好,說這是不正常現象也罷,反正這種現象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客觀地存在過,是鐵的事實,是誰也否定不了和抹殺不了的事實。我以為,這是中國有歷史以來的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我不相信會有第二次的。

  毛澤東的名句,數量遠遠超過他的名篇。他的名篇中,幾乎篇篇都有名句。他的非名篇中也有名句,如“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毛澤東詩詞中最著名的名句是:“不須放屁”!

  (9)推陳出新之王:

  毛澤東的古詩詞讀得很多,他親自圈閱批注的古詩詞就有二千多首,他的記憶力又是非常的好。他活學活用,他的詩詞中有好多句子都是引用、化用、活用的古代的名句。但是他又不是簡單的抄襲,他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能化腐朽為神奇,推陳出新,古為今用。舉例省略。

  (10) 推敲詞語之王:

  古代有推敲詞語的典故。毛澤東推敲詞語的故事太多了。毛澤東創作詩詞的態度是很嚴謹的。他一是慎寫,所以他一生中也就寫了幾十首。二是勤改,他除了自己多年反復推敲修改外,他還請別人幫他推敲和修改,因此,他的名篇名句很多。舉例省略。

  2013年3月

 

  作者簡介: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海安縣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海安縣詩詞協會理事,中學高級教師。

  226661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校園巷21-1號 奚仁德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 |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