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杜甫》宣傳片
拼接碎瓷——《杜甫》觀后感
2012-11-18
作者:易軍(毓青山居士)
在杜甫的宣傳冊上赫然印著張廣天的格言“沒有人物,更沒有符號,只有杜甫的方法”,后面又說“意義和事物的結(jié)合才能形成意象”。對于冠以“先鋒”、“現(xiàn)代”的劇作來說,觀眾或許不用也不應(yīng)也不能去追求其意義,劇中意象的唯美、刺激、荒誕、震撼、惡心、刺耳等等本身就是意義,又或許這意義有待觀賞者的體驗和思考才能成型和完成。但經(jīng)他這么一說,我就不得不想去探究一下張廣天為什么要這么排,“杜甫”的方法是什么,什么樣的意義與什么樣的事物結(jié)合形成了什么樣的意象?
剛剛看完廣天的《杜甫》時,腦子里只裝著一堆碎片,就像劇中用的碎瓷那樣,片片都很精美,就是拼接不起來。他呈現(xiàn)給我的,本來就是片段化斷裂的場景。舞臺上人物既是敘述者又是角色,又擔(dān)任著在別的敘述者述說或者別的表演者表演時插科打諢的伶人——這是張廣天一貫的做法,這種做法直接就讓觀眾在劇情與現(xiàn)實中搖擺,從而經(jīng)常性打破觀眾剛剛建立的時空的框架,給人以支離破碎之感。這一次更為“變本加厲”,導(dǎo)演在演出中居然到觀眾席散發(fā)飲料,彈著月琴向觀眾講故事,嚴(yán)重影響觀劇的“嚴(yán)肅性”,讓他們更加墜入五里霧中。當(dāng)觀眾略有所思試圖去拼接這些碎片時才發(fā)現(xiàn),它雖然零碎,但是每一片都有應(yīng)該呆的地方,并無多余。張導(dǎo)畢竟用心良苦,他用這破碎的瓷片來表現(xiàn)一些東西,同時又以其破碎在掩蓋一些東西。你若要理解他的意思,必須得經(jīng)過拼接的工作。
先來回憶一下:第一幕:第一場李龜年,第二場李白與杜甫;第二幕:第一場夜宴,第二場弄權(quán)者的行為;第三場李林甫楊國忠之爭;第三幕:第一場哭嫁,第二場安史之亂,第三場新婚別(石壕吏兵車行);(中場插入向演員和觀眾散發(fā)飲料);第四幕:第一場紫玉,第二場杜甫之死。不一定準(zhǔn)確,劇本還沒上網(wǎng),完全憑記憶復(fù)原出來。
李龜年之前還有個朱修陽,這是現(xiàn)實中的,全劇以他寫了一首關(guān)于杜甫的長詩開篇,之后朱修陽就時不時坐在舞臺的角落磨磨唧唧講一些杜甫的事。當(dāng)他完成這個任務(wù)之后就被其他演員一頓痛毆,四仰翻叉抬下臺去。
朱修陽對李龜年說,你不過是因為杜甫一首“岐王宅里尋常見……”才為后人知曉。“文章千古事”,人事易逝,只有文章才是永恒的。唐朝的偶像因其崇拜者的詩句才為后人所知,而其崇拜者成為以后時代的新的偶像,朱修陽借著李龜年在不經(jīng)意間表明了杜甫的成就。
張廣天以前的那些劇一般都只有極簡單(但不貧乏)的舞美,極其臉譜化的人物,拼接的時空,但是非常突出的卻是極富哲理和沖擊力的臺詞以及打動心靈的音樂——話劇是語言的藝術(shù),語言是固然不敢丟的,可是這次的《杜甫》,他把語言都丟了!前面幾個場景的語言都是毫無意義但又不失其意義的“咿咿呀呀”。咿咿呀呀本身沒有意義,但是放在特定的場景里,就有了意義,好比站在遠處看別人交談,你如果已經(jīng)知道他們之間已經(jīng)發(fā)生了什么事,即便聽不清楚每句話(因為聲音太遠了,從唐朝傳來),也不妨礙你從交談?wù)叩膭幼鳌⒔徽劦墓?jié)奏、抑揚頓挫中直觀其內(nèi)容。
李龜年是盛世的明星;李白,比杜甫大12歲,也可算是盛世朝堂的風(fēng)光人物,杜甫拜見李白,向他討教成為成功人士的秘訣,從此兩人成為朋友,他們都懷著奔向遠大前程的鴻鵠之志,然而終不得用(宣傳單上有兩人隱遁山林,進入秘境的情節(jié),但是我看的演出里并沒有,是不是張廣天以己自況,想表達“引躍如”和“大不韙”的“靈修”階段?)——那時朝堂之上還是一片升平氣象。然而,升平當(dāng)中危機四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皇帝夜宴,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群臣眾俾如癡如醉,他們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吟詩作畫、有的相互謾罵或者吹捧,總之,都在眉飛色舞地忘情表演。在這樣的情節(jié)后弄權(quán)者登場,位高權(quán)重者操縱朝堂,翦除異己,以臣下為土偶木梗,臣下身不由己相互傾軋。天寶年間,李林甫與楊國忠白熱化的斗爭于是上演。這一段比較特別,在整個劇情中,就是這一段有豐富的言語臺詞,其他的片段多是以符號化的咿咿呀呀為臺詞,照常理李楊爭斗一段也可以用咿咿呀呀來表達,讓人不得不去想,張廣天為什么偏在這一段不這么做呢。當(dāng)然可能這一段具有較強的表演性,用上幽默搞笑的言語可以讓觀眾充滿漿糊的腦袋暫時輕松一下;也不排除有很大的可能是導(dǎo)演的別有用心:不用臺詞的地方,表示只需要觀眾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而無需知道發(fā)生的過程,而用臺詞的地方,表示不僅需要觀眾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還需要知道發(fā)生的過程,其客觀效果不外乎加深印象,加深了對李楊宮廷內(nèi)斗的印象;如果我們再結(jié)合整個演出夢境般的、荒誕的氛圍——這種氛圍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無意義的臺詞和麻木癡呆的表演營造起來的——來理解的話,有臺詞的地方更可能是屬于敘述者的“當(dāng)下”,前面的咿咿呀呀屬于過去,后面的咿咿呀呀那是未來。過去和未來的因為時差太大,聲音通過線路傳到劇場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但是當(dāng)下的卻不會。哭嫁之后安祿山攻陷京華,又有一段有臺詞的,不過是由在哭嫁環(huán)節(jié)制造悲涼氣氛的一個旁人翻譯出來的,安祿山說的突厥話,是需要翻譯一下的;后面再有用到臺詞的地方,一般都是鋪墊歌唱。
兵災(zāi)來臨自然就會有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張廣天接下來突出了一場新婚別,杜甫的“三吏三別” (之后還有最接近中唐語音的客家方言朗誦石壕吏、兵車行)婦孺皆知,可能以新婚別入戲更能拉近觀眾與舞臺的心理距離,而“暮婚晨告別”的情節(jié)加上蓋然(武瑋)的一個唱段“看天上的鳥兒成雙成對/想地上的人兒為什么孤獨”,讓整個劇場悲傷到極致。杜甫與妻子的感情在后人看來尤為堅貞,他與妻子相濡以沫至死不渝,梁啟超曾送其“情圣”的雅號,一首新婚別,多少是在講述時代,又有多少是在述說衷腸呢?樓梯一段,近處像是征戍邊關(guān)的人兒望月思親,舞臺的深處,一名從軍婦人正在三更造飯,忙碌不停。我沒聽清樓梯頂端的妙齡女子演唱的內(nèi)容,但她分明是在“與君永相望”吧?舞臺中央的女子隨即高亢歌詠“是誰的魂魄在這個晚上那么明亮/照得我心中的悲傷化為力量/是誰的魂魄在這個節(jié)日那么美麗/指引著那離散的腳步走回家鄉(xiāng)”,誰的魂魄呢?悲天憫人、心系蒼生杜子美的魂魄么,還是親人的魂魄、愛人的魂魄,從歷經(jīng)苦難的自我中升起的那個自我的魂魄?大有“一燈能滅千年暗”的氣勢啊!
之后到第四幕開始,導(dǎo)演張廣天帶著徒弟走進觀眾席發(fā)飲料,第一排看瓶子是發(fā)的酒,發(fā)到后面給我倒來一杯,鄰座的朋友都以為我品嘗到了美酒的滋味,只有我的嘴巴才知道,那其實是解酒的蘇打水。之后張廣天又揣著月琴,在觀眾席間穿梭彈唱,最后,來到我的面前,直到他走開后我還激動不已,回過神來時紫玉在大花瓶上已經(jīng)坐了許久,話已講了大半。張廣天你安的什么心?為什么讓一個凄楚動人的女子坐在那么高個花瓶上?
過后上網(wǎng)查了才知道紫玉故事的原委。嚴(yán)武年少任俠,拐騙了鄰家少女,懼怕獲罪,遂將少女勒死沉入河中。經(jīng)過30年向玉帝上訴,少女的冤魂在拒絕嚴(yán)武的悔罪和賄賂后向他成功復(fù)仇。典出唐傳奇《嚴(yán)武盜妾》。但是《嚴(yán)武盜妾》里面從未有提這個少女叫紫玉,經(jīng)過查找,原來紫玉典出《搜神記》,紫玉公主傳說是春秋時候吳王夫差的小女兒,和寒士韓重相愛。吳王不允,紫玉自殺身死,死后還魂嫁給韓重。這個嫁接就意味深長了——這是否也是杜甫的方法?通過互文來探討一種可能性——被嚴(yán)武害死的少女可能正是重情重義的紫玉,而紫玉還魂嫁給的韓重也未必就不是那個怯懦畏罪草菅人命的嚴(yán)武呢。如果沒有紫玉,故事只是冤魂復(fù)仇,那就落俗了;紫玉是忠貞愛情的化身,一個可以為愛人去死,也可以為愛人復(fù)活的人,她坐在高高的瓷瓶上,嚴(yán)肅決絕,嚴(yán)武癱倒地上,接收她的審判。但是這個故事又與杜甫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戲里面的交代是杜甫同情紫玉,幫她向嚴(yán)武申冤。即杜甫把紫玉帶給了嚴(yán)武,是杜甫讓“紫玉”和“嚴(yán)武”建立了關(guān)系,這難道不是杜甫的方法么?嚴(yán)武是杜甫的至交,又是杜甫唯一的依靠,正是在身為西川節(jié)度使的他的庇護之下,杜甫才在成都的草堂過了幾天安穩(wěn)日子。嚴(yán)武死后,杜甫只能一路往東,客居夔州,之后東出三峽,“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最終在耒陽因洪水被困,饑餓多日,他死去的方式讓人笑里含淚,暴食過度,吃撐死了。
朱修陽坐在臺中央的桌旁,長時間的沉默不語,又在寫著什么,有人笑他忘詞了,我倒覺得,作為一個書寫杜甫的人,他心酸得無語了,必須通過長時間的沉默,才能讓觀眾從剛才的情節(jié)中有所感觸,又從這感觸中走出來。最后的一個場景是演員們坐在桌子旁邊,急促地用力砍著桌上的木板,灰塵揚起老高。這是何用意?抒發(fā)他們胸中的憤懣,為杜甫的人生鳴不平;還是說那臺面上已經(jīng)空空如也,再沒有杯盤狼藉花天酒地,只剩下無數(shù)的亂刀,在胡亂地砍下去?
張廣天勾勒了一幅國家由盛而衰的路線圖:先是讀書人懷才不遇,統(tǒng)治者自我陶醉,而后權(quán)臣內(nèi)斗,禍起蕭墻,接著外敵入侵,兵燹四起,最后民不聊生,讀書人也流離失所。我們不禁要問,這除了反映了杜甫生活的時代以外與杜甫還有丁點關(guān)系么?這不是歷史周期率里早已經(jīng)不新鮮的故事么?關(guān)系也許就在于“杜甫的方法”,即“意義和事物結(jié)合形成意象”的方法。戲劇探討的也許就是意義與事物結(jié)合的不同形式。在我看來,它至少包含了移情的方法(移情于景,以景陳情,以景襯情)、想象的方法、對比的方法和嫁接互文的方法,它大大發(fā)展了《詩經(jīng)》賦比興的方法,用張廣天的話來說,就是“作見證”的方法(張廣天說這是中國美學(xué)的最高概括),讓事物擔(dān)當(dāng)意義的見證,從而產(chǎn)生意象。意義讓事物露出本來面目;事物以具有意義的意象的方式存在。
為了便于觀眾理解,張廣天在節(jié)目單上告訴我們這是“音樂話劇”——不同于一般的“話劇”,也不同于“民謠清唱史詩劇”——意思就是音樂之于這部話劇的意義是不同于其他劇的,演員的臺詞略去了具體的言語,卻還原出了樂感(節(jié)奏和抑揚頓挫)。《我這一路上》、《新婚別》、《是誰的魂魄》、《紫玉》等幾個唱段,仿佛一以貫之的戲劇的靈魂,行使了起、承、轉(zhuǎn)、合的作用,將幾個斷裂的部分在審美感受上聯(lián)接為整體。四幕劇的結(jié)構(gòu)就像一首交響曲,快板、慢板、行板再一個快板。當(dāng)觀眾還沉浸在荒誕的時候,嚴(yán)肅的氛圍已經(jīng)開始了;當(dāng)觀眾還在悲傷中的時候,高亢的抒情已經(jīng)升起,每一次收放顯得恰到火候,顯示出張廣天對舞臺節(jié)奏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把握。所以有的觀眾大呼“過癮”、“爽快”,恐怕也是感官和情緒剛好經(jīng)受住這錘煉又不至于敗壞的緣故。
再回過頭來看這布滿舞臺的陶瓷碎片。瓷器,華夏之瑰寶,享譽全世界,它精致典雅、光鮮亮麗,是達官貴人置之高閣的玩物;它美觀實用、制作方便,又是尋常百姓廳堂廚房的用具,但它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堪一擊。這多么像泱泱中華幾千年的進程,繁榮的時候就是一只繪上清明上河圖的大瓷瓶,壯碩威武,破敗的時候又像打爛在地的碎瓷片,滿目凌亂。碎——可作破、裂、分、別之解,杜甫的詩不就是關(guān)于政權(quán)的破落、國家的分裂、親人的離分、友人的作別么?回想整場演出,這破碎一直就在那巍巍廟堂的高墻上,就在那尋歡作樂的杯盞上;這破碎就是那歌舞升平的編鐘,就是那弄權(quán)者的錦袍;這破碎一直就在那蕓蕓眾生的玩樂里,就在那哭嫁人群的吹拉彈唱中;這破碎就是那新婦的埋沒,就是那佞臣的暴斃。從這個意義上講,張廣天從杜甫借鑒過來的就是心憂天下的悲憫情懷和諷喻現(xiàn)實的警世精神。這破碎又多么像我們已然解體的中華文明,這塊是京劇,那塊是中醫(yī);這塊是杜甫,那塊是蘇軾;這塊是象棋,那塊是蹴鞠;這塊是哭嫁,那塊是葬禮……宣傳單上的大瓷瓶,在封面上還是破碎的,到了封底,卻已經(jīng)沿著每片碎瓷的邊緣鉚接起來,重又恢復(fù)端莊大方的氣象,這是否張廣天的戲劇對一個民族發(fā)出的呼喊?
謹(jǐn)以此文來鉚接《杜甫》這個碎掉的大瓷瓶,從而在《杜甫》節(jié)目單倒數(shù)第二頁上最后的空白處填補上我的頭像。這個創(chuàng)意的設(shè)計為每個觀眾都留出了位置,因為每個觀眾都參與了演出,而我更不例外——在第三幕結(jié)束時廣天彈著月琴,像那個“唱新聞的阿炳”,走到第五排中央我的面前,唱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他說那是杜甫的純真、志向、眼界與成就,這是我聞所未聞的,他借著臺上發(fā)生的事情唱起了杜甫,借著杜甫唱著我們大多數(shù)人理想的人格。而我就是這樣借著與多年之后的一位敘述者的對話參與了這場演出。
《杜甫》與西方詩人的對話——評張廣天《杜甫》
2012-11-17
作者:蔡藝蕓
張廣天的《杜甫》,一定是出乎大多數(shù)人的意料的,如果你帶著期盼進場,估計會倒抽一口冷氣,不知道張導(dǎo)這次賣的什么藥,問題是這藥有沒有毒?還記得他曾經(jīng)微博上的簡介是“張導(dǎo)張導(dǎo),搗亂的搗”,不禁會心一笑。支離破碎的情節(jié)就像那些支離破碎的瓷器,如果你想看杜甫的生平杜甫的故事杜甫的八卦小傳,那張導(dǎo)絕對讓你希望落空,觀眾只有在女鬼紫玉那段稍微得到了點心理安慰,但緊接著的噪音之后又是男演員的長時間靜默,又讓絕大多數(shù)觀眾摸不著頭腦,退場的退場,拍手的拍手,叫囂著“下去吧”的也有,你看著這些抓耳撓腮按耐不住的人們,突然感覺這臺下活脫脫就是一出戲啊!臺上的人看著臺下,臺下的人也看著臺上,兩方對峙不下,最后,男演員拿起酒杯喝了口酒走下了舞臺,那幾分鐘的靜默何等精彩,杜甫要說的要表達的全在里面,可惜對牛彈琴,不懂的依舊不懂,懂的也全懂了。
張廣天是有自己的美學(xué)體系的,有時候我覺得他就像中國的布萊希特,在一片未被開墾過的荒地上生生掘出一條道來,想想那些跟他同齡的人,誰還有他這樣的勇氣和精神去做實驗?商業(yè)化的商業(yè)化,搞研究的搞研究,還在前線奮戰(zhàn)的好像真不多,而挑戰(zhàn)觀眾這件事也不是誰都能說到做到的。在這個過程中,張廣天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語匯和風(fēng)格,你一看就知道是他,沒有其他人會成為第二個他,學(xué)也學(xué)不來學(xué)不像,他也不會成為其他任何一個人,他就是他自己。就像他的詩集一樣,一本設(shè)計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書,黃色封面,上面只有標(biāo)題《板歌》,張廣天著和作家出版社幾個小字,反過來一看,39元,有人就納悶了,這么本絲毫沒有“設(shè)計感”和“審美”的書居然賣到39塊?瘋了吧?但是你翻開從第一頁開始,直到讀完整本書的每一個字,你突然醍醐灌頂,體悟到他的美學(xué)風(fēng)格遠遠不止39這個數(shù)字。《杜甫》也是這樣一出戲,嬉笑怒罵癲狂絕美,你需要整整一個晚上的沉淀才能嚼出點滋味,而這種滋味就像酒,越沉越香。杜甫的模樣,在虛與實之間,在沉默與癲狂之間,在中西合璧之間,越來越清晰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戲里用了兩首西方詩人的詩,一首布洛茨基的《黑馬》,一首波德萊爾的《酒》,一個寫時代的黑暗,一個寫狂歡。張導(dǎo)將杜甫放在一個宇宙性的場域里,和西方詩人進行了一場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
洋洋灑灑寫了這么篇觀后感,也僅是觀后感,連評論都算不上,本人才疏學(xué)淺,理論知識更是一竅不通,而且我覺得,任何藝術(shù)作品用理論化的文字分析了一通,就全無了趣味,所以,還是請大家去劇場觀賞這部與眾不同的《杜甫》吧!
(作者背景:蔡藝蕓,編劇,導(dǎo)演。)
李雨赪看《杜甫》連排的一封信
2012-11-05
廣天,今天看了聯(lián)排,幾點感受:
音樂,特別是聲音在戲中成為重要元素,不僅是音效,還運用在演員的臺詞上。這似乎是第一次,在你的戲中,文字的重要退居于聲音之后。
此戲的美學(xué),從聲音、布景、服裝等,都不是對古文化的模仿,而是全新的創(chuàng)造,但體現(xiàn)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與風(fēng)骨,不僅繼承,而且有所發(fā)揚。
此戲國際感很強,既不是嚷著與國際接軌的那種國際,當(dāng)然更不是張藝謀式的迎合洋鬼子的國際化。是世界語匯,世界水平。
此戲與以往所有的人物傳記作品(包括書面作品及影視舞臺作品)都不同,跟你之前的格瓦拉和孔子也不同,它力圖呈現(xiàn)的,不是人物生平、重大事件,甚至不是人物的思想和精神,而是文化與美學(xué)之魂。甚至可以說,該戲與杜甫無關(guān)(貌似有關(guān)的部分其實不過是附會),而是與杜甫的中國有關(guān),并以此向杜甫致敬。具體到場景或事件,比如“獨裁”一場,用戲劇語匯呈現(xiàn)出獨裁的質(zhì),與具體、細節(jié)、現(xiàn)實均無關(guān),很后現(xiàn)代。
瓷片的寓意,讓我也想了很多。中國文化還存在嗎?存在多少?中國這三十年,已把中國人的精神與文化悄然砸碎,沒有整體,只有碎片,就像戲開頭所說,杜甫只是其中較大的一塊。這個戲結(jié)構(gòu)上也是碎片化的,整出戲像潛意識或夢,沒有實體,是許多意象斷片的拼接,就像那些青瓷,既是碎片,又統(tǒng)一在大意象之下。
從戲劇的角度看,它探索新的材料,新的呈現(xiàn)方式,新的舞臺語言。說實話,看舞臺本第一稿時,我是有些失望的,覺得是你對自己的重復(fù)。這讓我想起那年在南京復(fù)排孔子,從廣話的演員換成南話的演員,有什么意義呢?等看到《論語》版,我真的服了。廣天,你向來走在別人前面,不僅走在別人的行動之前,甚至別人的一個念頭。不用別人批評,你自己先推翻、丟棄、超越自己。這次《杜甫》也是這樣。你的創(chuàng)新,少有人能及。
看了這個戲,還有一個感受和以往很不一樣。以前總是很激動,被其中的思想所振奮。但這一次,沒有感動與激奮,也不覺得好玩,看完很平靜。但它讓我感到些許沉重,這個些許恰到好處,如果很沉重則又陷入情緒之中了——所以它促使我思考,寫至此,我發(fā)現(xiàn)這是讓我有所思考最多的一個戲。看完戲心里惦記孩子,急急回家,該干嘛干嘛。但我知道,它已對我產(chǎn)生影響,可能比以往更多。
最后,說說我覺得有欠缺的地方。
字幕,有創(chuàng)新,起到介紹與推動的作用。但很多演員的臺詞也都打出字幕,不知是什么用意?影響觀眾看演員的表演。而且演員的臺詞有時免不了有缺省或順序的小調(diào)整,和字幕不能完全一致,這也讓觀眾看著很累。
再一個就是太長了,演了近兩個半小時。
祝永遠進步!
讓審美分道揚鑣的杜甫
2012-11-18
作者:付曉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杜甫究竟是朱門里的,還是路邊的呢?平日玉塑身鑲金邊的杜甫再也不深沉了,再也不是我們從偌大的唐朝只能看見的不多的幾個輝煌身影,他在當(dāng)時當(dāng)?shù)兀烤挂埠统H瞬畈欢啵喜∷蓝紱]什么蹊蹺,唐朝的主角不是他。這樣我們不再僅僅盯著這個被沉痛而神圣化了的人,也不需要極盡所能為他描像,為他裝裹。因為實在也沒有幾個人為他怎么樣過。
看慣了金像,卻不想在朱門的盛宴上,猛然間真的看到了這路邊的骷髏骨,哪里認(rèn)得這究竟是誰?眾人忿而離席,掩鼻疾走,此乃人之常情,不足為怪。花了金子銀子卻得不到愛國為民的神圣形象,真是不值。在此,張廣天導(dǎo)演擺了個十字街頭,東南西北任憑眾人吧。
朱修陽手里的稿子,大約是我們的正統(tǒng)杜甫了,結(jié)果又被他以這樣非演員腔的聲音和不嚴(yán)肅的態(tài)度念了出來,真是褻瀆,褻瀆,我們的正統(tǒng)杜甫呢?衣冠楚楚的四方來客揣好故宮的票根,踩踏著杜甫揚長而去。
演員的臺詞:效果非常好,任何語言都有其局限性,這且不論,單是演員無法把握臺詞,或是其朗誦的簡單度和單一性就讓人心寒,不是晚會式就是民俗式,無法具有更多的廣延性,是很讓人頭疼的事,這樣的無臺詞處理,反而把演員本身的能動性調(diào)動出來,一般演這種劇說臺詞的時候,根本搞不清他們在念什么,倒是不念臺詞,反而清楚了要表達的方向。個人的力量,個體的渺小和復(fù)雜,人之思維的飄忽散發(fā)、包容,以及連貫,都不是從具體臺詞中,而是從真實的人之體展現(xiàn)出來。那些有意無意的調(diào)侃動作,打岔動作都莫名地滲入一些日常的情懷。
這是一只很“豐富”的演員隊伍。
音樂:武瑋的音樂也非常好,默契地配合并且很重要的是烘托出表面凌亂實則閑適的氣氛,透過京劇調(diào)式起起落落,透明塑料布在燈光下閃動光芒,又被燈光無情的揭露出的這個時代的衣著體態(tài),好比掩映在黑暗中若隱若現(xiàn)的碎磁,實際已經(jīng)支離破碎,卻要硬充場面,其實人人都看得出對方是什么。好幾場黑燈時我都想拍手叫好,有很多處理都很藝術(shù),很有意味。但我也冷靜而敏感地認(rèn)識到孤掌難鳴的苦處,生平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和這樣的觀眾一起看戲,很羞辱。(后來有一姐怒了,大喊:“不愛看就滾!”文辭雖不雅,著實痛快。回家好好反省了自己的不勇敢)
只有一場不滿意,喝酒那場,從毓青山居士那里看到的內(nèi)容,應(yīng)該是被刪除了。
總之,一句話,只學(xué)過加減法的同學(xué)是不能做方程式的。
(原文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1a16601013zry.html)
音樂話劇《杜甫》海報

沒有人物,更沒有符號,只有杜甫的方法!
There are neither figures norsymbols, but the method, Du Fu’s method。
中國北京
音樂話劇《杜甫》
演出:中國國家話劇院
Beijing, China
MusicTheatre <Du Fu>
Performedby National Theatre Company of China
故事梗概:
導(dǎo)演張廣天的這部《杜甫》,是非常異質(zhì)的作品。
他將杜詩的某些意象以及他自己按照杜詩的審美原則延伸出來的意象,鋪展在舞臺上。他讓書面和口頭的語文退居一旁,讓劇情退居一旁,而用非戲劇的元素呈現(xiàn)日常經(jīng)驗之外的心靈意義。杜甫,既不是人物,也不是符號,而是一種方法,一種可以從詩歌的寫作中借鑒出來的方法。1300年以前,唐代的人們以這樣的方法與世界相處,如今,這個方法還有多少伸展出去的可能性?
你到劇場里來,不是來觀看杜甫的故事的,而是來體驗杜甫方法的。
張廣天的手段,是非戲劇的,按他自己的說法,是“材料戲劇”的。一切與以往戲劇經(jīng)驗有關(guān)的東西,好像在他的戲劇中都離場了。聲音在這里被還原到了時間,視覺在這里被還原到了空間,而演員消失了,成為“行為者”,推動著時間和空間發(fā)生變化。
Synopsis
The director Zhang Guangtian's"DuFu", is a very neterogeny opus。
What he sprawls on the stage, areDu's poetic images and his own images which would be extended on the basis ofDu's aesthetics. He makes the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 aside, makes the plotaside, instead of non-dramatic elements which might present the meaning of soulagainst daily experience. DuFu is neither a figure nor a symbol, but a methoddrawn lessons from poetic writing in this play. 1300 years ago, people in Tangdynasty got along with the earth by the method, and now, how far does themethod stretch?
When you enter into the theater,you couldn't find the story of DuFu but the experience of DuFu's method。
A means to an end of thisperformance, is non-dramatic, as he says that it is a kind of "Materials'Drama". Things with the old dramatic experience will be dismantled fromhis stage. Here the sound will be restored to be Time and the vision will beback to be Space, furthermore,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will be Actors withoutimitating, who push forward the change of Time and Space。
中國國家話劇院
中國國家話劇院,是直接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國家話劇藝術(shù)演出團體,擁有雄厚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資源和輝煌的歷史傳承。以歐陽予倩、廖承志、吳雪、舒強、金山、孫維世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前輩,為劇院的沿革與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厚重的基礎(chǔ)。
今天的國家話劇院,匯聚了一批國內(nèi)最優(yōu)秀的戲劇藝術(shù)家和戲劇管理家。在他們的杰出創(chuàng)造中,國家話劇院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新現(xiàn)實主義作品矩陣,建立起實力強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管理團隊。
目前,國家話劇院已擁有國話劇場、國話小劇場和國話先鋒劇場三個現(xiàn)代化劇場,適合不同風(fēng)格和規(guī)模的劇目上演。此外,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的“國話院線”加盟劇場集群也已逐步建立,為國家話劇院以新型藝術(shù)管理方式大力推出的劇目密集演出提供了可靠的場地保障。
開放的國家話劇院,將以更加豐富多彩的舞臺演繹、堅實明晰的美學(xué)追求、現(xiàn)代科學(xué)的經(jīng)營理念,秉承前輩精神、匯集各界力量、全力打造中國話劇旗艦,將劇院建設(shè)成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的話劇藝術(shù)表演團體。
劇院現(xiàn)任院長周志強,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嚴(yán)鳳琦,副院長王曉鷹、查明哲、史麗芬。
National Theatre of China
National Theatre of China (NTC),affiliated to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a performing art organization with rich creativeresources and brilliant history. The theatre possesses a galaxy of seniorartists, such as Ouyang Yuqian, Liao Chengzhi, Wu Xue, Shu Qiang, Jin Shan andSun Weishi who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to the Theatre’s development。
Today’s NTC owns the top dramatists and administratorsthroughout China.Because of their prominent talents, the Theatre features in Neo-realism worksand sets up a strong art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team。
Nowadays, the NTC has three modern theatres, including agrand theatre, a small performance venue, and the Vanguard Theatre, suitablefor diversified performances. In addition, the nationwide theatre leaguegathered around Beijingis progressively established, offering a dynamic support to the intensiveperformances under the latest management model。
The open NTC endeavours to be the national top-ranking andworld renowned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by producing more colourful works,having clear aesthetic pursui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inheriting traditionsto open a way for future。
The current President is Mr. Zhou Zhiqiang. Yan Fengqi isthe Secretariat of the NTC’s Party Committee and Vice-president. Wang Xiaoying,Zha Mingzhe and Shi Lifen serve as the Vice-president。
出品單位:中國國家話劇院、鄭州視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National Theater of China & Culture Dissemination ofZhengzhou Co., Ltd
全程推廣:北京至宣善美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Benevolent Beauty Culture Dissemination of BeijingCo., Ltd
出品人:周志強、湯小劍
Presidents: Zhou Zhiqiang / Tang Xiaojian
監(jiān) 制:嚴(yán)鳳琦 Superviser: Yan Fengqi
總策劃:程韜光 GeneralPlanner: Cheng Taoguang
制作人:李東 王謙 Producers: Li Dong / Wang Qian
編劇/導(dǎo)演:張廣天 Playwriter / Director: Zhang Guangtian
作曲:武瑋 Composer: Wu Wei
劇中部分插曲作者:李曉珞、云中、蓋然 Composers of SomeInterludes: Li Xiaoluo / Yun Zhong / Gai Ran
音響設(shè)計:張梓倩 SoundDesigner: Anyal Zhang
舞美設(shè)計:王琛 StageDesigner: Wang Chen
燈光設(shè)計:艾子清
Lighting Designer: Ai Ziqing
服裝/造型設(shè)計:趙艷 Costume Designer &Styling: Zhao Yan
道具設(shè)計:那特 Property Designer:Na Te
副導(dǎo)演:張瀚倫
Assistant Director:Zhang Hanlun
舞臺監(jiān)督:張登寶、陸韻 Stage Manager: ZhangDengbao / Lu Yun
書法:鐘海濤 ChineseCalligraphy: Zhong Haitao
制作統(tǒng)籌:老象、陳瞳巖 Co-ordinating of Production: Old Elephant /Chen Tongyan
制作助理:張少博、高彥、蔡昀希、陳佳佳、顧珊珊 Production Assistants: ZhangShaobo / GaoYan /CaiYunxi / ChenJiajia / GuShanshan
演員:戴毓、蓋然、劉瀚陽、那特、師松浩、孫文、王亦巖、王優(yōu)雅、張瀚倫、張鑫凱、張栩綱、鄭亞飛、朱修陽(按拼音排列) Actors: Dai Yu /Gai Ran / Liu Hanyang / Na Te / Shi Songhao / Sun Wen / Wang Yiyan / Wang Youya/ Zhang Hanlun / Zhang Xinkai / Zhang Xugang / Zheng Yafei / Zhu Xiuyang
中英文對白·中英文字幕
演出時間:2012.11.10-11.1119:30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D6空間(安福路288號六樓)
演出票價:150/VIP280元
訂票電話:64730123 64734567
Chinese and English Dialogue•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Time&Date 7:30pm, Nov. 10-11
Venue StudioD6, ShanghaiDramatic Arts Centre (No. 288, Anfu Road )
Prices RMB 150/280
Booking hotline 64730123 64734567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