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論文化建設
毛澤東
·
2012-03-31
·
來源:《人民日報》)
毛澤東論文化建設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47期
(摘自 2012年2月20日《人民日報》)
一、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
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頁
至于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頁
革命文化,對于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這個文化戰線上的各級指揮員。“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可見革命的文化運動對于革命的實踐運動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頁
在我們為中國人民解放的斗爭中,有各種的戰線,就中也可以說有文武兩個戰線,這就是文化戰線和軍事戰線。我們要戰勝敵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槍的軍隊。但是僅僅有這種軍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文化的軍隊,這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頁
文化是反映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的,但它同時又能指導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會沒有文化就建設不起來。
毛澤東:《關于陜甘寧邊區的文化教育問題》(1944年3月22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110頁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毛澤東:《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1944年10月30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頁
我們中國是處在經濟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況中。在革命勝利以后,我們的任務主要地就是發展生產和發展文化教育。
毛澤東:《中共中央給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賀電》(1949年7月1日),《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頁
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
毛澤東:《中尼邊界要永遠和平友好》(1960年3月18日),《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頁
二、關于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當作國民文化的方針來說,居于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的思想,并且我們應當努力在工人階級中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并適當地有步驟地用社會主義教育農民及其他群眾。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4頁
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頁
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的科學,文藝工作者不能是例外。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2頁
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我們現在討論文藝工作,也應該這樣做。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頁
我們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把這些馬克思主義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們所要的是香的馬克思主義,不是臭的馬克思主義;是活的馬克思主義,不是死的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口頭政治報告》(1945年4月),《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頁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頁
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各國應有所不同。在中國,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
毛澤東:《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1956年8月24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頁
我們希望我國的知識分子繼續前進,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逐步地學好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地同工人農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頓,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頁 三、關于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頁
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虧的。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頁
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頁
人民要求普及,跟著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這種提高,不是從空中提高,不是關門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這種提高,為普及所決定,同時又給普及以指導。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頁
一切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只有聯系群眾,表現群眾,把自己當作群眾的忠實的代言人,他們的工作才有意義。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頭上的貴族,那末,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眾所不需要的,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前途的。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頁
繼承中國過去的思想和接受外來思想,并不意味著無條件地照搬,而必須根據具體條件加以采用,使之適合中國的實際。我們的態度是批判地接受我們自己的歷史遺產和外國的思想。我們既反對盲目接收任何思想也反對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們中國人必須用我們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并決定什么東西能在我們自己的土壤里生長起來。
毛澤東:《同英國記者斯坦因的談話》(1944年7月14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頁
我們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須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的熱忱,必須聯系群眾,而不要脫離群眾。
毛澤東:《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1944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頁
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頁
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總結講話》(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頁
藝術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現形式要多樣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
毛澤東:《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1956年8月24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頁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頁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頁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毛澤東:《關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批示》(1964年9月27日),《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頁
四、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發揚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革命精神。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講話》(1938年3月12日),《毛澤東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頁
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
毛澤東:《論新階段》(1938年10月12—14日),《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5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19頁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說來,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的共產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頁
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澤東:《紀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頁
在現時,毫無疑義,應該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加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沒有這種宣傳和學習,不但不能引導中國革命到將來的社會主義階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導現時的民主革命達到勝利。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頁
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3月5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頁
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頁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為全體國民的公德。
毛澤東:1949年9月29日為《新華月報》創刊號題詞,《毛澤東題詞墨跡選》,人民美術出版社、檔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頁
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青年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除了學習專業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這就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
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頁
一定要有朝氣,一定要有堅強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難和用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難的精神,一定要克服個人主義、本位主義、絕對平均主義和自由主義。
毛澤東:《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1957年7月),《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頁
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1959年12月—1960年2月),《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頁
我們要教育人民,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集體,為了后代,為了社會前途而努力奮斗。要使人民有這樣的覺悟。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1959年12月—1960年2月),《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頁
應當強調艱苦奮斗,強調擴大再生產,強調共產主義前途、遠景,要用共產主義理想教育人民。
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1959年12月—1960年2月),《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頁
五、關于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一句話,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
專制主義者利于人民愚昧,我們則利于人民聰明,我們要使一切人民都能逐漸地離開愚昧狀態與不衛生的狀態。各地政府與黨組織,均應將報紙、學校、藝術、衛生四項文教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里面。
毛澤東:《一九四五年的任務》(1944年12月15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頁
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這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
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1948年4月2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頁
在革命勝利以后,我們的任務主要地就是發展生產和發展文化教育。人民革命的勝利和人民政權的建立,給人民的文化教育和人民的文學藝術開辟了發展的道路。
毛澤東:《中共中央給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賀電》(1949年7月1日),《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130頁
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
毛澤東:《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頁
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1949年9月30日),《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頁
全黨都要注意思想理論工作,建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和宣傳。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對立統一學說,觀察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新問題,觀察和處理國際斗爭中的新問題。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頁
搞新聞工作,要政治家辦報。
毛澤東:《要政治家辦報》(1959年6月),《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頁
只講個人消費,不講社會的消費,不講公共的文化福利事業。這是一種片面性。
毛澤東:1959年12月15日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
六、關于文化創新和文化體制改革
實踐是發展的,理論也應是發展的。
毛澤東:《讀米丁等著沈志遠譯〈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上冊)一書的批注》(1937年7月以前),《毛澤東哲學批注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頁
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頁
要使革命精神獲得發展,必須拋棄黨八股,采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風。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1942年2月8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0頁
一切種類的文學藝術的源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革命的文藝,則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頁
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861頁
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1951年),《毛澤東文藝論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頁
中國這樣大的國家,應該“標新立異”,但是,應該是為群眾所歡迎的標新立異。為群眾所歡迎的標新立異,越多越好,不要雷同。雷同就成為八股。
毛澤東:《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1956年8月24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頁
應該學習外國的長處,來整理中國的,創造出中國自己的、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的東西。
毛澤東:《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1956年8月24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頁
馬克思主義一定要向前發展,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不能停滯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沒有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