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這王朗到了地府之后,總覺得自己生前太窩囊了,我怎么會被孔明三言兩語給罵死了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就去請教張良。張良原是漢代開朝皇帝劉邦的軍師,他對幫助曹操的王朗并無半點好感,就冷冷地問道:你想見我到底有何事?王朗連忙笑著說道:子房乃開朝軍師,才勝孔明百倍。今我有一事不明,想請教軍師,還望軍師指點一二。張良:你到底有何事來問我?王:說來羞愧,我生前也算是個人才。但不知何果,竟然會被諸葛亮一席話給罵死了。軍師可知其中原因?張良思索片刻道:上天偶爾也會顯靈的。
王朗自討沒趣,只得恨恨而去,心中暗忖:世上的人,有許多比我更壞更無恥的人,為什么他們都活的比我好?王朗正惱恨著邊走邊想,突然他被人撞了一下,忙抬頭一看,不由心中大喜,此人正是秦檜。他靈機一動連忙說對不起!秦檜這時正惱怒著,雖不是為了王朗撞他之事,他正恨別人在自己死后都來罵我為賣國賊而苦惱著。現在又見有人撞上他,正想發作。這時他見王朗連忙陪禮道歉,心中的氣已經消了大半就說:沒事沒事。這兩人相見,正是百年難逢的奇事。于是王朗又向秦檜請教這個問題,秦檜說:真笨,你不知自己犯了二個大忌:《一》如果你當時讓著孔明點,割些地賠點款給孔明,就不會出這么大的事情了。再說你們當時有的是地和錢啊,給點別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你何必這樣跟別人去拼命呢?如果你當時不去拼命,也就不會被孔明氣死啊!《二》做人一定要先學會無恥,只你要越無恥,人家就越奈何不了你。你看看如今有多少人羞侮我秦松?如果我也像你一樣,就算世上有一千個秦檜,也活不下去啊。王朗仔細一想,覺得秦檜的話說得很對,他就把這話牢記在心中。他感激地對秦檜說:如有出頭之日,定當厚報!
告別了秦檜,王朗就直奔和珅家去。和珅見王朗來到,急忙把他請到書房,說過一番客套話后,王朗就向和珅討教。和珅說:你真笨。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你干什么不好?卻偏偏要去和孔明爭個高低?你當時如果學了我,也就不會被活活地孔明氣死了。你想想,別人就算罵你幾句,你身上有痛有庠嗎?你還不是照樣活著?只有錢財才是最重要的,其它一切對我來說,都是不重要的。王朗覺得和珅的話說得也很在理,于是他就默默牢記在心中。就在此時,突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和珅連忙起來開門,只見一個高大黑臉之人朝和珅打了兩個耳光,并大聲叫喊和珅滾到別的地方去住。王見此情景,急忙上去責問黑大漢為何如此無禮?就在此時,黑臉大漢也認出了王郎,他亳不客氣地踢了王朗一腳,并大聲喊著要打死你們這兩個狗賊。幸虧和珅的家人機靈早去叫了警察,才算把此人給打發走了。事后從和珅口中得知,此人正是包拯,也是住在這附近,他每天都會來我這吵上一架。
王朗也算是個愛學習之人,他就為了被孔明氣死一事,先后去請教了殺人魔王張獻忠和紂王,還去拜訪了慈禧太后汪精衛和李蓮英,并取各家之長集于一身。在這些人中,他對李蓮英的話記意最為深刻,因為李蓮英知道王朗的死因,所以他就向王朗獻上一計說:如果你以后有出頭之日,必須要認真做好二件大事:《一》只準別人對你高唱贊美之詞,只許你對別人造謠說謊和污陷,但決不能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二》你要培養一大批專門為你圓謊遮羞的文人,說白了就是要讓下面的民眾分不清是非,只有這樣你方可高忱無憂。王朗對李蓮英這話很重視,因為他是被孔明的話氣死的。所以他現在對別人的話語就顯的非常的恐俱,老是生怕別人在說他壞說,剛才李蓮英的話正說中了他的內心的痛處 。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朗經過一千多年的刻苦學習和不斷努力,如今他終于修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他并沒有忘掉自己當初的承諾,把秦檜和和珅等人的大批徒子徒孫都聘請過來當了管理,并且還融入了殺人魔王張獻忠和紂王,慈禧太后和汪精衛的理念,現終于大功告成。但他更加沒有忘記張良和包拯對他的無禮和輕視,對像孔明張良包拯式的后人,他就一律棄之不用,所以我們就成就了今天這個和諧繁榮的盛世。我想如果諸葛亮現在還能出來和王朗再斗的話,我敢斷定諸葛亮將必敗無疑。因為現在的王朗,早已不是一千多年前的那個王朗。他現在早就沒有了廉恥感,就算任憑你諸葛亮怎么罵他,對他來說,也只是對牛彈琴,不知廉恥的真正禽獸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