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流氓的變遷”有感
投槍匕首
2012年3月27日
魯迅先生認為流氓是從墨子之徒由俠至盜,再由盜與時俱進為流氓的。他在“流氓的變遷”中說:“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儒者,柔也”,當然不會危險的。惟俠老實,所以墨者的末流,至于以“死”為終極的目的。到后來,真老實的逐漸死完,止留下取巧的俠”。這之后呢?魯迅先生說:““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是俠之流”。“滿洲入關,中國漸被壓服了,連有“俠氣”的人,也不敢再起盜心”,“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著加足”。“然而為盜要被官兵所打,捕盜也要被強盜所打,要十分安全的俠客,是覺得都不妥當的,于是有流氓“。
那么流氓再如何與時俱進下去呢,魯迅先生沒有談下去,只是說“由現狀再降下去,大概這一流人將成為文藝書中的主角了“。
但世界上的事總是要不斷變化下去的,流氓當然也不會例外。如何變化,必定會遵循其原來的兩條原則,安全和利益。
要既安全又便于獲利,當官絕對是最好的去區,從此,流氓就進入政壇,成為政治流氓,而政治被流氓所操控,政治也就成了流氓政治。
不是嗎,蔣介石不是先在上海拜了老頭子,然后再進入政壇。能讓每個蔣軍將領和國民政府高官談虎色變的戴笠不也是先與上海大流氓水果阿三杜月笙結為把兄弟,然后又拜上海“斧頭幫“頭目王亞樵為師,然后再步入政壇。其實在蔣家王朝中這種流氓政治家多的是。結果,蔣家王朝的政壇也就成了流氓政壇,搞的也就必然是流氓政治。
封建士大夫搞的政壇有封建士大夫的封建政壇模式,資本家搞的政壇有有資本主義的政壇式樣,共產黨人運作的政壇有共產主義的規矩,政治流氓搞的流氓政壇必然有流氓政壇的特有奇觀。所以對流氓政壇發生的大事,特發事情就不能用封建士大夫的觀點,也不能用資本家的角度,更不能用共產黨人的思維模式去分析和設想,而是要用看解放前“上海灘”上的眼睛去看。如果用“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的思維去想去看,保你是一團霧水。你想,當年張學良出于對老蔣的一片忠心送其回南京,可老蔣到南京一下飛機就翻臉不認人,把張學良監禁了起來,還死不解禁。對楊虎成將軍更是秘密殺害,而且連十幾歲的孩子都不肯放過,為什么呢,因為蔣介石是政治流氓,玩的是流氓政治。
所以我在這里也想借用一個時毛新詞,叫“超常規”,要用“超常規”的思維去看蔣家王朝之類的流氓政壇上的大事,特發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