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孔子以降,凡聞道者多死于當夕,不復待旦。自此,我中華罕有知“道”之人存世,至文明古國文而不明也。
今授業之道場有鑒于此,未敢以“聞道”課徒,止設“望道計劃”。望,隔空眺之,不必聞,乃不至于夕死,可復待旦也。道場即以“復旦”名之,慈悲為懷,救千百萬人命于求道之迷途,功莫大焉。
然,道之一途,非身臨其間不足以解惑也。隔空而眺,未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復旦二零一二首屆“望道計劃”,授業者以“玉帝于如來,孰大?”問于徒,眾莫能解。終因其昏昏而至亂神。
江南馮生,幼貧,父母傾力以供其求道,望子成龍,以光宗耀祖。馮既長,具刺股懸梁之志,竟囊螢映雪之功,比至復旦“望道”,終為“玉帝如來孰大”所困。廢三日之寢食,遍閱《西游》、《搜神》諸記,求教僧尼道姑多人,亦未知孰大孰小。終至神情沮喪,精力枯竭。
馮生一縷精魂不散,直沖九天。有四大金剛阻于南天門外,叱之曰:“大膽凡民!膽敢擅闖天宮,不畏死乎?”馮生作嘯聲曰:“聞道夕死,望道朝死。聞亦死,望亦死,何足畏也!所不甘者,于道,未聞未望,先窩屈死,豈不冤哉!”其嘯聲透凌霄殿,玉帝心頭微震。帝曰:“此生固執可愛,可著其進殿。”生入,傲立于丹墀之下,朗聲曰:“小生課‘望道’業,前有‘豬八戒大戰二郎神’之千分考,今有‘玉帝如來孰大’之拔尖賽。生因不知‘道’,冒死問道于玉帝。”帝曰:“本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三千大世界;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經理天、地、人三界政事。彼如來乃一教之祖,學術精英而已。孰大,自可判。”忽有如來傳音曰:“玉帝老兒,前此小潑猴砸爾老店,一塌糊涂,仗本座為汝消災,前事未忘,尚大言炎炎。潑猴之筋斗云立去十萬八千里,亦無能離本座之掌心。‘一手遮天’,此之謂也。孰大孰小,不判亦明。”帝曰:“精英于詭計,技高一籌。然治理政事,非爾等可及。”如來曰:“昔西蜀敗于阿斗,若換諸葛亮為帝,當如何?”
言未已,太白金星倉惶晉見,曰:“吾皇、佛祖息怒。二位冷言冷語多時,下界已北風肆虐,暴雪成災。佛祖之冷氣西來,據報,西北歐災情最重,數百人凍斃,更兼飛禽走獸棄尸于途,生靈涂炭矣!”
玉帝正色曰:“小兒回罷!道有正道,亦有歪道。修人間之正道,報效眾生,方為男兒本份。于道,中華已多年未有顯世成果存焉,道界趨名逐利,所窺者,不離政事也。精英之擅長,忽悠而已。磚頭瓦塊,忽悠為財富,米利堅炮火殺人,忽悠為普世價值。民,為精英所愚弄;政,為精英所綁架。雖明君亦為其‘不得已’矣,即本玉皇大帝,亦為西方如來之流視為敝帚,夫復何言?伊斯蘭不敵西方之‘阿拉伯之春’,如來坐大矣!歸告我東土男兒,自尊自立,令精英如來不如去。學孫猴悟空,奮千鈞棒,雖萬里塵埃,必有定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