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列主義原理分析《越獄》
《越獄》講述的是一個美國小資產階級青年幫助其被陷害入獄的哥哥逃獄進而洗脫清白(可能)的故事。該劇尖銳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罪惡統治,諷刺了資本主義司法制度的黑暗和虛偽,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趨勢。
越獄的團隊實際上是一支反抗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法權的革命隊伍,加入越獄隊伍的人有各自的目的,背景非常復雜。
越獄的團隊實際上是一支反抗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法權的革命隊伍,加入越獄隊伍的人有各自的目的,背景非常復雜。
Lincoln 是一個正直善良的無產階級失業者,為了支撐弟弟的學業而欠下高利貸,結果被資產階級的幫兇利用來背上殺人的罪名,從而被投入即將執行死刑。曾經對不公的命運放棄抵抗,但在弟弟的鼓勵下振作起來,堅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Michael 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一份薪水優厚的體面工作,曾經過著舒適而空虛的享樂生活,直到他了解到哥哥被人陷害的真相,看清了資產階級專政的本質,下決心放棄小資產階級的優越生活,幫助哥哥洗脫清白。在越獄過程中,他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在越獄革命的過程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鑒于革命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Michael 靈活地運用了統一戰線策略,團結了很多各個階層的人士,有效地擴大了革命基礎。但同時,Michael 也時時面臨著革命隊伍內部分裂的危險,并時刻需要警惕修正主義和投降主義的危害。到第二個 Season 第一集為止, Michael 的政治路線是基本正確的,他團結了大多數,果斷地將 革命的叛徒(小偷)清除出革命隊伍,同時妥善處理了黨內不同路線的斗爭(阿布 vs. T-bag)問題。在今后的日子里,如何保證革命路線的正確方向,始終是考驗 Michael 政治智慧的一項長期任務。
阿布, T-bag 是處于社會底層的流氓無產者,區別只在于阿布是一個大的流氓無產者團伙頭目,而 T-bag 一般是單獨行動。這兩個投機革命這混入革命隊伍的目的只是企圖伺機竊取革命果實,滿足自己的個人目的,在兩人第一階段的黨內斗爭中,T-bag 被清除出革命隊伍,將伺機進行報復。而阿布也只是機會主義分子,將來會伺機搶班奪權。
D.B. Cooper 的背景相當復雜,入獄前也曾是流氓無產者,曾準備安心在監獄中做一個模范囚犯,但 Bellick 無孔不入的迫害最終迫使他揭竿而起,加入革命隊伍。在越獄革命的籌備過程中,他逐漸完成了角色的轉變,成為一名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并決定將他從資產階級銀行搶來的錢捐獻給革命隊伍。在革命事業被小偷出賣,即將面臨殘酷鎮壓的危急時刻,他挺身而出,挽救了革命,并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是為越獄革命事業獻身的第一位先行者,可以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小偷,一個資本主義法治下冤獄的犧牲品,混入越獄隊伍后表現出妥協動搖的一面,企圖背叛革命,以出賣革命戰友而換取監獄統治當局的仁慈,險些葬送越獄革命事業。在獲得自由之后立刻被清除出革命隊伍。
C-note,本來是一名為資本家政府效勞的軍人,但由于對美軍虐囚不滿而被上司迫害入獄,從而被迫加入革命隊伍,為自由而戰。作為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一員,他和統治階級的決裂預示著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機器開始走向崩潰。
Sucre,一個本性善良的無業移民,也可以歸入流氓無產者一類,他加入革命隊伍的主要動機是愛情,并沒有更高的革命覺悟,因此他在革命隊伍中只能處于次要角色。
瘋子,一個精神異常的個人主義者,在獄中身心受到監獄機構的長期摧殘,但仍然有著追求自由的本能,瘋子撒開手騎著自行車奔向自由的背影是對資本主義囚籠的最大諷刺,體現了廣大的美利堅人民向往平等自由的美好愿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