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秦腔《照金這片天》唱響二十年
2012年01月25日19:01 來源:央視網
中國網絡電視臺(新聞聯播):“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兒女愛唱秦腔”說的是陜西人愛聽、愛唱秦腔。在陜西銅川市耀州區,這里的群眾除了愛聽戲,對戲的要求還很特別:在二十多年里,每逢過節,都要聽同一出戲,不聽不算過年。本臺新春走基層記者走進秦嶺山區,和當地群眾一起聽秦腔迎新春。
這是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孫塬村一個普通的農戶家,新年第二天,秦腔劇團將要進村演出《照金這片天》這出戲,一大早一家人就忙起來了,兒媳燒水,兒子準備看演出的板凳。今年82歲的李大爺說,這出戲平常就愛聽,每逢過年更要聽,都聽了二十多年了。
《照金這片天》講的是1933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當時的耀縣創立以照金鎮為中心的西北山區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并在此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團。
雖然下著雪,但九點半不到,李大爺就張羅著出發。大爺說,聽一出唱到自已心坎里的戲,百聽不厭,所以得早早去占座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走起路來腳下生風。雖說是提前了將近一個小時,但是,李大爺還是來晚了,村頭的廣場上坐滿了看戲的人。
這時,演員們正在雪中化妝。在這兩把椅子上放的是全團所有的化妝品,全團共用一盒粉、一盒胭脂。一塊擦粉的海綿在演員的手中你傳給我、我傳給她。當天的氣溫在零下五度,油彩凍了,演員們只好用火烤化。
天寒地凍,油彩變成了冰疙瘩,演員們的手更是又紅又腫。
雖然冷,鑼鼓點一響,面對臺下鄉親,演員個個精神抖擻,動作、眼神不差分毫。老百姓對劇情早都爛熟于心,但是大家的情緒還是跟著戲走。當唱到邊區主席周冬至就義時,更是引起了臺下的共鳴。
戲演了兩個小時,雪一直在下著,但是沒有一個老鄉提前離開。
而此時,演員已經到后臺開始卸妝:先用菜籽油擦臉,再用肥皂洗臉。一群演員圍著一盆水,這是一盆油彩水,也是一盆肥皂水,記者把手伸進盆里試了試,這還是一盆冰冷的冰水。
回來的路上,團長老楊說,年前年后這出戲已經演了十幾場。演的是革命的戲,就得有好作風,平時下鄉也從不麻煩當地,只要當地提供電源就行了。這時我們才知道,這個春節的所有演出,都是團里自已加的。老楊說,政府今年給他們54萬元,和他們簽的合同是一年公益演出50場,但是他們已經演了70多場。
第二天,雪還在下,早上八點不到,老楊和他的團員們又集合在了團里,今天,還要下鄉演《照金這片天》這出戲,還有無數個戲迷在等著他們,沒有看到這出戲,老鄉們就等于還沒過年啊!
(文字編輯:林帥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