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評選30年來最差春晚,我就投2012一票。每年春晚,我都是堅持到底的,唯獨今年實在看不下去了。不到11點,我就告訴妻子:“煮餃子,吃完睡覺,不看了。”給2012春晚一個評價:創意平庸,舞臺設計平庸,節目構思平庸,主持人表現平庸,演員表演平庸。一句話,2012春晚平庸。
2012春晚為什么如此平庸,如此尷尬呢?不用說,肯定是重用了一個平庸的導演。先前有傳說,哈文導演給今年春晚砍了“三板斧”,還果斷“槍斃”了春晚“釘子戶”趙本山,又逼退了著名主持人周濤,叫我好生驚訝,同時也增添了不少期待。如今看來,這個哈文也不過如此。
一臺好的春晚,應該是充滿了喜慶、熱鬧、歡笑、吉祥、創新氣氛的。可是,今年春晚一開場就叫人大失所望,老調重彈,毫無新意。歌曲類缺乏優秀曲目,就連宋祖英現場也表現平平。小品類難成看點,笑料不足。主持人不是成雙成對,反而弄成一個單數。朱軍因“掏糞”雷語早就叫人反了胃口,李詠也實在讓人愛不起來,老畢一張嘴就卡殼了一下,撒貝寧做個評論欄目尚可,做文藝主持實在少了幾分風雅,李思思未免呆板,僅憑一個董卿怎么能挑起如此大任?
2012春晚究竟尷尬在哪?我認為,導演似乎忽視了人情味。春晚成功的秘訣在于群眾性、娛樂性、感動性和藝術性的統一。說穿了,也就是文藝是為什么人的問題。其實,春晚的尷尬也就是當今文化的尷尬。這個尷尬就在于失去了文藝的方向性。失去了方向,文藝就如同當今的社會一樣,就自然走進迷茫的窘境。
一個社會的管理者如果找不到方向,或者說找到了一個只為少數人服務的方向,那么必然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即使做任何涂抹,也掩蓋不住民眾的謾罵。春晚也如此,如果導演的心目中只是盯著那些臉熟的名人而忽略了大多數人的感受,如果只是把導演看成了是一次讓誰出鏡不讓誰出鏡的特權,那么他(她)導演出的晚會就如同這個唯利是圖的社會一樣,就毫無什么人情味了。
所以我認為,人情味,是衡量一個社會好壞必不可少的標準,也是衡量春晚優劣的一個重要尺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