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的符號
現在有不少名人就愛用毛澤東形象作為自己的藝術創作符號,雕刻或繪制一系列的作品。陳丹青、方力鈞、隋建國、尹朝陽等等都有這樣的做法,我雖然對毛澤東佩服但是并不盲目崇拜;因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必須有歷史學術的架構高度和一定程度的遠離時間性,只有歷史學家經過全面的研究方能定性。他的四海皆知使急于出名之人正好有隙可乘。我無權干涉任何人的創作自由,只是對上述人等之做法有些個人的思考而已?! ?/p>
從文革前后至今,中國人畫了多少毛澤東形象的畫作,雕了無數的毛主席塑像,前后跨度幾十年,每個時代的做法各有不同,企圖和目的也不一樣。但還會有一定內在或外在諸因素之必然聯系;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擺脫生存現實的客觀,也很難不屈就于政治需要的社會壓力;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好多次,正好趁調養身體有時間去琢磨此類別,才有了逐漸清醒的個人見解,現在抖摟出來和大家交流一下,絕無居高臨下的批判且更無肆意地人身攻擊,僅僅就事論事?! ?/p>
我就從文革中切身的歷經來說起:文化大革命時,全國人民都喊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繪制毛主席的畫像成為一項崇高的藝術使命,下有剛剛學習繪畫沒有幾天的青年,上至著名的油畫家,都無一例外地虔誠從事著這項工作。我自己也因為會畫毛主席像而被特招入伍。到了一九七八年即我考上大學的那一年,也因為畫了張毛主席的畫像而掙了幾十斤糧票和幾十元錢。現在毛澤東的塑像和畫像也存留不少,因為這個時期的藝術全是政治一同的面貌。改革開放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又一撥新的毛澤東形象出現在形式各異的美術創作中。而且多數以丑化、變形扭曲為主。據說有的還進了外國的博物館,這種政治性的題材一時間還被外國人炒成為熱門貨。這種寓諷偉人的藝術表現也被有的國內炒作者熱衷。如果從欣賞的角度、從文化發展的意義上看,這些作品所傳達的美感信息有何價值呢?這雖然也是國外比較流行的創作手段,中國有人喜歡模仿西方現代的藝術做法已經是屢見不鮮,對此我們也不足為怪了,但是這些作品所流露出的政治信條確實強過于視覺藝術的愉悅感。作為一個普通人看了覺得有些不知所以然,有過生活經歷的人并不會對此發生情感里的交流。我個人的感覺是:這種藝術手法是一種說教,企圖不讓人說自己膚淺,或是一種為了迎合某種觀念信條而且刻意的“捆綁”?! ?/p>
毛澤東是個劃時代的歷史人物,這是廣為人知的事實。他領導和完成了中國由封建往現代過度階段的工農革命,現代中國的今天也在此基礎上往前發展。他領導著一批精英人物做出了歷史階段有所轉換的偉大事情,歷史自有公論,我還沒有完全評論他的資格??伤彩且粋€普通而真實生活著的人,他的功過也和平民事務工作一樣有所對錯。他的智慧和人格理念還是贏得大多數人的喜愛和敬重。我要說的是現在的藝術家們真是聰明過頂,為了讓自己更加出名也為了讓作品有政治特色,就不擇手段地運用商業手法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買賣中,一種商品熱銷而另一件商品賣不動,就把兩件東西捆綁在一起賣,就像超市里也經常有捆綁在一起賤賣的滯銷商品,這也是商家促銷的一種小聰明手段,最終目的是盡快地把商品兜售出去。我們的藝術家選擇毛澤東這個名人符號來結合自己的創作手法想使個人的作品能跟人留下強烈印象,看上去使乎挺聰明,其實和商家捆綁銷售的手法有些類似,如果你個人的藝術風格很獨到,你的文化傳承和創新能力又很強,你就不可能借助名人符號來制作,別人也就無法產生類似捆綁的嫌疑。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師沒有人能如此聰明,我們現在的青年藝術家不僅占了當今的天時地利,而且還有如此這般的小聰明,難怪不僅成了暴發戶,也是美術現代之悲劇增添了些鬧哄哄的成分,就在于他們除了有能工巧匠的技術以外還有前無古人的小聰明?! ?/p>
哀哉,誰讓我們生存在這個充滿各種欲望、誘惑又無處不在的年代?
“生活就像宋祖德的嘴,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倒霉的是誰”。我想說的是:你捆綁過毛澤東以后下一個就會該捆綁誰呢?
寫與2010年10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