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描述的是世界末日,在震撼人心的視覺特效的背后,它實際提出了一個政治命題:那就是,如果有一艘延續人類(或者說地球上的物種)基因的諾亞方舟,那么,60億地球人當中,哪些人有資格登上這艘方舟而幸存?
要知道,電影設立了一個前提條件,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以人類的能力——即便傾全球之力,而且,把任務交給最善于搞全民動員的世界工廠中國——也只能制造出幾艘“方舟”,充其量,只可以容納萬人左右。那么,誰有資格成為幸運的人類幸存者?
影片遵循著現在人類社會的規律,給出了答案——政府首腦和億萬富翁,還有他們的孩子以及寵物。換言之,權力和金錢成為了諾亞方舟的門票。在這個殘酷的答案的背后,導演撕破了所有人類文明的偽裝和遮羞布。這就是真正的人類,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本質。當世界末日來臨的時候,當人們面臨你死我活的選擇的時候,金錢和權利意味著一切,什么民主,什么人權,什么和諧,什么代表,統統都是扯淡。片中美國總統有這樣一句話,“船上多一個年輕工程師,總比多一個老政客有用!”這其實是導演用來點題的對白。實際上,登船的都是些老政客和老奸商,而全世界最早預警災難的印度科學家,卻無人營救,全家死于海嘯。
導演不但揭示了人類社會的這一本質,而且進一步揭示出維系著一本質的武器——謊言和欺騙。請看,早在地球毀滅的一個月前,世界各國的首腦就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但是他們要嚴格保密。為什么?中國人最能理解了,為了穩定!這個時候,穩定壓倒一切!只有老百姓都不知情,他們才不會恐慌,才會老老實實地。這樣,全世界才有機會集合資源,在中國建造諾亞方舟。如果,百姓都造反了,工人不干活了,士兵不去維持秩序了,那領袖和富翁們最后也難逃一死。所以,只有謊言,才能誘騙百姓替他們建造逃命的方舟,才能誘騙士兵保護他們登上方舟,并且阻止普通人登船以免超員。最后,所有這些工人、士兵、百姓,都會被拋棄,被無情洶涌的海嘯所吞沒。
即便少數人得知真相,想要喚醒大眾,也是不可能的任務。就像影片中那個瘋瘋癲癲的獨立電臺的主持人一樣,他對人民說真話,人民當他是瘋子。大眾傳媒和政客滿口謊言,人民卻信以為真,言聽計從。影片的男主角去加州營救他的前妻和孩子那一幕,最為傳神。電視里播放著施瓦辛格州長的謊言,絕不會有地震,絕不會有危險,愚昧的民眾深信不疑,一度甚至拒絕逃命。可是,州長的謊言話音未落,整個好萊塢就沉入了地下。
影片更大一層深意在于,面對今天風云多變的世界,它在喚醒每一個百姓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公民意識。也許,我們不會面臨滅頂之災,但是我們每天要面臨這樣那樣的風波和災難,從金融危機,到甲流病毒,我們可以去思考一下,在這些災難面前,政府是怎樣欺騙百姓的,怎樣用謊言來成全政客與奸商的,怎樣拋棄老百姓的利益于不顧的。這些道理是完全一樣的。從這點來說,《2012》是一部偉大的電影,遠非電腦特效加美國爆米花文化那么簡單。別忘了,他出自一位德國導演之手,而德國人的理性與批判是眾所周知的。
聽說,這部電影公映之后,美國宇航局的網站被擠爆了,電話被打爆了,人們對電影的預言信以為真,質詢美國政府為何隱瞞真相。不要把這個當作笑話,這也許,正是導演的意圖所在,他或許在竊笑,《2012》作為一部內涵深刻的電影,終于讓西方民眾重新思考了他們自認為熟知的一些概念,比如公民,民主,知情權,等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