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詩國四兄妹出版第二部合作詩集《蔡詩國兄妹詩選》
22年前新華社為他們發過通稿 12年前出版過《蔡氏兄妹四人詩選》 被譽為“蔡氏四詩人”
消息:2012年新年,湖北省廣水市蔡河鎮徐店村蔡家沖的“農民詩人”蔡詩國與同胞弟弟蔡詩華/蔡詩峰、妹妹蔡小青分別收到了他們剛在中國戲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第二部合作詩選《蔡詩國兄妹詩選》詩集。
該詩集由著名詩人作家魏巍題寫書名,著名詩人作家/名流何建明、金堅范、王定烈、魯煤、雁翼、王一桃、鄭曼、楊正泉、張同吾、韓作榮、葉延濱、李小雨、曾凡華、艾克拜爾·米吉提、曾鎮南、石英、石祥、峭巖、邢軍紀、謝克強、李秀珊、蔡麗雙、王懷讓、藍海、周和平、任蒙、胡曉暉、金學泉、于曜東、劉明生、桂劍峰、黃秋聲、重陽、許慶勝、孫繼祥、任長連、李長鷹、徐洪剛、張凡凡、馬體忠、姚東明、郝鐘沛、黃海卿、朱宏生、萬耀紅、劉永強、馬道州題辭/賀信,著名詩人石英、丁慨然、張志強、 趙福 君、許慶勝、韓彥軍、李建長序言,還收入著名評論家朱向前/張志忠/曾鎮南/吳開晉/石祥/丁慨然/胡松夏/周國輝等評論/文章。
《蔡詩國兄妹詩選》是蔡詩國/蔡詩華/蔡詩峰/蔡小青同胞四兄妹繼2000年由詩壇泰斗臧克家題寫書名、在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蔡氏兄妹四人詩選》后的第二次集體亮相。該詩選收入蔡詩國38首、蔡詩華160首、蔡詩峰 66首、蔡小青 26首詩,四兄妹之間及詩友孫繼祥/任長連/李長鷹/劉輝/韓彥軍/游之秦/周國輝/蔡建華等唱和詩88首,共計380多首,1萬多行,長者千行,短者一句,遠則30多年前力作,近則近年之吟。所選詩作,既關注現實,又夢想先驅/遠方,可謂豐富多彩,相得益彰。
評論家稱:中國尚未有如湖北廣水蔡氏兄妹四人——蔡詩國(蔡詩奎)、蔡詩華、蔡小青、蔡詩峰皆為詩人的先例。其可貴處尚不止此,更為難得的是蔡氏兄妹四人詩作,無論在取材、構思、詩性氣質、藝術表現上都不相同。“農民詩人”蔡詩國鐘情于鄉土底蘊,對家鄉——湖北廣水(應山)民間孝歌小調(三三四,十字句)十分熟諳,并由衷熱愛。為此,不惜殫精竭慮,絕不僅是做到了“舊瓶裝新酒”,其實是在傳統民歌的基礎上實行了成功的創新,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戰士詩人”蔡詩華是在人民軍隊中成長起來的一位優秀的詩人。他可謂自學成才,在部隊時多次立功并提干,轉業至地方后更保持著敏銳的詩的感覺和與時代俱進的激情。在他的詩作中,時時迸射出一種思想的銳鋒與在詩歌藝術上的突破精神。這種精神決定了他的作品的重要價值,也是他的基本風格的魅力所在。“教壇女詩人”詩之妹蔡小青的詩作,讀后感到親切、柔和而渾然天成,從不刻意雕琢,卻不乏濃郁的詩味,人性的質地很堅實。她上有二兄下有一弟,夾在兄弟詩人們之間,她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境遇來發出自己的心聲,表現自己的情懷。我覺得女詩人的詩也在路上,她不斷奮進,不斷攀登詩的藝術峰巒,一定會取得更高的成就。“憂患詩人”蔡詩峰比較年輕,詩風比較現代,但他把握得當、游刃自如,寫得相當成熟。這種“現代”與“成熟”增大了詩句的表現力,也強化了詩的可讀性與可感性。他是非常注意將所要表達的思想意向與詩歌的獨特表達方式盡可能洽合得好的勤于追求的詩人,也是一位盡可能以自己的詩作將傳統與現代搭起一座理想之橋的非常有希望的詩人。
評論家稱:蔡詩國四兄妹的詩歌是回蕩于我們耳畔的協奏曲,也是四兄妹合作的一支四手聯彈的國風雅樂,它是在我們經歷著世相的種種污染之時,端到我們面前的一杯香醇的精神美酒。如今繼《蔡氏兄妹四人詩選》之后他們的又一次集中亮相:《蔡詩國兄妹詩選》又為這一突出的“文學詩歌現象”——“蔡氏四詩人”加了厚重的藝術審美砝碼。
相關鏈接:“蔡氏四詩人”出生于湖北省廣水市(原應山縣)蔡河鎮徐店村蔡家沖一個農民家庭,分別為二哥蔡詩國、三哥蔡詩華、四弟蔡詩峰、小妹蔡小青。他們都熱愛寫詩,兄妹之間以詩唱和,相互鼓勵,勉力洗志,新華社 1990年8月16日 以“戰士蔡詩華兄妹四人同登詩壇傳佳話”為題播發通稿,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轉發; 2000年8月10日 《文學報》發表“蔡氏四兄妹同登詩壇傳佳話”、 2006年6月1日 《文藝報》發表“一個農民家庭出了四個詩人”、《湖北日報》 2009年7月8日 刊發“廣水農家走出詩壇‘蔡家軍’”、《湖北日報》 2011年9月26 日刊載“廣水有個詩壇‘蔡家軍’”特寫/消息等。蔡氏四兄妹在《詩刊》《中國作家》等刊物發表作品2000余件,出版20多部詩集等。山東萊蕪政協《江北詩詞》編輯/優秀詩人/詩評家許慶勝用十年時間撰寫《蔡氏四兄妹詩歌研究》一書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蔡詩國現居湖北省廣水市蔡河鎮徐店村蔡家沖,農民,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蔡詩華現居北京,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現代郵政》雜志編務,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蔡小青現居河南省沁陽市,教師,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蔡詩峰現居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吉林銀行延邊分行公司銀行部職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