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的人性 ,如何供養藝術——或曰荒蕪的藝術,如何供養人性
周晚峰
年初,《美術報》約稿,很真誠!說請我寫些美術評論和批評文章,或采用現成的未發表的文章以指導廣大讀者……我很感動并破例答應了,可答應了之后心里便開始壓上了一塊石頭,越壓越沉。
翻了現成的文章,打住!一則我已經不想再寫批評文章了。二則,現在的人習慣了快餐和搞笑,沒人看嚴肅的文章,套用魯迅的話說:“誰肯顯本事給白地看呢?”。三則,我現在也不想再談‘“藝術”了,作為畫家兩年都不畫畫了,更別說去評論。所以只好將它留給百年之后的歷史!
可是欠賬的滋味不好受。重新寫嘛又始終動不了筆!千頭萬緒無法梳理,寫什么呢?從哪寫起呢?時下,中國的“藝術”已經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就“藝術”本身寫藝術已經毫無意義了。用不斷降低了的標準來猥褻藝術或遷就批評更是一種罪過。多年來盲目的崇洋媚外,已經將所謂“藝術”弄成了淺薄的圖式、花樣、雜耍、把戲,成了無根無本和沒有價值的浮游物。又有什么值得關注的必要呢?我以為欲挽救藝術,需先救人心。因為藝術是人心的產物,人心凋敝,藝術消亡。
文者,乃道之用也,無道則不足以為文。文章應寫有意義的東西。古人“文章千古事”,“文以載道”,“一時教人以口,百世教人以書”,就是講意義與價值。
讀了幾年圣賢書,“文章”在我心目中位置越來越重要,不能瞎寫,瞎寫勢必誤人,誤人就造了大惡業,是要下地獄的。其實三千大千世界,宇宙萬有的一切規矩、法度、操持古人全都已經寫盡了,精辟、博大、微妙、深刻!濟道、全德、立業、齊家、做人、行事、修性、改命等無所不有。可我們現在人都不讀不聽,追求短、平、快,奈何?老祖宗講“格物致知”,而今人偏偏喜歡利令智昏;寫文章是需要思想的,而今人又偏偏喜歡剛強固執而輕視思想;評論和批評文章要引明法度,據典說理的;而今人偏偏是為所欲為不講法理的;寫文章是無私無我、濟世利人的,而今人偏偏是執拗激昂、心浮氣躁,唯利是圖的。
看看滿大街的書,凡教人“如何如何……怎樣怎樣”的名堂,孰幾不是以邪知邪見來謀財害命的,書店也成了思想垃圾的集散地。批評家和評論家都沒有判別和擔當了,都隱遁于“消費”的霧瘴中任其喧囂吵雜此起彼落,難以分辨出一襲正音。即便一時甚囂塵上者,不是惡意炒作便是拼死“包裝”。欲海橫流中什么也聽不見,什么也看不見,正如易中天在悼念吳冠中的文章中所寫的:“當今中國不但鮮有參天大樹,就連灌木和小草都快沒有了,多得是水泥和塑料——水泥的腦袋,塑料的眼睛。”人們認假作真,指真為假,使盡“聰明”之能事,茍得肉身奄奄殘喘而樂不思蜀,忙碌中有幾人還會停下來返照自心,顧及到生命的真實質量與尊嚴!有幾個人還懂得生命的最重要的一半是“慧命”。肉身乃是四大假合,幻生幻滅的“耗散結構體”,過期作廢;慧命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真如不動尊,永劫開來!若不得修續則往來皆在“六道”中自作自受、萬古沉淪。古人向來認為活著的標志,不僅僅是肉體可以活動就證明你活著,活著得有證據,證據就是你的法身慧命,亦即清凈的“靈魂”和宿植的“使命”。所以,孔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聞什么道?了生脫死、接續慧命之大道。不聞大道,即使富貴齊天,也是枉度此生。所以,滿大街熙熙攘攘的行人,你能知道有幾個他還是活著的!
人的固執和不可教化已經到了極點。我在想,我們辛辛苦苦寫文章的意義何在?我又不需要也不敢以寫文章混職稱、混名分、混稿費!教了26年大學,親歷了教育的江河日下、直線墮落,貧的只剩下了招搖過市的“大學城”!真是“欲說還休”。
這幾年,請我寫文章的人約分兩類,一類是想花錢買去“評”職稱,赤裸裸地那種!一類是企求美譽之辭,要辦展覽出畫冊什么的,希望你無度貼金。昔日的老師、同學要來找我,曰“看望”!大半不是為了蹭畫,就是為了“文章”,于是我對“文章”產生了反感,“狗屁文章”我是不會寫的!不寫“狗屁文章”這人情往來自然就變成了狗屁人情,人竟然實用和齷齪到了如此地步!只企圖所謂“成功”,而喪失了規矩和廉恥。
我說,我也是畫家,不是評論家。只是喜歡研究理論,其緣起是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佛祖的無上智慧燈!喜歡在清凈無為中照見自性,遵循前因,不辱使命,不攀緣也不害緣,真真實實地做好自己能做和該做的事情,不想僅當一個虛胖的藝術家、評論家、教授;更不愿昧了良心瞞天哄地、欺師滅祖。我一直認為道為命之本、德為業之本、戒(即做人做事的規矩)為生之本。不管別人怎么做,我是永遠堅信,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規矩”!我后半生就是要在這兩個字上下功夫。現實的“成功”根本算不了什么,虛相而已。這兩年我很少談“藝術”。我突然意識到,藝術即是回到座位上的人心!
其實,世間哪有什么“藝術”,都是人給它的一種名相。在藝術被折騰得只剩下“專業”的時候,藝術就已經死亡了。那么,又何來“藝術家”?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品就是生活的“舍利花”。如果人們都生活在迷失、迷惘的物欲橫流中,沒有了正常而清凈的情操本覺,沒有了對天地和先賢的擁戴敬畏,沒有了對真理的精進追求,沒有了對正邪的基本判斷,沒有了對眾生的慈悲大愛,沒有了籍正知正見對人類靈魂引導和塑造的責任及義務,甚至沒有了對自身原罪和流習的真誠懺悔和修正,心中只有自私、貪婪、冷漠、無情和攫取,一股腦都撲到金錢、名利和地位上,又怎么會有藝術呢!藝術絕對不是一種可以用工業生產指標計算和科技管理手段進行訓練與量化的“專業”。可現在大家都是這樣認為、這樣作為。這樣認為易出“成果”,這樣作為能出“人才”,出“專家”,能謀生混飯。可這究竟與藝術無關,與人類真實的受用無關。
藝術之所以神圣,就是因為它近乎于道,或曰:與道相合。需具備天賦、學問、思想、道德,還得修得無為空性(大道德),從心而覓、從心而發。你若是一廂情愿地粘著,只顧投機取巧,還旁有他謀,你越折騰它便離你越遠。至于說那些所謂“成功”、“驕人”的做作“打造”更是與藝術沒有了關系,只能說是自欺欺人,糊弄一些門外漢并騙取一些現實利益而已。為什么現在一些叫得很響的所謂大型展覽,主題性展覽,看了都讓你失望。一些比較好的畫家都不愿參加,因為展覽已經被完全的商業行為所“綁架”而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過來人都知道,收錢騙畫而已。我已經十幾年不參加什么“大展”了。2008年某日到中國美協辦事,一領導說你好久不參加展覽了,最近有個**大展,老會員嘛,應該送一幅作品了!回頭我親自送去了一幅六尺整張,直到2010年底,河南省一拍賣會有人打來電話問,說有我一幅畫,是真是假?我根本不知道,他示意我上網查看,我一看才想起是兩年前送中國美協的展品……!我去找了美協的主管領導,領導說誰賣了的要讓他給你買回來,你把當時交接作品的“回執”拿來。可我由于搬家那“回執”一時找不見了,只好無言!20年前參加展覽就沒有所謂“字據”,展完后作品和證書都會安全寄回,信譽就是“回執”,可現在不行了,這就是體制下的現實。
再說教育,高校自擴招以來,藝術成了沒有底線且容易蒙混過關的熱門,從南到北數不清的考生都突擊“打造”成了“藝術學子”,現在看吧,他們都到哪里去了,塵歸塵,土歸土,哪里來就到哪里去唄!我見過太多的家長說:“孩子文科不行,理科不行,啥都不行,只好學藝術……好考大學好就業!”且不說孩子是不是那塊料,皆蜂擁而上以為左道,結果呢?大學混出來了照樣沒有用,不但混不著飯吃,而且成為家庭和社會的禍患。這就是存心不良,終招其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全社會對藝術竟是在如此誤解中無序運作,既坑害了藝術,又坑害了子孫。當今又在叫囂什么“藝術產業化”,“文化產業化”,真是荒謬到了極處,文化藝術若能“產業化”,這好比是白日見鬼。這種利益熏心、害人不淺的鬼話,也不知我們這些“磚家”“領倒”“霉體”是怎么想出來的,這也是所謂的“科學發展觀”?
藝術原本是精神的產物、思想的產物,它是在獨立自由,“緣起性空”的狀態下才可能誕生。它是不可行政指令、不可外境干預、不可一廂執求、不可復制再生的一種特殊勞動的特殊產物,它怎么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來“產業化”一把呢?人果真有此神通,則陽光空氣皆可“產業化”了,真可笑之極!瘟疫、病毒不假人力它都有“產業化”的能力,人類需要嗎?一種完全錯誤的理論或觀點在當今怎么就傳的這么快?和瘟疫同步!而能度人出水火的言論卻像當今城市的“堵車”,寸步難行。如此,人們只能接受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的果報了。佛說:“末法時代,一切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數”,不聞大善知識,不知圣言量,你如何能夠在一片亂象中掂量出一片清涼呢?奉勸天下家長,別動輒讓孩子去混藝術,前舟已覆,前景不妙啊!。縱觀中國古代藝術大家,哪一個不是大學者大思想家,學之有余而從藝事,自然錦上添花,修身有道而德建名立,定是大器必成,不可存一絲一毫之茍且偷機!自然規律的內在均衡是任何人不可逾越的,種下跳蚤,想收獲龍種,天下豈有這等美事。
因果交替,往來不虛,人若明理,當知自律。知自律者斷不會自迷,不自迷者自然趨向正覺而少卻煩惱。人不自迷,自然不會一哄而起互斷后路,最后使人人無路可走。
我清晰地記著20多年前,各大小“霉體”爭相報道“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黨委書記賣大餅”,煽惑高校經商,當時大家都追問:“教授,黨委書記賣大餅,那么,賣大餅的干啥去?”大家戲說:“賣大餅的當教授、當黨委書記去唄!”這大概是高校走向混亂的第一聲“春雷”。大家當時都不能接受,“這教授是假的吧!”媒體爭論也很激烈,一股邪風從那時便一路吹開。今天,我們面對完全失敗的教育無所適從,連食品藥品都屢屢造假,這“藝術”又如何能夠提起呢?藝術是生活的延伸,是真、善、美、慧的產物。當我們的身心全都被假、惡、丑、昏所覆蓋,被貪、嗔、癡、慢所置換,被名聞利養所“活埋”,在麻木冷漠、坑蒙拐騙中去夢想成就事業,建功立業,豈不是癡人說夢!更別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覺得我們做人的資格都不夠,為人者應存敬畏心和羞恥心,方能超凡入圣,開啟智慧,奠造業基。《弟子規》開篇即明義:“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把“做學問”放到人品修煉之后是有其深意的。人品飽滿端正再具備文化知識修養,則于己于人皆生福袛,人品低劣邪惡即使擁有再多的文化知識也是害人害己害社會的禍源。這些年來,那些所謂的“藝術家”,從“人體”、“行為”、“觀念”、“材料”等大做文章,奸、淫、擄、掠,誨淫誨盜、殺生害命、鉆牛胎、墮馬腹、吃死人,可謂無奇不有、無惡不作、混淆是非、顛倒美丑、斷人慧命,這些難道都是藝術?再看現在的網絡,邪說歪見、血腥恐怖、糟踐人倫、廣布戾氣、打擊正見、毀滅人性的內容還少嗎?毒害了多少青少年,而且讓你成習上癮,在“愚樂”中不知不覺走向死亡,將一期生命徹底報廢。
本人不會也不喜歡電腦,偶爾上網看看,那些對一種社會現象的跟帖或評論很讓人掃興,大多數是嬉皮笑臉的起哄搞笑、風涼怪論。比如:一女孩被歹徒劫持猥褻,強暴未遂,竟有很多發帖和評論與賊幫腔,“真沒出息,到手的貨還丟了!”“真笨!給幾十塊錢不就搞定了嗎!”比如哪里發大水了,起火了,地震了……竟然有很多叫好聲,“好……”,“痛快……”如此如此,我們的國民素質怎么能指望它提高呢?作為人類連一點基本的同情心和慈悲心都沒有了,這還能叫人嗎?多么可怕呀!我從來不去“熱鬧”的地方。那天,應朋友展覽之邀請去了北京798,在熱鬧的798大院里,我走著忽覺后腿像是被猛踹一腳,一回頭,原是一輛“寶馬”車直撞我腿上,車主若無其事的一手按方向盤,一手在打電話……沒反應,旁邊的人都喊:“這人咋這么沒有教養,要開個法拉利還不讓人活了?”“這主有錢燒得慌,你今天狠狠地訛他一把吧!”我狠狠地罵了他兩句他照樣沒反應,我走了!一個女人堵住我說:“怎么那么便宜他,咋不訛他一下,他不是很有錢嗎?”我說:“算了吧,沒事!咱還活著嘛,就不錯了!錢?!咱何必中錢的圈套而壞自己的德行!惡人自有惡人的果報,錢又算什么?”大家都說:“唉!這話有道理!”
可見國人多是迷茫的!國人如此道德現狀,如此眼光見識,還能指望什么“藝術”!這不整個都亂了套!
如果,內無支撐,外無限制,不具正念、不懷善意的一切行為和痕跡都是藝術的話,
人類實在是太愚癡、太悲哀了!我過去常去所謂“中國當代藝術大本營”的798,越去越迷失,近幾年已經不去了。那里每天都發生著各種各樣離奇怪誕丑態百出的事情,就像滿院子嬉皮笑臉的“大頭娃娃”,除了無度消費就是制造迷惘。應該叫“西方資本惡性運轉催生毒瘤的大本營”不再多說。
因此,我想,欲談藝術,先救人心! ——怎么救?
——深刻地反思近百年來瘋狂崇洋媚外的罪過!盡快修復中國傳統文化軌道!
我衷心地奉勸,如果還活著的人,該好好地思考思考這個已經讓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再思考的問題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