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原則指導美國戰爭游戲
李飛
美國一間名為“庫瑪游戲”的游戲工作室幾年來一直緊跟美國的戰爭腳步,把被美國打敗的敵人當成游戲的主角,制作出系列戰爭游戲,比如抓捕本•拉登、干掉薩達姆兩個兒子等。日前,它又迅速推出了擊斃卡扎菲的實景游戲。游戲開發商稱,這些游戲緊貼時事,讓玩家能在游戲中“參與”到國際大事中來。而政治分析人士稱,這些游戲其實還有著很強的“政治宣傳”效果,對玩家有著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影響。
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庫瑪游戲專門以真實軍事事件為基礎制作游戲,再現世界上各大戰爭的片段,其作品《庫瑪:戰爭》是一款戰術射擊游戲,每月都會根據世界各地戰場上的最新動向推出新任務包,近年來的多數任務都以伊拉克為背景,例如活捉薩達姆,偶有涉及阿富汗、伊朗、墨西哥等國家與地區。庫瑪游戲今年5月推出的《本•拉登抓捕行動》是他們“戰爭場景再現”游戲系列的第107部。時隔幾個月,他們又有了嶄新的題材:擊斃卡扎菲,把前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卡扎菲在蘇爾特被殘殺一事制作成第108部戰爭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蘇爾特陷落:卡扎菲最后的掙扎》。這部游戲是《庫瑪:戰爭II》的最新一部,距離真實的新聞事件只有五天。
庫瑪游戲表示,這一段擊斃卡扎菲的戰爭情節使用了庫瑪的最新技術,逼真再現了卡扎菲斃命的過程。玩家站在反對派的立場上,對卡扎菲進行窮追猛打。還能夠獲得“捕食者”無人機的協助轟炸,把卡扎菲從藏身之地逼出來。游戲的結束,隨著一陣濃煙散去。卡扎菲就會迎來死亡一刻。不過,批評人士說,這些暴力游戲可以任意下載,沒有任何年齡限制。換句話說,即使是孩子,也可以一遍遍地再現卡扎菲被殺的死亡場面。
玩的不是游戲是政治
2004年以來,庫瑪戰爭游戲的主題包括抓捕薩達姆、扎卡維之死,費盧杰戰役、獵殺本•拉登等等。分析人士稱,這些游戲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不是單純的娛樂。實際上,游戲儼然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主流媒體,因游戲而新聞,而政治成為新的渠道也就不奇怪了。游戲中既有宣傳又有教育,觸角還伸到政治領域。雖然游戲的開發商都會說,自己是持中立立場的,可是如何描述戰爭行為本身就是政治化的。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這些游戲絕不會出現戰爭中骯臟的一面。庫瑪CEO說,從根本上說,政治游戲和教育游戲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因為玩家要想玩游戲,必須先對相關的內容有透徹的了解。
庫瑪“后臺”是美國防部
美國媒體稱,庫瑪游戲與美國國防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2003年以來,與其一直有著合作。雖然是免費游戲,不過庫瑪仍然會追蹤、分析、儲存相關玩家的信息,并且稱有權利把玩家的相關信息呈交給其他人。玩家的數據儲存在庫瑪的服務器上,這些數據包括玩家之間的交流信息、玩游戲的時間、參加調查的反饋以及玩游戲結果等。庫瑪公司聲稱,“有權披露我們認為是必要的任何信息。”庫瑪CEO基思•哈爾柏的話很能說明問題,他說,“我們又回來了,給400萬玩家帶來新的游戲。這是屬于他們的時刻,他們的勝利,我們的游戲見證了他們為自由而戰。”
“強勢補充”傳統媒體
庫瑪游戲CEO哈爾柏稱,《庫瑪:戰爭》系列游戲的最大功能,或許是推動玩家深入思考一些重大事件。“我們生活在新聞和游戲之間,”哈爾柏說,“我們做的工作就是把玩家推入真實。當玩家完全沉浸到游戲中去,從他們自身的角度來看,他們自己就將是影響歷史進程的關鍵人物。這就需要對戰略細節的精準把握,而通過觀看一般的新聞頻道是難以保證這點的。從其潛力來看,這將是一種對傳統媒體的強勢補充。”
成為《庫瑪:戰爭》游戲主角的,除了卡扎菲,還有多位慘遭美國蹂躪的人物。
2006年9月,“基地”組織推出了一款名為“追殺布什”的游戲,據說它是由“全球伊斯蘭媒體陣線”制作的。專門搜尋國際恐怖組織的機構西特說,這是“基地”組織的一家喉舌機構。這款游戲的命名似乎來自一些反恐游戲的名稱,如“9•11”恐怖襲擊事件后推出的“追尋‘基地’組織”和美國入侵伊拉克后推出的“追尋薩達姆”等。
美國專家稱,一般來說,美國的戰爭視頻游戲都會追蹤玩家資料,以作為征兵的依據。“假設你軍事游戲玩得非常好,玩的時間又特別長,就會否需要了解更多的軍方信息。”
每年兩次,美國陸軍軍部就會將游戲專家們請入軍中,讓他們參加真正的戰爭演習,以更深入地了解軍旅生活。這項活動也被稱作“成長實踐”,當然,實踐的目的是為把游戲制作得更貼近現實。
《美國陸軍》游戲制作組的負責人、退役少校克里斯•錢伯斯說,“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游戲與年輕人進行溝通”,讓他們更了解美國軍事事業。事實是,《美國陸軍》在“升級”為五角大樓軍事模擬訓練教材后,這個游戲開始在美國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年輕玩家對軍事產生興趣,最后報名入伍。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26期,摘自2011年11月5日《國防時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