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夏天,6歲的我和二叔去南京游玩、并打算暫居在當時我爺爺所在的南京江東門拖拉機廠。當我們從江北農村到達南京的時候,天色已晚;所以就在南京下關惠民橋附近的我二姑奶奶(我爺爺二妹)家暫時住下了。
到了半夜的時候,我一覺醒來發現我二叔不在身邊;所以我就一邊哭著一邊到外面去找我二叔去了。由于當時正值盛夏,所以我和二叔是睡在外面的。由此,我哭著到外面找我二叔的時候,二姑奶奶家的人并沒有察覺。當我在大街上找不著我二叔的時候,我哭得更兇了。隨后,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地方——在長江大橋東邊的中央門附近有我的一個親戚居住在那里、也就是我姨奶奶(我奶奶的妹妹)家。白天好像聽我二叔說過,要到姨奶奶家去一趟。所以我就以為二叔可能去姨奶奶家了。
由于在上一年我曾經從二姑奶奶家去過姨奶奶家,所以對去姨奶奶家的路還有些模糊的印象。因此,我就憑著這個模糊印象而向著姨奶奶家走去。當時正值夜深人靜的時候,路上沒什么人了。由于下關地處南京的北端,地勢比較偏僻,所以路上幾乎沒什么路燈。僅有的亮光也就是從遠處的長江大橋上映照過來的余光。走著走著,我發現迎面來了兩位青年婦女【后來據聽她們說是二班(也就是中班)下而途徑于此】;她們也發現了我——她們似乎在嘀咕,“這么夜深人靜的時刻,這么小的一個孩子怎么會一個人走在這么偏僻的地方呢?又沒大人陪著,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緊接著,其中的一位婦女便上前問我,“小朋友,現在已經是后半夜了,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你家大人呢?”。隨后,我就將事情的緣由向她們說了一遍。再隨后,她們便毫不猶豫的按照我的模糊印象經過幾番周折而將我送到了我姨奶奶家。這時已經快天亮了……!
同年冬天,鄰居家年僅兩歲的小女孩突然得了疾病而生命垂危。身為共產黨員和大隊婦女主任的我奶奶立即同小女孩母親抱起小女孩急促奔跑到公路上,隨即便攔下一輛朝揚州方向去的南京卡車。卡車司機見狀和在極短時間內聽她們敘說了大概情況以后便毫不猶豫的迅速下車而積極主動地讓他們坐進了駕駛室,隨即便飛快地駛向了揚州蘇北醫院。接下來的情況就是,由于急救及時因而使小女孩幸運地從死神的魔爪中掙脫了。
1974年秋天,我們生產隊有一位女社員突發心臟病而生命垂危。一些社員得知情況后便立即用門板將該發病社員抬到公路邊,進而招手攔下一輛往西邊去的卡車。司機同志問明情況后同樣毫不猶豫的急速跳下車快速打開車斗邊門,并配合人們將患者抬上了車。隨即便飛速駛向了儀征人民醫院。到了儀征人民醫院之后,司機又積極主動的配合醫務人員將患者抬進了急救室。雖然后來那位患者沒能最終被搶救過來,但是無論是生產隊的社員們、那位司機還是相關醫務人員們都在第一時間和其它時間中盡力而為了。
那個時代,人們的靈魂是多么淳樸、心地是多么善良、多么有正義感呀!那個時代的社會治安多好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