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紅色記憶——延安兒女書畫攝影集郵聯展》將于8月20日在國家圖書館開展

延安兒女聯誼會 · 2011-08-1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由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北京延安兒女聯誼會承辦的《紅色記憶——延安兒女書畫攝影集郵聯展》將于2011年8月20日下午14:00在國家圖書館開幕,歡迎廣大在京網友參加。

  本次展覽的主題為“紅色記憶”。延安兒女用書法、繪畫、集郵和攝影作品的展示來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勝利100周年,傳承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謳歌為共和國的創立和建設奮斗終生的先輩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

展覽時間:2011年8月20日-8月30日

展覽地點:國家圖書館展覽大廳

紅色記憶——延安兒女書畫攝影集郵聯展

表達對黨90周年誕辰的慶賀,是《紅色記憶——延安兒女書畫、攝影、集郵作品聯展》參展作者的一個共同心愿。他們的父輩都是1949年以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作者的父輩有英勇犧牲的烈士;有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建立豐功偉業的革命領袖和開國元勛;有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指揮千軍萬馬,建立殊勛的開國將領;有戰斗在白山黑水的老抗聯戰士;有默默無聞為黨工作的老游擊隊員、文藝家、地方干部和戰斗在隱蔽戰線的老黨員等。他們的父輩都是令人崇敬的共產黨員。

近180位延安兒女的作品參加展覽,他們的書畫、攝影、集郵作品不全是專業創作,他們中有許多人是退休后才開始學習、創作的;在這次展覽中,卻仍有一批藝術水準頗高的作品,令人贊嘆。一些書畫、集郵和攝影作品在國內外已經享有一定聲譽。這些作品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又是無以復制的珍貴史料與文獻,彌足珍貴。

這些作者年齡從80余歲的長者到50余歲的中年人,他們多數已經離休、退休,有些還在崗位上工作。黨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的五大領袖,他們的子女都拿出了書畫作品參加到這次展覽中。更有開國將帥的子女們,新中國的將軍,也紛紛揮毫為此展覽書寫詩句。很多曾經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戰斗、工作在各個戰線上的文藝工作者、地方干部,他們的子女也紛紛為本次展覽拿出自己的繪畫、書法、攝影、集郵作品。雖然只是老革命后代中部分子女的作品參加到了展覽中,觀眾卻可以看到走向新中國時,中國共產黨人才濟濟、精神勃勃的宏偉隊伍之縮影。

以下分幾個部分來介紹一下《紅色記憶》展覽中作者和展品的情況:

書畫部分

秦嗣德是一個年輕的專職畫家,他的岳父劉賢祥,一個晉冀魯豫邊區的普通農民,1948年參加了解放軍,投入到推翻蔣家王朝的戰爭中,他跟隨著自己參加淮海戰役的部隊一路南征,在浙江境內的一次家人都述說不清楚的戰役中犧牲了。和那個年代眾多的無名烈士一樣,為了新中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秦嗣德參展的展品《春天里的合影》就是描述養育他的膠東父老,他在作品上寫道:“春天里的合影,己丑年初到沂南山區寫生,岸堤敬老院老人那平淡的生活狀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臉上印滿了滄桑歲月的印痕。每道印痕似乎是一個故事,一段經歷。他們平和善良的心性,使我久久不能忘懷。讓他們的故事永生,平凡與樸素永存。”

陳玉銘也是位年輕的專職畫家,他的父親段文華抗戰時期就帶領鄉親們埋地雷,破襲公路,與鬼子開展麻雀戰。解放戰爭時期,在土改工作隊,把土地分給農民。新中國成立以后,長期工作在地縣一級基層單位,率領民眾歷時數年,修建了汝陽縣最大的水庫,造福一方百姓,留給他們今日一個旅游的勝地。

《大地真情》的作者賀燕生,原本是部隊醫院的醫生。父親賀炳炎是與賀龍元帥一同開創湘鄂根據地的老軍人,1929年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是一員勇將。在戰爭的年代失去了一臂,但依然作戰勇猛,人稱“獨臂將軍”。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其女的這幅雙獅,承繼了老藝術家劉繼卣先生的《雙獅圖》的啟發,完成的創作。大寫意的風格和畫面的藝術效果,不愧是虎將之女。

我國西北畫派的著名畫家趙望云先生,抗日時期就創辦《抗日畫刊》,畫筆始終反映時代民眾的呼吸。其子趙振陸送來的作品《冬韻》, 點染皴擦的繪畫風格,不失家風,也反映出長安畫派的藝術風韻。

被稱為“紅軍書法家”的舒同,是中國第一屆書法家協會的主席,也是今天電腦字庫中舒體的發源。舒安今天身為一個專職的書畫家,承襲了父親的書法技藝,寫出一手幾可亂真的“舒體”。在展出的六連屏丈二幅毛澤東詞《沁園春·雪》面前,你會感覺到毛主席詞的磅礴氣勢,也會體味到書寫者舒安的澎湃激情。

郭沫若之女郭庶英抄錄葉挺將軍《囚歌》書法作品,向人們披露了《囚歌》所以流傳在世,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攝影作品

本次展覽的攝影作品,題材的歷史跨度半個多世紀;紀實的作品中既有偉人毛澤東,又有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在中國現代攝影的歷史中,許多時期的經典之作,也都一一展示在我們《紅色記憶》的展覽中。是我們這些革命后代從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發掘,關注,以攝影鏡頭的語匯,陳述給今天的觀眾。

葉利亞拍攝的上世紀50年代毛主席到農村視察的組照,是她當時還是少先隊員時的作品。葉利亞的父親葉子龍同志是毛主席辦公室的主任,小記者葉利亞是在隨父親陪同毛主席視察的過程中,為我們今天的觀眾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凌飛、鮑昆、李川的《國魂》,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剛剛邁步走向改革開放時,鄧小平同志對北京晚報發起的修長城活動,提出“修我長城,愛我中華。”,舉國上下迫切呼喊“振興中華”的時期;這些當時年輕的攝影愛好者,用著簡陋的設備,完成了獨特的藝術創想,給中國攝影寫下一個里程碑。

李斌斌的《蘇醒》在1988年“艱巨的歷程”全國攝影公開賽中獲得最佳風光獎。對長城——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有著兩代人的理解。他的父輩,開國老將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長期戰斗在太行山與黃河以北廣袤的崇山峻嶺與平原上。作品的鏡頭語言,凝聚了父子兩代對長城的情感、認識。

東北抗聯的后代們,對父輩戰斗過的白山黑水寄予深情,他們幾位獻給《紅色記憶》和觀眾們的作品:白雪皚皚的松林山野,炊煙渺渺的山屯晨景,幽靜深邃的東北泡子,還有喜氣洋洋的東北山村夜。在新四軍將士的后代,在老水利工程師的后代,在老攝影家的后代眼中,祖國秀美的河山與人民的樸實生活,都濃縮到他們方尺的作品空間里。





集郵部分 

參展的作品共十二部:

《中國人飛向太空》作者李多力。

《輝煌九十年》作者楊紹明。

《永恒的思念》作者葉利亞。

《共和國的元勛與將帥》、《懷念》等四部,作者宋揚之。

《偉大的長征》、《不能忘卻的紀念》作者鄭京生。

《開國將帥和他們的親人們》、《“我愛中國共產黨”》、《青藏鐵路首發》作者李一楠。

他們中的楊紹明、宋揚之兩位為著名集郵家,從青少年時便熱愛集郵事業,并取得享譽中外的成果,長期以來的努力,他們為中國集郵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楊紹明的每一幅作品,幾乎都在中外郵壇中引起轟動,“建國十周年”整版張上,毛澤東的親筆簽名,成為紅色集郵的最佳作品,屢獲大獎,其國際上影響很大,意義深遠。此次他展出了《輝煌九十年》,又是一部紅色集郵的巨作。本作品緣由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1960年7月30日,楊紹明有幸參加了這一盛會,他將事前早已準備好的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兩枚紀念郵票(紀81號)的兩個整版張,(每張二十五枚郵票),在大會上拿出來。當周恩來看到后,熱情地招呼大家來簽名留念。周恩來同志先簽了“周恩來”三個字,于是就傳開,人們一一在上邊簽名留念。最后,在這兩個整版張上,密密麻麻地留下了一大批老一代文化、文藝界的著名人士、文學泰斗的珍貴簽名。盡管時光已逝五十一年,上邊的字跡仍清晰可辨。

他們中的李多力,是此次參加郵展作者中年齡最大者,是一位老集郵家。他曾是留蘇學子,幼年起酷愛集郵,其前蘇聯航空航天專題郵品,在前蘇聯的集郵愛好者中,也為他的獨特構思,以及郵品的絕無僅有嘆服。他的這組集郵品,在前蘇聯郵展中獲過大獎,其中有蘇聯航天第一人加加林簽名封等珍郵。在《紅色記憶》中他的作品《中國人飛向太空》,排列在第一,一是因為年齡最大(此次展覽的順序均按作者年齡大小而排序),二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李多力在專集導言中回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921工程”,于1992年1月8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正式啟動。從1999年11月20日至2003年1月5日相繼成功發射“神舟”1號~4號無人試驗太空飛船。2003年10月15日,“神舟”5號載人飛船搭載著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向太空。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成為輝煌的現實。2005年10月12日, “神舟”6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的多人多天及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突破。2008年9月25日, “神舟”7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翟志剛成功實現了我國航天員首次太空出艙活動漫步太空,使我國的載人航天進程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本郵集重點展示“神舟5號”、“神舟5號”、“神舟6號”、“神舟7號”由6位中國航天員親筆簽名的珍貴紀念封,睹物思英雄,偉業傳千秋。其中具有特別意義的由航天員楊利偉兩次親筆簽名的“神舟1號”搭載紀念封。此品存世甚少,真品更是難求。因為李羅力的“神通”,而獲得如此珍郵,實為難得。

葉利亞,一名延安出生、成長的“延安娃”,幼年與父母隨黨中央從陜北一同到達西柏坡,又一同進北平,在毛澤東身邊生活了21年。父親葉子龍,1930年參加革命,長征老紅軍,原毛澤東同志秘書、中辦機要室主任,在毛澤東等中央領導身邊工作27年。本集收錄了六枚參加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英烈的紀念活動請柬和紀念郵封,這六枚紀念活動請柬和紀念郵封,作為當今開放類郵品(含柬、證等),別有一番意義。其中有“毛澤東同志誕辰113周年”、“師大女附中校慶日”、“葉劍英同志誕辰100周年”、“羅瑞卿同志誕辰100周年”、“關向應同志誕辰100周年”“延安簽名封”(兩枚)。十分珍貴和令人駐足的是,這六枚紀念活動請柬和紀念郵封,上面留下了一批革命英烈后代,一批老革命家、開國元勛和將帥的親屬們的珍貴簽名,構成了一幅壯美的圖畫,數百人的簽名,仿佛在告訴人們,“共和國不會忘記”,“讓歷史告訴未來”!

宋揚之,一位資深律師,現任北京市眾鑫律師事務所主任。父親宋之光,新四軍老戰士,共和國老一代外交官,曾任駐東德大使,駐英國首任大使,駐日本大使。在此,重點介紹《共和國的元勛與將帥》郵集。

郵集中,一共收錄了六十枚德高望重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勛、共和國元帥、大將、上將等的親筆簽名紀念封。這些郵品十分珍貴,從八十年代起,宋揚之便潛心致力于這一專輯的收集和整理。這些珍封,分兩次“合成”和“配套”完成。首先,他獲得一個又一個珍貴簽名封,有簽在黨代會紀念封上的,也有簽在建國紀念封上的。當時,能簽下珍貴的名字,不論什么樣的紀念封都不重要,能“搶救”簽名,則放在了第一位。他并沒有停止工作。而后,隨著一位一位開國元勛、元帥、大將們的逝世,中國集郵總公司發行這些偉人百年誕辰紀念封時,宋揚之便將這些紀念郵票分別對應貼在簽名邊,再蓋上這些偉人百年誕辰紀念郵戳,這樣一件完整的“作品”便算完成了。鄧小平、陳云、彭真、李先念、譚震林、楊尚昆、烏蘭夫、薄一波、鄧穎超、李維漢、蔡暢、廖承志、聶榮臻、葉劍英、粟裕、肖勁光,宋任窮等的簽名封,都是這樣精心雕琢、耐心尋覓而完成的。沒有超人的毅力、真誠的情感和豐富的郵識,是完不成這一樁“偉大的創作”。可謂“工程浩大且艱辛”,有的持續十余年之久。一枚一片凝深情,紅色記憶耀中華。

鄭京生,國家重點工程深圳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原副總指揮,深圳鹽田港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父親鄭天翔,原中顧委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長。《偉大的長征》,本郵集收錄了一批參加過長征的開國元勛、開國將軍、老戰士們的親筆簽名封,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記述長征的輝煌,鼓勵人們不念弘揚長征精神。

1.“長征.七律”。本集收錄了開國將軍孫毅中將在長征勝利六十周年紀念封上敬錄的毛澤東詩詞《長征七律》。字字蒼勁有力,句句激勵后人。

2.“他們從長征中走來”。收集了一批從長征中走過來的開國元勛、將帥、女紅軍的珍貴簽名封。結束語:胡錦濤同志講“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長征偉業垂青史,長征精神萬代傳,民族復興圖偉業,和平發展創未來。

3.“一代天驕 萬代風范。” 收集了上百名從長征中走過來的開國將軍、女紅軍的珍貴簽名封。

《不能忘卻的紀念》專題中的 “珍封憶故人”。本集以周恩來同志誕辰紀念封為載體,留下了鄧穎超、聶榮臻、張學良等和一批老革命家、黨和國家領等人、老將軍、老同志及各界知名人士等的珍貴簽名。讀之十分親切,感人肺腑。共和國不會忘記,讓歷史告訴未來!

李一楠:父親李仰岳,新四軍老戰士,北京市公安局老領導。母親何釗,戰爭年代在中共華北局城工部領導下從事地下斗爭,負責秘密電臺工作,北京市委離休干部。李一楠是近幾年涌現的一名紅色集郵家。她的作品為《開國將帥和他們的親人們》、《“我愛中國共產黨”》、《青藏鐵路首發》。

《開國將帥和他們的親人們》。

本集以2001年建黨八十周年發行的中國共產黨黨旗紀念封為載體,留下了共和國十位元帥、十位大將、五十七位上將的夫人或后人們等親屬的珍貴簽名,每一位親人在封上都留下了贊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寄予未來的題詞、贈語和留言,彌足珍貴。《“我愛中國共產黨”》。

本集采取獨特的整體策劃方式,以2001年發行的建黨八十周年《“我愛中國共產黨”》紀念封為載體,收錄了老革命家、老將軍、老同志和開國元勛與將帥后代們的簽名。千言萬語匯集一句話,人們同寫“我愛中國共產黨”詞句訴衷情。

作者李一楠的《青藏鐵路首發》,是此次聯展活動中,集郵展覽的高潮,它記載了各界人士、各族人民喜乘青藏鐵路首發拉薩的那動人而又難忘的一幕。李一楠有幸登上了這趟青藏鐵路首發車票,乘上火車后,便開始忙碌,她請這列首發車的全體乘客在已準備好的青藏鐵路首發紀念封上一一簽名。一時,火車上洋溢著歡聲笑語,老人、婦女、紅領巾、兒童,科技工作者、軍人、醫生、商人、基層干部,人們一邊簽字,一邊驚嘆:這一套簽名封實在太有意義了啊!從北京到拉薩,從老人到孩童,包括了各行各業和各族人民群眾。大家紛紛建議,“一定要將這套簽名紀念封保存好,讓世界人民都了解到青藏鐵路首發這一奇跡,和看到我們這些親歷者、見證者!” 李一楠將首發列車上三百余名乘客一一簽名后,又請乘務長、車長、全體乘務員、全體司機、歺廳工作人員、衛生員,以至北京、拉薩兩地火車站站長、鐵路分局負責人、局長、鐵道部部長……凡是與這列首發車有關的各界人士,統統在這套紀念封上鄭重地、認真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這一套郵品一共二十五枚,她還不忘蓋上北京、拉薩兩地郵戳,“北京”是始發時問,“拉薩”是終點站時間。郵友們稱,“太精采了,太完美了!”以至許多人看到這部郵集后,贊不絕口。一位著名文化藝術家稱這部郵集:“像一幅壯美的圖畫,一曲高昂的頌歌,一首不朽的詩篇,一座聳立的豐碑。這是因為,它表達了民心、民意,它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一部集郵作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