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街頭閃亮著燈
上善若海
·
2011-06-28
·
來源:烏有之鄉
深圳街頭閃亮著燈(原創,詩)
—上善若海
深圳的街頭
正閃亮著燈
亮燈的民房
已人去樓空
大運會的歡呼
沒有帶來和諧
民眾們的安寧
恐怖視同反恐
倘若一場大運會
讓民眾變身拉登
上演空城計應景
莫如拉登來拉燈
姑且大家都是主人
官員已向小秘順從
活該主人服貼仆從
燈火絕配燎原星星
詩作背景:
深圳大運會開幕民宅開唱“空城計”
—第一視頻孔和尚有話說節目
中華網:
6月20日,第一視頻的孔和尚有話說節目中,關于深圳的面子工程發表獨家評論。題為:深圳市政府只為面子工程不顧人民的意愿。
主持人:歡迎回來,咱們繼續來看新聞。大運會開幕式期間,面朝體育場館的小區居民不得在家“逗留”,需離家約5小時。近日深圳南山區沙河街道有居民稱,接到沙河街道辦的通知,要求在大運會期間,所在樓盤的住戶都不可以在家逗留。沙河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此舉是應南山賽區委員會關于大運安保的要求。目前正在征集居民意見,看到這個時候以何種方式打發這5個小時。一起來看一下。
主持人:歡迎回來,想聽聽孔老師怎么看待“深圳大運會開幕民宅唱‘空城計’”?
孔慶東:這些措施,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評價了,孔和尚再次憤怒發表言論,深圳市委市政府徹底成為一個反華政府,他們所公布的規定,哪一條是合乎科學發展觀的,哪一條是符合鄧小平理論的?不論用哪個思想來衡量,深圳政府都是反人民的政府,毛主席告訴我們,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體育運動是為人民服務的。大運會是給誰開的,你有什么權力說人民要離開家,現在為了你們自己表演給自己看,為了你們所謂的政績,為了你們升官發財,為了貪官的前途,不顧人民的意愿,深圳不是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你們怎么這么反動,你們給誰開運動會,為什么強迫人民離開自己的家,你們不是最講民權,在現在看來,深圳變成一個最沒有民主,最不自由,最沒有人權的地方,你們要干什么,在客觀上證明中國是最黑暗,最專制的國家,你們在用自己實際行動,給共產黨抹黑,你們想說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是最黑暗的,最專制的,最沒有民主的,最沒有人權的,我提醒你們,應該懸崖勒馬,這項措施,比較終止,以前你們把八萬人趕出去了,這就不對,這二個,你允許人民再大運會上訪,這都不對,但是那兩條錯誤,不如今天這樣的深刻,這樣的荒謬。按照美國的法律,一個陌生人隨便到家里去坐著,應該怎么處理,應該當場擊斃。在應該和美國接軌的地方不接軌,在不該接軌的地方你們接軌,怎么樣對中國不利,你們就怎么來,怎么樣與人民為敵,你們就怎么做,所以我為體育館附近的居民,發出一個不相干的呼吁,希望你們停止這一項反動的,倒行逆施的,不得人心的措施。
主持人:深圳之前出臺的政策,我們已經在節目當中批評它了,不知道是批評力度不夠,繼續又出來這樣的政策。
孔慶東:我覺得深圳市政府已經瘋了,為了辦這么一個大運會,可能把深圳人民殺光了都干,深圳人民不是人啊?他們在家里坐著怎么不行,這些人是恐怖分子,怎么不能在家里待著。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有點過分了。
孔慶東:我沒聽說過北京奧運會,把周圍的老百姓都清場了,這樣做太過分了。
主持人:不知道怎么想的,來看一下樓號,208400樓。
網友:書來。
網友:深圳全是假。
孔慶東:本來深圳不這樣,深圳不是最多給人民自由嗎?深圳學生都可以不高考,不是嘛。
主持人:我想說說,大運會為了它籌備這么多事情。
孔慶東:大運會被他們搞得臭名昭著,臭名遠揚了,本來開運動會是好事,特別是讓越臨近的人越快樂。他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越來越喪心病狂,越來越忘記自己為誰服務的,體育是為人民的,文化也是為人民的,按照這個道理不是我教育你,應該是你教育我,現在反過來,我們政府要受知識分子的批評教育,我覺得情何以勘。
網友:浪費啊,還要亮燈。
孔慶東:這就是明顯的面子工程,我很奇怪,深圳的人大代表你們怎么不呼吁啊,還有南方報系,你們底下的反動措施,你們為什么不批評,真是奇。
網友:把老百姓當賊來防。
孔慶東:把老百姓都看成刁民、暴民。
主持人:現在電慌,還讓老百姓開燈。
網友:別人離大運會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我們卻離大運會越來越遠了。
網友:廣東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亞運會鬧完了,又鬧大運會,廣東差一把大火了。
孔慶東:我們真的不希望著起大火來。
此評論得到了十多萬網友的支持與互動。有熱心的網友還做成了視頻發到網上。但是短短半天時間,優酷網,土豆網,搜狐網等視頻網站,相繼屏蔽了該視頻。如此的步調一致令人觸目驚心。據某視頻網的管理員稱,深圳市政府拿出150萬做為封口費,專為屏蔽這一期的孔和尚有話說。由此可見,深圳政府真是用心良苦。
深圳特區,做為改革開放的第一窗口,一直秉承自由、民主的理念,號稱是言論自由全國第一。可是為什么一個孔慶東就讓他們狗急跳墻,做出這種下作之事呢?請問深圳市政府,你們如何向國人交待?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