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言詩·汩羅江畔沉雷鳴
——祝福第10屆中國國風詩人節湖南岳陽/汩羅會議成功召開之一
☆蔡詩華
汩羅江畔沉雷鳴,疑是屈子放悲聲。
故國旌旗早無淚,未來誘惑老百姓。
年年端午粽槳秀,夜夜夢枕詩神影。
多唱《離騷》催君醒,少抒憂患獲重任。
(古今中外理相同,忠言逆耳難知音。)
2011年6月4日 (周六)晚北京西T1次岳陽火車15車
附1:蔡詩國:七言詩·汩羅江濤霹靂聲
——和三弟蔡詩華端午詩
汩羅江濤霹靂聲,屈原千載水中鬼。
波浪怒嚎疑訴冤?中華興衰共經歷。
年年端午總祭拜,夜夜陰靈伴哭泣。
大江小河皆干涸,找尋國人心骨髓。
2011年6月5日 晚于湖北廣水蔡家沖(手機知信)
附2:劉 輝:藏頭詩·詩華節日快樂健康
詩文鏗鏘問屈原,華夏英豪杵云端。
節衣儉食纂辭語,日行唐宋攢新篇。
快爽待人禮為先,樂施廣誼拜鄉田。
健心磨勵哼紅曲,康體尊毛唱滿天。
2011年6月6日 (端午)11時于北京(手機短信)
附3:李長鷹:七言詩·空余《離騷》兩惆悵
——吊屈原二首
一
汩羅江畔粽飄香,楚地戚戚舉國殤。
燕子低飛天垂淚,空余《離騷》兩惆悵。
二
端午龍舟碧浪穿,雄黃肉粽寄哀嘆。
萬頭攢動湘江岸,百槳齊劃汩羅淵。
《天問》長研知今古,《懷沙》頻詠辨忠賢。
《離騷》千年芳香溢,《漁父》一醒蕭艾斂。
2011年6月2日 晚于廣東東莞(手機知信)
附4:韓東軍:仗劍問離騷
仗劍問離騷,汩羅情思飛。
屈子壽千古,年年五月歸。
(又到一年“粽”情時,
玉壺潤心誼更貴)
2011年6月5日 于晚北京(手機短信)
附5:王有清:時至端午思屈原
時至端午思屈原,赤忠為國離騷篇。
天問九歌至懷沙,粽子龍舟浪花喧 。
黃河沙灘寫自豪,雄黃酒香更思念。
雖是短信亂花眼,真心祝福更有年。
2011年6月4日 于晚河南(手機短信)
附6:張凡凡:艾蒿香滿堂
艾蒿香滿堂,桃枝插門旁。
近看粽葉綠,遠望麥田黃。
五月又端午,天意托陽光。
珍惜今朝路,安康又吉祥。
2011年6月6日 北京晚(手機短信)
附7:陳講運:藏頭詩·陳講運祝
陳年友彌新,講法天地人。
運籌勝千里,祝福四季春。
2011年6月6日 北京晚(手機短信)
2、七言詩·無私無畏屈原魂
——祝福第10屆中國國風詩人節湖南岳陽/汩羅會議成功召開之二
食古不化遺老恨,與時俱進弄潮云。
我行我素射天狼,無私無畏屈原魂。
朝堂 何時少昏 君,英雄可否有吉星。
身后方知青天重,生前忍辱負重行!
(年年歲歲敬先驅,時時刻刻憂底層。)
2011年6月5日 (周日)上午岳陽汩羅屈原祠
3、七言詩·
——祝福第10屆中國國風詩人節湖南岳陽/汩羅會議成功召開之三
又到芒種端午時,再忙再遠祝福真。
大旱莫怪天無道,小我常懷感恩心。
歲月或忘陳腐事,未來可否日月明。
春夏秋冬催人老,生老病死鑄忠魂。
2011年6月6日 (/芒種/端午節/放假)清晨
岳陽T2次北京西火車15車
關于“新國風文學網”與“新國風現象研究”征稿函
尊敬的新國風詩人(詩評家/編輯家/研究家/宣傳家):您好!
敬請您抓緊賜稿并轉告同仁:
1、為了更好地宣傳在毛澤東文藝思想指導下的新國風詩歌經典與新人力作,新國風編輯部近日在北京注冊創建新國風文學網(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九龍坑開發區高升五金廠優秀青年詩人/書畫家李長鷹詩人資助5000元啟動費)。該網將與紙介的新國風詩刊互動,打造一個有廣泛影響力的華語詩歌/文學新平臺。該網初步設有“詩歌文化”“詩歌大觀”“詩壇資訊”“詩人檔案”“國風名家”“國風評論”“新國風詩刊”“世華詩人”“譯詩界”等欄目。敬請您提供您一寸照片二張、創作簡介500字內、代表作10首左右/300行內,歡迎電子版或紙介形式發給:北京南區郵局100073—17分箱新國風編輯部丁慨然主編收,郵編100073,電了郵箱:[email protected];電話:010,83310278。
我們的新國風文學網于近日開通了,http://www.xgfwx.com,歡迎點擊訪問。
2、根據杰出詩人石祥倡議開展“華夏新國風百杰詩人”評選活動,建議簽名賜寄您最有代表性的詩集(評論集)1部或5首力作/200行內,地址同上。時機成熟將出版“華夏新國風百杰詩人代表作選”等。
3、詩壇泰斗賀敬之近年親筆致函〈〈新國風〉〉編輯部,稱之所組織開展相關詩歌活動為“新國風現象”。為此特約遼寧省鐵嶺師專中文系教授/著名詩人 趙福 君、山東省萊蕪市政協《江北詩詞》編輯部編輯/著名詩人詩評家許慶勝等專家就詩壇“新國風現象”收集資料,擬作深入研究后寫出專著,以回應豐富多樣的時代眾多新國風詩人之艱辛努力。歡迎詩人們郵寄作品以供其研究。
趙福 君通信地址112000 遼寧鐵嶺市轉盤街西北紅旗組團12號樓4-402,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email protected];
許慶勝通信地址:271100山東省萊蕪市郵政局劉寶慶經理轉許慶勝收,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此致
敬禮
《新國風》編輯部
華夏新詩研究會
新國風文學網
(丁慨然/蔡詩華)
2011年1月19日 于北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