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荒草同志,終于找到你了!——多謝王洪林先生的求證 馬望野

mawa1932 · 2011-05-2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荒草同志,終于找到你了!  

——多謝王洪林先生的求證  

馬望野  

=========================  

在拙作題為《他講的一個故事影響了我的一生——懷念我第一個主編俞德豐同志前線》的文字中,提到了幫助高玉寶整理自傳體小說的老作家荒草,本來想多講幾句話,多作一點介紹。可惜,當年雖然和他做編輯工作時候所在的單位——《解放軍文藝》社同處一個院落辦公,卻因不同一個單位,在工作和生活上相互交往很少,知之不多。除了文化部里大家私下流傳,他在專心致志輔導幫助業余作者的無私精神,曾受到部長陳沂的嘉許之外,我只知道他是從四野來的,而我的老部隊就是四野的下屬,仿佛有那么一絲親切感。我在軍文工團創作組參加集體創作的獨幕話劇《為了祖國》,在野政獲獎后,所發表的刊物,就是野政出版的《文藝戰士》。而其中的編輯人員,就有荒草在。另外,在野政為基層干部士兵出版的通俗讀物《戰士生活》上,也不時能見到他的文章。在絨線胡同45號大院里,平日偶而相遇,他好象一直是病怏怏的;因被特許抱病在宿舍干活,他也不常到到辦公區來。那時他已經是社一級的干部了,小兵砬子一般是不能輕去打擾的。何況,按其時的規矩,特別是去打聽人家經歷和家事,除非是生死之交、莫逆之交,那是很不禮貌和很犯忌諱的事。所以,我對他的情況,也就了解的不多了。連后來他怎樣地離開了部隊,更不得而知。但是,他在總政文化部的工作人員中,的確給大家留下了良好印象和高尚情操。近日,在回想起當年錢毅重視培養工農通訊員的精神之時,又發現了趙樹理幫助陳登科發表《活人塘》的故事,就禁不住也記起了荒草——那個有點兒面黃肌瘦、慢條斯理的郭永江同志來了。不過,查辭書,沒有他的條目,上網找,也難見他的履歷。近幾天來,此事幾乎成了俺的心病,真有點埋怨年輕時候學習英模不夠誠心細心!考慮到的辦法是,能不能找到當年在《解放軍文藝》社工作過的一些老同志?而今仍然存活的主兒嘛,我倒還是認識個把兩個的。然而他們當今也差不多是八、九十歲的老人家了,想來大概也如自己一樣,腿腳不靈,口齒不清,只落得“沒有大事不登門”、“拿起電話聽不清”了。好在上蒼有眼,天官賜福,在下竟然在“烏有之鄉”網上見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會理事王洪林先生的大作:《〈周扒皮扒皮記〉序》,其中就有他含辛茹苦、東尋西覓得來的秘聞——荒草同志的過去與后來。害怕忘記,特此抄錄有關部分,留在電腦的記憶里,以備自己和后來人應用。  

+++++++++++++++++++++++++++++++++++++++++++++++++++++  

《〈周扒皮扒皮記〉序》(節錄)  

王洪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會理事)    

+++++++++++++++++++++++++++++++++++++++++++++++++++++  

。。。。。。  

郭永江筆名荒草,九一八事變悵望東北,填詞“嶺北神游”。1940年到延安,最早寫出反映軍隊大生產運動的秧歌劇《張治國》,受到偉大領袖毛主席稱贊。抗戰勝利,轉戰綏遠,1946年任東北民主聯軍即第四野戰軍總政治部編輯科科長,主編《部隊文藝》雜志,兼聯軍總政青年干部訓練隊隊長,為部隊培養文藝干部,大連姑娘閻景芙就在其中,1947年二人喜結連理。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三下江南、解放四平及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寫了大量戰地通訊、報告文學、短篇小說、歌劇、話劇、歌曲和文論,出版《土地和槍》《為民主自由而戰》。  

武漢解放,中南軍區文化部文藝科長郭永江主編部隊文藝叢書和《戰士文藝》雜志,第一個發現高玉寶,悉心輔導。在中南軍區部隊藝術學院主講《文藝政策》《詩歌與音樂》課程,發表系列評論,與妻合編《人民戰爭詩歌選》,是迄今唯一收錄較全的解放戰爭群眾詩歌選集。1951年1月,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地記者赴朝鮮前線參戰采訪,在漢城附近兩次負傷回國,發表戰地通訊《朝鮮行》等及中篇小說《站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創作、修改長篇小說《高玉寶》。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他《偉大的文化戰士高玉寶》。次年,他調軍委總政治部解放軍文藝社任文藝評論組組長,繼任《解放軍文藝》副總編輯,被選為中華文學藝術工作者大會第一屆、第二屆代表,參加中國文藝界聯合會與中國作家協會為會員。為了便于就近指導,高玉寶隨調北京。  

從事編輯工作之余,郭永江寫出長篇小說《高玉寶》前13章12萬字。先是,遵照組織意圖,手把手輔導,逐章逐段、逐字逐句啟發誘導高玉寶修改,始終不得要領,最后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文化部部長陳沂同高玉寶不謀而合,要求郭永江捉刀。1955年4月,《高玉寶》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為證明郭永江付出的艱巨勞動,總政文化部文藝處約定三條:只署名高玉寶、稿費平分、每版書必附荒草《我怎樣幫助高玉寶同志修改小說》。秋天,捷克斯洛伐克《紅色權利報》記者專訪郭永江。1956年,高玉寶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文化課。1957年,陳沂被錯劃右派,下放東北監督勞動。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高玉寶》,因不明密約,取締了附錄,譯成二十多種文字,被選入課本或改編戲劇、電影、連環畫,印行500萬冊,發行量僅次于毛選、字典,成為世界文學名著,極大地推動了工農兵學文化運動和群眾創作熱潮。郭永江應邀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全國文聯、中國作協做如何修改小說《高玉寶》的報告,他指導高玉寶修改小說的照片見于《人民日報》《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人民中國》及歐美報刊。  

1956年郭永江病休,次年到大連,全家福上他依然年輕英俊,炯炯有神,斷不是身患重病,不能堅持工作的樣子啊。組織為了保密,雖未卸磨殺驢,也算馬放南山,退了休免得你東說西說,一不小心漏了嘴,共黨共國共軍樹立的典型要緊啊,郭大俠你就休息吧。1970年,他回到四川,在資陽上西街小住兩三個月,嫌熟人多,不利養靜,遷居資中西街,1984年入住重慶干休所,1993年腎衰逝世,77歲。后半生,他再不與聞火熱的現實生活,主要寫些格律詩詞,生命最后幾年才發表了一些在地方報刊上。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會理事  王洪林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成都永豐路仰韶樓  

   

——馬注:  

據王洪林先生在博客中引用孟令騫的《“該讓人知道的事”之五:·荒草改書內幕(組圖)》里,也說到了自己對孟令騫所介紹有關荒草的情況。現亦剪貼如后,供有興趣和需要的讀者與作者參考:  

(在下列文中,我,即孟令騫;豆瓜,乃王洪林的網名。原文只摘未改。)  

——算是文摘開場白:  

2008年春節前,我又有了最新發現。  

我無意中看到四川資陽文藝網頁,有篇題為《雁江區歷史文化重要專著》的文章,有一段文字:《高玉寶》長篇小說, 13章12萬字為郭永江著,1955年出版,后譯成20多種語言,節選為教材。郭永江筆名荒草,1916年1月21日生于資陽大東街。1940年10月到延安從事部隊文藝工作。1970年回川,先住資中,1984年定居重慶。  

這讓我異常震驚,暗生欣喜,似乎隱約覓到了某種端倪。同時也半信半疑,因為在網絡盛行的年代,做網頁,也是許多小地方趕時髦之舉。家鄉有個名人軼事或奇珍異產什么的,忙不迭給搬到網上裝點門面。荒草著書《高玉寶》的說法,或可就是那種行徑。  

請教了一下教地理的妻子,知資陽不是小地方,居四川盆地中偏西部,轄雁江、簡陽、安岳、樂至四地。其歷史悠久,是蜀人祖居之地,新中國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出生地,也是川府重要的農業大市。上網詳細搜索,果然人杰地靈。  

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四川資陽文聯打電話,希望找一找了解荒草的人,我看到的那條信息起碼說明荒草出生地就在資陽。最后找到的人是該市作協主席唐俊高。他在電話里沖我嚷,文壇奇冤啊,文壇奇冤!完后,又說,我給你介紹個人,他了解得最清楚。  

他介紹的這個人叫王洪林,1964年生人,在資陽從事史志研修。我得到他的簡介只有寥寥數字:中國作家、史家、文獻學者。著書92種,已出版30本。在后來的交往中,我視他為巴蜀奇才。這不僅因他是文史雙料作家、學識淵博,而且更因他的獨立思想、真性情和秉筆直書。  

他白天沒時間,我和他手機短信約定在網上用QQ詳談郭永江(荒草)。  

他的網名很有趣,王豆瓜。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他的確是個極度認真的人。2008年3月28日晚,我早早打開電腦,他的頭像已經在那里閃爍多時了。  

謝天謝地謝人。那天晚上,我們聊到深夜。幾個小時的時間,他給我解讀了我先前關于“郭永江著《高玉寶》”的說法的始末。  

——文摘之一:  

豆瓜:1916年1月21日,郭永江生于資陽縣大東街,字良成,筆名懷霜、荒草,1938年讀大學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到延安,創作歌劇《張治國》反映八路軍大生產運動,受到毛主席稱贊。1951年郭永江赴朝鮮前線采訪,兩次負傷回國,次年任《解放軍文藝》社副總編輯。全軍為配合掃盲,樹立戰士學文化典型,讓他幫助高玉寶修改自傳。他覺得沒法改,創作小說《高玉寶》前13章12萬字,總政文化部文藝處與出版社約定,每版書必附荒草《我怎樣幫助高玉寶同志修改小說》。  

——文摘之二  

我:那么荒草后來這么多年就一直默默無聞了嗎?  

豆瓜:當時《解放軍文藝》,魏巍和荒草是副主編,可荒草剛到四十歲就因病退休,更慘的是具有世界聲譽的《高玉寶》署名旁落他人。他1970年來資陽小住,不久遷居資中,1984年定居重慶。病中三十余年專攻舊體詩詞。1988年我開始和他書信往來,1990年,我多次致函荒草,向他催討等了兩年的全部創作名錄,他已殘年衰力,在兒子郭一忠協助下,整理了自己60年全部書目,宣稱長篇小說《高玉寶》前十三章是郭永江著。  

——文摘之三  

我:荒草也算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奇人了。  

豆瓜:嗯,還是革命者。民初雁城,動蕩不定,英杰輩出。大東街荒草郭永江及三弟郭治澄和密友姜度,同窗求學,一道革命,成為莫逆之交,成為資陽一帶抗日救亡的學生先鋒和革命文學青年。姜度早亡于1944年。荒草三弟治澄解放后曾任長江日報社社長,1985年猝死于心臟病。他們三個人,我在2002年出版的《中川資陽》都有過詳細介紹。  

我:荒草更詳細的內容是哪些?  

豆瓜:荒草臨終前整理出近萬余字的個人全部作品名錄,其主要經歷和創作內容我給概括如下---  

郭永江:幼讀古詩文,16歲作《雨中花·詠螢》詞,下闕:“云天悵望,燈火如豆,悠悠灑遍綠洲。愿燃到此生油盡,月上鐮鉤。山雨頻翻塞外,夜風又過南樓,連宵侵襲,夢魂飛向,嶺北神游。”  

1935年初中輟學,回壽民中學附小教書。20歲發表抒情詩《沖鋒號》。后考入四川省立成都師范學校。193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主編資陽縣旅省同學會刊和校刊《抗戰與教育》。  

1939年春,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秋,考入四川大學教育系,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  

1940年4月離開川大,輾轉成渝,10月到達延安,以創作戲劇、歌詞為主,話劇《輸血》《流動醫療隊》在邊區演出,寫出第一部反映軍隊大生產運動的歌劇《張治國》,混聲合唱《掃除法西斯》專場戲為中共七大演出。   

1946年,郭永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編輯科長,出版小說報告集《土地和槍》、歌曲集《為民主自由而戰》,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三下江南,解放四平及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寫了《焦家嶺圍殲戰》《靠山屯圍殲戰》等戰地通訊,1948年作《全國大反攻》隨解放大軍從東北唱到海南,為渡江戰役作《江南好風光》。腰鼓舞調《戰鼓歌》和霸王鞭調《打蔣鞭》,作為四野文工團保留節目。  

武漢解放,任中南軍區文化部文藝科長,主編部隊文藝叢書及《戰士文藝》,著歌劇集《人民英雄》。1951年1月赴朝鮮前線采訪,兩次負傷后回國。發表戰地通訊《朝鮮行》《在后方勤務部》《被樂觀主義鼓舞的人》《美國英雄》及中篇小說《站起來的中國人》,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高玉寶》。1952年調軍委總政治部《解放軍文藝》社任組長,繼任副總編輯。在繁忙的編務中抽出精力創作《高玉寶》,完成前13章共12萬字。為證明他的艱巨勞動,總政文化部文藝處與出版社約定,每版書必附荒草《我怎樣幫助高玉寶同志修改小說》。該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譯成20多種文字,包括少數民族和英日俄捷等文本,成為世界名著。部分章節收入課本或改編成戲劇、電影、連環 畫,它的出版推動了工農兵學文化運動和群眾創作熱潮。他指導高玉寶修改小說的照片登上《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人民中國》《人民日報》及歐美報刊,他還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和全國文聯作協作如何修改《高玉寶》的報告,捷克斯洛伐克記者前來專訪。  

1956年病休,主攻舊體詩詞。1970年入川,小住上西街休養,腎衰病逝重慶。臨終前,寫信給資陽文獻學會,強調《高玉寶》是他的著作。  

——馬氏子曰:  

當年辛勤勞動碩果,已不被受惠者尊重;人心叵測,嗚呼哀哉!憤而維權,亦屬正常。逼上梁山,實出無奈。弱勢群體,皆能體諒。急公好義,揚善積德,乃炎黃古風;雖遇寡廉鮮恥,未必后繼無人。拔刀安良,傾囊扶困,以長補短,助人為樂,施恩不圖報,依然是賢哲!華夏天地有正氣,決不致斷子絕孫吧?何況革命優良傳統,群眾歷來衷心擁護!  

(2011/05/09)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中心精品国产一区 | 中日AV高清字幕版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欧美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