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工SALT》與意識形態教育
作者:小書
電影《特工SALT》又名《叛諜狂花》。SALT:電影里女主角名字。不過salt本來意思是鹽,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之一,溶于水。不知是否暗喻國家之間縱橫捭闔間諜是不可或缺的,如鹽一樣。而且最好的特工就要如鹽一樣,撒到對方的社會,要像鹽溶于水一樣,成為一體,再難分辨,分離。
特工SALT是一個前蘇聯特工,但最終卻背叛了自己的組織,因為她在潛伏美國這片土地后,接受的美國教育似乎改變了她的思想。尤其是電影里有個片段,SALT從警車上逃脫后,坐船離開紐約,她站在小船上,面對著自由女神像,這個畫面的意境非常明顯,說明了SALT內心世界最隱秘的潛意識。在電影開頭,被刻意丑化的朝鮮士兵毒打監禁后,SALT更證明了自己的“真愛”是真實的,從而使SALT與自己的故鄉俄羅斯和組織距離更加遙遠,模糊。盡管自己工作的美國組織早就打算犧牲她了,而她仍然最終選擇了維護這個國家的利益。
誰都知道意識形態工作非常重要,但意識形態教育又是一個難題,強制灌輸容易激發強烈反感,適得其反。重復灌輸又讓人昏昏欲睡。就像廟里老和尚從小不斷告誡小和尚,“女人是老虎,千萬要小心”。但最終小和尚看見女人后,告訴老和尚,我喜歡老虎。老和尚的意識形態教育可以說相當失敗,一旦人自我內在意識開始蘇醒萌芽,如果你的意識形態教育沒有在其心里成功播下生長的種子,那么受眾對你的灌輸進行修正,背叛也就是必然。如同電影《盜夢空間》里,意識播種者入侵受種者思想,受種者思想深處就會馬上產生強大的防衛體系來排斥你。
感覺西方電影界在意識形態傳輸建構上就有一種自覺的意識,而且有些電影拍得如春雨潤物,讓你只留下“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意境,而感覺不到夜雨潤物的過程。電影《博物館驚魂夜》就用一個夢幻般夜晚的經歷給觀眾上了一堂活潑生動的美國歷史教育片。電影《蛇蝎美人》,借用古代故事“黃粱一夢”的敘述方式,用夢境和現實交替敘述手法,隱含了勸世哲學,把導人向善,因果報應這類枯燥說教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通過新的載體,在電影里得以體現。這種意識形態教育就非常成功,電影《盜夢空間》結尾,意識播種者成功入侵了受種者思想堡壘,植入了新的意識種子,或者說你內在的意識種子已經被“轉基因”, 受種者自己接受了別人讓他(她)接受的潛意識,還仍然以為是自己的意識,自己的思想在生長,這樣才不會有思想內部的反彈。對比起來,《特工SALT》還比較粗糙,痕跡也太明顯,太生硬。
《特工鹽》開拍時間大約2009年3月,美國上映時間是2010年7月23日。美俄6月底爆發間諜事件,7月23電影就公開上映,不知道兩者是否有種若隱若現的聯系?難道美國是想通過這種先爆光俄羅斯間諜事件,然后通過電影上映,繼而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熱炒,進行一次大范圍的生動形象的“美國公民愛國主義教育”?而且也借用電影這個載體,通過電影里的臺詞,借SALT在長途大巴上聽到的廣播來告訴自己的國民:我們不怕,我們有信心!我們要團結一致面對挑戰。當然也不排除在美國面臨日益嚴峻的金融危機,繼而擴展到社會各方面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起到暫時轉移視線和矛盾的作用。
當然,也不排除給對手俄羅斯情報部門造成一些混亂,在其心里種下一個蠱:你怎么知道這些已經放回來的特工都是忠誠的?這些人里面就沒有SALT?俄羅斯情報部門要么只有讓這些已經爆光的優秀人員到國家安全等級低一點的部門工作,繼續為國效力,如此就不得不造成資源的浪費。
(全文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