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肯定《東方》之類的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的積極意義。
但在對反派刻畫上的問題上,《東方》是有重大缺陷的,即在對反派刻畫上,將之“悲劇英雄”化,這樣做是完全沒有必要和不符合歷史的。這也不是《東方》個別問題,而是近年來一系列類似電視劇電影的問題。
改革后,右派文人批評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主角高大全,反派弱智,說這個不符合歷史事實。結果,一大批正面人物流氓痞子化、反面人物高大全的作品紛紛亮相。
《東方》雖然沒有那么嚴重,但其中有幾處這方面的問題令人遺憾:
劇中中共這邊的人開口閉口“老子斃了你”,“槍斃你”,“要你腦袋”,看似反映軍紀嚴明,實質(zhì)表現(xiàn)出了軍閥作風。
特別是劇中這樣一個情節(jié):習仲勛和彭德懷處理一個犯官僚主義錯誤的縣長,彭總怒喝“拉下去!”習仲勛“慢!”……然后就是一通談話,結果得知縣長原來是打過仗受過傷,結果就“寫檢查”了——槍斃還是寫檢查不以錯誤嚴重性定奪,而在乎領導心情和被告的革命歷史,恐怕這才是真正的官僚主義。(讓我聯(lián)想到最近鬧得紛紛揚揚的‘藥加鑫從小學習優(yōu)秀聽話應減輕處罰’)
劇中蔣介石分析事情屢屢頭頭是道,申明大義,這是蔣介石嗎?蔣介石真這樣,會有流落孤島的下場?把原本的蠢豬小丑非要刻畫成“悲情英雄”,恰恰是不尊重事實,也是完全不符合歷史的。
劇中最令人難以接受的就是導演借助蔣介石的嘴慷慨陳詞大談不搞臺獨的原因“我不能分裂國土”、“我是抗日英雄”、“我不做千古罪人”等等。我想如果對歷史不是很了解,不少人看到這里八成會對蔣介石贊不絕口,不知道又要因此增加多少蔣糞——這個結果恐怕與《東方》所宣揚的完全背道而馳。
事實上呢?蔣介石對領土的分裂毫不在乎——外蒙是例子;蔣介石對當不當千古罪人毫不在乎——一槍不發(fā)丟東北華北就是例子;蔣介石是抗日英雄——用百萬國軍愛國將士鮮血自封的。
蔣介石不搞臺獨的理由很簡單:如果搞臺獨,就意味著從法理上失去”反攻大陸“的依據(jù),意味著承認失敗,意味著承認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以后就不是“反攻大陸”、而是入侵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應該才是蔣介石不臺獨的原因。
我估計導演,是想警告警告臺獨份子不要做“千古罪人”,用心是好的,但在對蔣拔高,卻沒有在劇中通過適當?shù)姆绞絹磉M行解釋——其結果臺獨是被警告了,但給蔣介石卻做了個大大的廣告。
總而言之,雖然瑕不掩瑜,但往往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部宣揚紅色文化的作品更要注重細節(jié)的處理,千萬不能馬虎草率,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