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重要:拒絕西奴化,建立中國獨立藝術聯盟

朱苓 · 2011-04-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參見核心關聯詞條:朱苓,新思想解放運動,藝術幌子秀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zhuling/130273

* 關于建立中國獨立藝術聯盟的想法——巴塞爾藝術展引發的一些思考
如果能用一個詞來概括被西方人所鼓吹的中國當代藝術,就是賣淫式的、沒有底線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販賣。如果能用一個詞來概括被西方人所鼓吹的中國當代藝術,就是賣淫式的、沒有底線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販賣。

朱苓
發表于 2010-08-20 23:10:33閱讀 1816 次 評論 72 條 所屬文章分類: 我的作品評論

6月下旬去瑞士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藝術展會“巴塞爾藝術展”。轉遍了整個場地, 一共看到三個專門經營中國當代藝術的畫廊,其中兩個是瑞士人所有——Urs Meile的麥勒畫廊,Lorenz Helbling的香格納畫廊,唯一中國人所有的就是維他命空間。麥勒畫廊和香格納畫廊的空間都很小,而且在邊角位置。香格納里最大的畫是曾樊志的,他現在不畫頭,改畫“抽象”了,其實也就是用他慣用的色調畫了一些雜草。麥勒畫廊里會客的桌子上放著一件艾未未成名作的雕塑版,就是他翹起中指(意思是“草泥馬”)的一只手臂, 用石頭刻成。我看的的時候,正好兩位瑞士婦女從外邊經過,一個用很不屑的語氣對另一個說:“麥勒就是第一個把那一整幫中國人帶到歐洲的人”。維他命空間的場地是最大的,一面大屏幕在播放曹菲的影像作品“人民幣城市”,里面穿著像紅衛兵的人在現代城市的背景下翩翩起舞,幾個老外像看大戲般地看著。除了這三家畫廊以外,另外有4到5家外國大畫廊展出單件中國人的作品,在國內那么紅火的李松松、劉野、張曉剛,我都只看見一件作品。

展會的側廳里一直在舉行不同主題的藝術對話。我去聽了一本叫“Leap”,自稱是中國第一本中英雙語藝術雜志的發布式,對話雙方是雜志主編美國人Philip Tinari,和一位被在北京的美國畫廊Chart Contemporary代理的80后年輕藝術家(一看作品,是個英美地景藝術land art的模仿者)。說是對話,整個過程基本是Tinari的獨白,他先是為雜志做了番廣告,然后用投影儀介紹了該藝術家的作品。整個過程中,藝術家因為不會說英語,低著頭怯怯地坐在臺上。Tinari先生只是象征性地用中文給他提了幾個問題,然后翻譯給觀眾聽。

藝術家在臺上怯弱的樣子,讓我覺得是“中國當代藝術”在西方人面前卑躬屈膝的象征。世界上的任何國家的“當代藝術”,都沒有像中國那樣,幾乎完全被西方人所主宰。西方畫廊在中國遍地開花(當然不否認其中有好的),西方的藝術商人、“策展人”、“收藏家”指手劃腳地告訴中國人什么叫“當代藝術”,這換作任何一個其他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難道這些人真的是想推動中國藝術的發展么?那么我們看看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成什么樣子吧,你用任何一種外語,不論是英文、德文 還是法文,在google里面輸 入“中國當代藝術”進行搜索,或者只要去參觀幾個“中國當代藝術”畫廊的網站,你所看到的圖片只能用惡俗來形容:不是毛澤東的頭像,就是 “傻”、“呆”、“癡”的自畫頭像、裸露的生殖器和女性的乳房、性交或暴力的場面、矯揉造作的卡通人物像。然后一概的規律是用巨大的尺幅來掩蓋意義的渺小,用炫目的顏色來遮掩內涵的空虛。如果能用一個詞來概括被西方人所鼓吹的中國當代藝術,就是賣淫式的、沒有底線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販賣。(見圖1-5)

西方人選哪位中國藝術家來捧,怎么捧,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中國當代藝術第一收藏家的瑞士人烏里·希克(Uli Sigg)和艾未未之間的故事了。在2010年刊登于倫敦Philip de Pury拍賣行拍賣作品集上的一篇 采訪報道中,艾未未敘述了他和希克最早的交往史。他說當時他從美國回到中國,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就在家瞎搞一些東西。其中一件瞎搞的作品,就是把可口可樂的標志畫到了一只中國的古甕上,碰巧被希克看見,覺得這件作品“意義非比尋常”。之后,希克陸續把一些瑞士的策展人引薦給艾未未,其中包括瑞士伯 爾尼美術館館長Bernhard Fibicher。就這樣,2004年還從來沒有做過個展,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個藝術家的艾未未就在這家美術館做了他的第一次個展。

艾未未在歐洲的藝術“大師”生涯從此開始。2007年,在瑞士麥勒畫廊的幫助下(順便提一下,麥勒也是經由希克引薦,去中國開畫廊的),艾未未獲得了兩家歐洲基金會3百萬歐元的支持,將1000名中國人帶到2007年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加上他自己,一共是一千零一人,他把這個行為稱做他的參展作品,命名為“童話”,意思是說這些人能免費 去歐洲,對他們來說真是天上掉餡餅的“童話”。在文獻展過程中,記者能拍攝這些人在展館周圍的活動,甚至是他們寢室的內部情況。整個卡塞爾展覽現場,成為 了由中國人組成的動物園。(歐美曾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建立所謂的“人類動物園”human zoo,將非洲原始部落的居民像動物一樣地陳列,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展品”,艾未未的“藝術作品”與之有什么本質區別!)

我用艾未未的例子只是想說明,西方的藝術權力永遠只會“選擇性”地對待中國當代藝術,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是刻意地去唆動丑陋的、空洞的、從形式上模仿西方人 的藝術家。那些真正發自個人內心的,真正與中國傳統和現實掛鉤,真正在藝術上有所創新的藝術,西方人不關心,不過問,因為他們不愿意看到他們在“當代藝 術”的權力被撼動。中國人再怎么急著和西方“掛鉤”,再怎么瘋著搶著去搞行為,搞裝置,搞影像,西方人永遠也不會承認中國也能有像博伊斯,像沃霍那樣的世 界藝術大師。中國當代藝術在巴塞爾藝術展上的邊緣地位,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問題是,中國藝術非得需要西方人的承認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又想講講我個人的一些經歷。自從在德國接觸藝術市場以后,我已經碰到了十多位德國畫家、畫廊老板、藝術機構工作人、甚至是和藝術完全無關,但也想從中賺錢的德國人,正在從事把德國當代藝術家帶到中國去展覽的活動,或者有這個意圖。事實上在西方人的頭腦中,中國已經成為了最大的新興藝術消費國,他們都對此垂涎欲滴。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外國畫廊開設中國分支,沒有開設分支的,也紛紛去香 港、上海和北京參加藝術展會。根據一篇關于今年香港藝術展的報道,參展的外國畫廊雖然沒有什么銷售業績,但也普遍對展覽結果表示滿意,因為“前來詢問的人 一年在比一年增加”。(/magazine/chinanews-26-woche-2010)由于西方藝術市場的飽和,西方人開始著眼開發中國的客戶群。在鋪路階段,那些具有雄厚資本的西方畫廊甚至愿意暫時在中國做 賠本生意。

這一現象說明了一點:中國人憑借目前的經濟實力,完全沒有必要去追逐西方人的認可,沒有必要通過和西方當代藝術“接軌”來驗證自己存在的價值。中國人應該建立獨立的當代藝術聯盟,在藝術創作、藝術批評、藝術推廣和銷售、藝術收藏各個方面建立獨立的評判標準。一句話,相信自己!這也意味著,更加關注自我的真 實感受,更加關注本國的傳統和現實。即使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不為任何西方人所理解和認可,有13億中國人理解和認可,難道還不夠么?套用那句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藝術上也是如此,越是獨立的藝術,才越是世界藝術的一員。


具體的建議,我有以下幾點:

不要以西方人的評斷為自己評斷的準繩。不要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后面,去追捧他們所追捧的那些藝術家。不要看西方人給誰做展覽了,收藏誰的作品了,我們也跟著去做同樣的事情。尤其要警戒在中國活動的那些西方藝術機構!希克從1998年起,在中國設立了所謂CCAW的“中國當代藝術獎”,首先,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設這樣的獎就很可笑,為什么沒有中國人去歐洲設“歐洲當代藝術獎”呢?其次,讓我們看看歷屆選出的都是什么樣的藝術家吧(見圖6-9),我們就知道他帶的是什么文化殖民的陰謀了,我甚至可以說這是對中國人,對中國藝術的公然嘲笑!再舉個例子,2009年在尤倫斯舉辦了名為“中堅——新世紀中國藝術的八個關鍵形象”的展覽。像這樣法西斯主義的命題,若放在西方,早就被人抗議了,在中國,他們卻能夠堂而皇之地告訴中國人誰是我們當代藝術的“中堅”。最可悲的是,還有那么多中國人像朝圣一樣去看這樣的展覽。我的建議是——借用一下艾未未的作品——對這些文化殖民者翹中指。

在中國境內舉辦的當代藝術活動,不論是個展、群展、雙年展,還是藝術獎項的評選,組委會中不要以有所謂的“外國專家”為榮。即使請外國專家,建議不要請那些已經在中國 “混”的,早已經成為既得利益者的外國人。建議以學術背景,而不是以知名度,社交關系為選擇評委的標準。

在國際推廣上,尤其建議國家藝術機構利用現有的國際合作關系,把中國人自己評選出來的優秀藝術家推向國外。民間藝術機構可以積極和國外眾多的民間藝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我相信一旦我們中國人積極行動起來,走出國門,我們會有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我們會發現,那些在中國藝術圈里呼風喚雨的外國人,其實在他們的本國完全是邊緣人物。外國其實很大,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尊重我們的文化傳統,甚至虛心向我們學習的外國人。在希克之流面前求神拜佛式的被動姿態,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國內的畫廊,如果是出于資金問題,可以考慮聯合起來,申請像巴塞爾藝術展那樣國際大型藝術展會的展位。我希望有一天我去參觀巴塞爾藝術展時,能看到真正代表我們中國人審美的作品!

(注: 以下圖片是對麥勒的一篇德文采訪中的插圖,引用 自http:///magazine/interview-mit-urs-meile/

【討論】

保羅
* 2010-08-21 08:36:02
* 感謝您對于巴塞爾藝術展詳情的介紹,這有助于大家的認識。

關于“中國獨立藝術聯盟”:這是個非常宏大的設想,也是很多獨立藝術家們的理想,挺好的,不過有些理想化了。

來自于國外的,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推手,其實是有背景的。
當時,尤其是6-4-事件之后,獨辟蹊徑,有政治方面的需要,希望中國發生一些變化,觸動。而恰恰在那個時點,有很多郁悶的國人也需要表達吧--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批評家。而來自于國外的推手包括幾個基金會,資金實力已百億計。

現在而言,“緣起性空”的事情,就看造化如何了。
“中國獨立藝術聯盟”在我們的國情下,首先是一個組織(單位也)--如果以“非盈利組織,NGO什么的”來理解,在中國,必須有一個上級管理單位,還有諸多限制性條件,說白了,就是一種政府管制,一種美好而得不到的東東。其次,來自于支持者的資金實力也是現實的問題--現狀是山頭林立,各自為政,資源分散。這就是障礙。再次,“中國獨立藝術聯盟”無論對于官方的機構,像美協,當代藝術院什么的,還是對于各個民間機構,都是或有的競爭對手--敵人太多了。。。

*

朱苓
2010-08-22 17:23:36
嗯,題目說了大了點。其實都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美術館拒絕收藏曾樊志、方立均那樣被錫克之流碰起來的藝術家,比如國內的畫廊幾家聯合起來參加巴塞爾藝術展,就是很切實有效的舉動!

王益輝
* 2010-08-22 09:56:07
* 難道這些人真的是想推動中國藝術的發展么?
這些人毀掉了中國真正的藝術,毀掉了中國的美育,毀掉了中國不止一代人的藝術的目標和口味。。。


段江華

* 2010-08-22 10:58:05
* 有同感,05年我去看了希克做的一個叫麻將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很多東西讓我覺得羞愧,做為中國人的羞愧。我們不是沒有自己優先杰出的藝術和藝術家,而是沒有建立自己的一個價值標準和評判體系。

*

朱苓
2010-08-22 17:31:48
嗯,麻將這個展覽已經成為了中國當代藝術在西方人眼里的代表形象了。真是奇恥大辱啊。



陳旻鸞

* 2010-08-22 22:09:30
* 看了文章,感覺你是一個典型狹隘民族主義者,跟黃河清如出一轍!!!

*

朱苓
2010-08-22 23:20:52
我提倡的是中西的平等交流,反對的是西方對東方居高臨下的文化殖民。
西方當然有有道德有知識有全球心態的知識分子,可惜錫克之流不是。

熊慶華

* 2010-09-02 07:24:58
* 西方當代藝術早就混不下去了!拿些垃圾砌起一堆垃圾,推行環保反而制造更多垃圾!某些人說你狹隘,正是你刺中他的要害!讓那些“藝術家”們無所遁形!

*

朱苓
2010-09-02 07:53:35
是的。現在應該是中國人琢磨怎么出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如果還跟著西方跑,最后東方西方一起完蛋。
目前有可能所謂的“新媒體”還能撐個幾年十年,制造“新”的假象,等人們發現其實新媒體的美學其實比“舊媒體”保守得多得時候,那所謂的“當代藝術”就真是黔驢技窮了。
當代藝術太講究“新”了,這是它膚淺的地方。其實看看古代近代的大師,不管是西方的還是中國的,哪個不是發明了個人獨特的表達方式?個人覺得得,應該靜下心來研究他們的作品,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

陳碩
2011-02-14 12:31:19
很支持你這個觀點,“一定要沉下來做一些屬于我們自己文化的作品。”
關于建立“獨立藝術聯盟”的提議我也很支持,當然目前還是要從很多小的事情去落實,重要是要有大量清醒頭腦的個體實踐者。
你的文字可以喚醒,但一定要堅持!


高小翡
* 2010-09-03 10:34:23
* 深刻的一篇。很多問題反應在我們這個藝術的小圈里,卻不是藝術圈能對應、解決的了的
兩年前我也親赴了ART BASEL,看清了真相……



林菁
* 2010-09-03 20:53:46
* 收藏進我的日記本了。包括另一篇《那些愛畫臉的中國畫匠們》。本人不是藝術圈的人,只是熱愛畫畫并努力成為職業畫家。因為“行業”相關的原因翻看了一些當代藝術雜志,了解到一些中國當代藝術圈內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看到時納悶兒了,這就是當代藝術么??迷惑啊
到現在過了一年了,周圍的一些朋友,當代藝術工作室的藝術家們,也在畫著同樣的東西。我只有一個感受,一點美感都沒有,如果要畫這樣的東西我寧愿放棄畫畫!
我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開始的時候我認為是自己錯了,人家有千萬過億的市場,已經證明了是成功的,你有什么資格懷疑當代藝術?但是我想起了倫勃朗的《畫家的母親》,莫奈的《魯昂大教堂》,杜米埃,梵高,西斯萊,薩金特等等他們的畫,怎么他們的畫就能讓人激動不已,心潮澎湃,而現在的一些當代藝術看了就讓人……(不說了)原來這是有原因的,看了你的博客了解了。
我畫畫水平不咋地,沒名沒望,就是喜歡畫畫,也不敢對已經驗證成功的當地藝術說三道四。現在別人問我我,我都說看不懂。——確實看不懂。畫自己的畫,有能耐用自己的作品來證明。



賈謬

* 2010-12-28 19:54:20
* 看了文章和評論,心情沉重。在國內藝術界,掌握了話語權的既得利益者,完全成了洋人的買辦,在這一點上,官方和民間達成了駭人的默契。
面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審丑之風、審惡之風,誰提出對西方文化殖民和洋商藝術標準的反對意見,誰呼喚從中國人自己的藝術傳統中生發健康的當代藝術,誰就會被攻擊為民族主義。
何為民族主義?指的是視其他民族為劣等民族,只允許自己生存,只允許適用自己的標準。在當代藝術上,中國已經完全被西方的標準控制,中國人已經被丑化為垃圾、大便、癡呆的無賴......誰是他媽的民族主義者?
那些自賤無以復加的洋奴們,你們狂吻濫舔的西方大師大資本家大思想家不是一直倡導他媽的平等嗎?要求平等對話的權利,就被罵為“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你們不做奴才不自在啊!
唯利益化的買辦加上被完全洗腦的洋奴,中國已然成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骯臟的中國當代藝術已經成為中國人在國際上被視為劣等民族的一個罪惡的注解
————————————————————
轉載。以表示對本文的堅定支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9.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0. 關于人工智能認為把毛主席稱呼為‘教員““不妥”的一些思考。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五月天久久成人AV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刚交 | 天堂在线做性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