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一部革命理想主義的英雄史詩
聽嬋釋禪
姜文 先生以一個思想家的深厚思想底蘊,用一部僅有130分鐘的夢幻式電影表現(xiàn)形式,通過“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將“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再重新周期輪回到封建資本主義”的歷史周期循環(huán)演變過程演繹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p>
由此,所引發(fā)的連篇累牘、異議紛呈的解讀也讓人目不暇接。僅烏有之鄉(xiāng)這樣的一般藝術作品都瞧不上眼的頂尖思想平臺,也在短短的兩個月里發(fā)表了60多篇解讀和觀后感等的影評文章。由此可見,這部史詩般的恢弘巨制給整個社會所帶來的的巨大影響。雖然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生活經歷、階級立場、認知認識和理解感悟事物的能力等去對《讓子彈飛》這部作品進行屬于自己的解讀和感悟,但真正能夠被 姜文 先生納為“知己”的解讀也許并不會很多。
在這諸多的影評解讀文章中,其中雖不乏“神來之悟、精道之感、洋溢之頌、惜惋之嘆”,然而聽嬋釋禪還是覺得影片中的許多“思想之深厚底蘊和藝術之靈光精巧”,還沒有進行過更深層次的挖掘禪悟,還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還沒有登上藝術賞析的峰頂。為了讓這朵集“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的驚世駭俗之奇葩,真正地開在人們的心中,并在實踐中結出“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的社會主義偉大碩果,聽嬋釋禪試圖從更宏觀的歷史視角上來解讀和感悟這篇必將不朽于世的恢弘巨制,與大家站在更高的基點上共賞析?! ?/p>
一、一個被人們忽略的“開頭與結尾”所暗喻的宏大命題
《讓子彈飛》的開頭和結尾,正好暗喻暗合了那個“革命由成功到失敗”的“周而復始周期循環(huán)規(guī)律性”在世界大地上的重演和輪回。影片開頭,那些代表“傳統(tǒng)封建車馬行擔生產力水平、封建分配制度、封建文化”等的拉動火車飛跑的“馬匹”,與代表“近代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資本主義分配制度、資本主義文化”等的那列“火車”孽合,所結構形成的那個“由馬拉的火車”這兩股動力所拉動的“封建資本主義或是叫官僚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怪胎”?! ?/p>
在影片的開頭,暗喻的是“張麻子等革命者”打出了向“封建資本主義”攻擊的第一槍,并喊出了“讓子彈飛一會”的總是需要穿越時空的期待和等待的意味深長話語。這“第一槍”和后來的許多槍,許多觀眾都認為是毫無意義的空槍,而影片所說的“沒打中”,是看到了在“馬并火車”速度大致相同的暫短時間里,現(xiàn)實中并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然而“等子彈飛了一會”,不久人們就戲劇性地看到了那些“馬匹”漸漸地脫離了與火車連接的“韁繩”而分崩離析了。這彈無虛發(fā)的“子彈”,首先打斷、斬斷或是解體的是“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聯(lián)結的“官商勾結”的“韁繩”的組織架構形式,也即“推翻或是分崩離析了象征“車馬行擔”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那個封建社會”,或是“推翻了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讓代表“封建社會制度”的那些“馬們”分崩離析,如云霄般地消散,徹底失去其社會存在的現(xiàn)實意義。然后,再將代表資本主義的“那列火車”通過“血與火”的革命方式徹底地進行顛覆、推翻。而那個徹底“顛覆”并支離破碎的火車,正是對“推翻資本主義”的象征?! ?/p>
影片僅用幾分鐘夢幻般的“蒙太奇”藝術表現(xiàn)手法,就把影片的“要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向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公平正義社會邁進”的主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然而,封建資本主義的文化思想理念的“代言人或是化身”的“真馬邦德和他的老婆們”并沒有消失,他們還要繼續(xù)在整個社會變革中發(fā)揮重要的阻礙和誤導作用?! ?/p>
而整個電影的中間段落,都是在表達一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的“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血與火”的歷史演變過程。因為“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等就是社會主義最核心的思想理念,如果說一個社會沒有了這種核心價值思想理念,不管其有多少民主、自由等的價值理念,那這個社會肯定不再是“財富共享的社會主義公平社會”了?! ?/p>
而到了電影的結尾,革命隊伍中發(fā)生了走什么“道路”的分歧。沒有人再愿意跟著代表“馬列毛革命者的張麻子”繼續(xù)革命了,沒有人愿意繼續(xù)“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地進行社會主義式的公平“分錢”了,也即沒有人愿意跟著社會主義者們繼續(xù)進行“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式的“公平正義、平等民主”式地進行社會財富的分配了。那幾個在革命的腥風血雨中幸存,并從衣著打扮上可以看出分別是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等的曾經的革命者,“依然”坐上“那列”除了后面綁上一輛代表生產力水平已有所進步的“自行車”(比如:中國八十年代初之象征)之外,其他都是原封不動的“馬拉的火車”,向著影片開頭火車奔跑的相反的方向跑回去了,準備去做可能的另一些“黃四郎們”去了。也即這些跟著革命領袖曾經革命的弟兄們,又重新登上了“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結合物—-“封建資本主義”的“物是人非”的“馬拉的火車”,重新走上和走進了歷史的周期循環(huán)的老路和輪回,并開向了代表“封建資本主義”最繁榮發(fā)達的那個地方。而代表“馬列毛革命者或是社會主義左派”的那個“孤獨的張麻子”,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回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艱苦卓絕的“孤獨求索”之中了?! ?/p>
影片的開頭與結尾,即緊扣了主題和形成了前后鮮明的強烈“照應”,又展現(xiàn)了人類歷史循環(huán)周期規(guī)律性“輪回”的殘酷無情。而且即使是以“和平演變”的方式,也是難以抗拒其巨大的周期輪回規(guī)律性的強烈作用。
一部小小的電影作品,能夠反映出人類的“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的根本追求要義,并展現(xiàn)出人類歷史發(fā)展周期規(guī)律性重演輪回的如此宏大的命題,如果不是一位匠心獨運的思想藝術家,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這種融“思想性與藝術性”于一體之至高境界的。影片即展現(xiàn)了“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的繼續(xù)革命之艱難曲折,也表現(xiàn)了“成也分配、敗也分配”的歷史周期循環(huán)規(guī)律性發(fā)揮作用的殘酷無情,更演示了的歷史文明進步的螺旋式發(fā)展的這個哲學命題。影片結尾留給人們許多耐人尋味和殘酷無情的思考、難題和謎團,都是需要人們不斷地去思考和探索的代表未來人類社會發(fā)展命運的宏大課題?! ?/p>
二、“康城”和““鵝城”是“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暗喻、指代和象征
“張麻子,也即馬列毛革命者們”,在影片開頭的推翻了“封建資本主義”象征的“馬拉的火車”以后,本來是要直接去“康城”地走進“意識流”中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翱党恰痹谟捌邢笳鞯氖侨祟愖非蟮摹肮伯a主義” (communism--康城)的理想社會。但要能夠去了“康城,也即共產主義”,就必須要垮過“鵝城”,也即社會主義”這道坎。因為當時的人類社會還是以“按資分配和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方式為主導和統(tǒng)領地位的“分配關系”。生產物質財富的生產力也還沒達到很高的水平,也即“物質財富還沒有極大地豐富”。因此,首先還要“建立社會主義”,還要革命性地調整“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的“分配關系”,并確立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方式的主導和統(tǒng)領地位。而在蘇俄就曾經開啟了這種“分配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先河,而影片中用“俄式建筑”等來作象征和借代,更具有符合歷史發(fā)展邏輯關系的現(xiàn)實意義。當然,這個“鵝城”也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為社會主義而奮斗”的革命領袖領導無產階級的烽火戰(zhàn)場的。去了“鵝城”,而沒有去“康城”,這種“陰差陽錯”看似偶然,然而這又是革命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性和發(fā)展階段論之必然。
三、只有通過把“印把子”、“劫富濟貧”、“驅出達虜”、“槍桿子”、“造反有理”等的力量集合起來,摧毀和消滅“反革命組織體、剝消制度象征的碉樓和外部列強,以及黃四郎這種精神和肉體的統(tǒng)治階級領袖之罪魁禍首”,革命才能成功
影片用長達120分鐘所表達的正是通過運用“印把子”, 俠義志士的“劫富濟貧”、發(fā)揮“槍桿子出政權”的作用,開展“造反有理”的革命思想解放宣傳運動,和摧毀“反革命組織體、制度象征的碉樓和黃四郎這種精神和肉體(真假黃四郎)的統(tǒng)治階級領袖之罪魁禍首”等的方式進行的革命斗爭過程。而影片也是通過這樣的五個基本層次和邏輯關系展開了“張麻子等革命者”的那艱難曲折、艱難困苦和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演進過程,并最后取得建立 “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p>
第一個層次,張麻子等革命者通過嘗試“印把子”也即“法制道德”等進行治國安邦。并把那個象征“法制道德”或是“印把子”,并已“雪藏”很久的“申冤鼓”搬了出來,然而經過幾個回合的革命與反革命的較量,革命者不僅完全敗北,而且還搭進去許多革命者(老六)的性命。這就說明在“剝消壓迫掠奪賣國的封建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還沒有徹底推翻的情況下,單純地走“印把子”的“和平演變”和“法制道德”之路是行不通的。
第二個層次,張麻子等革命者又嘗試通過古代“俠客仁人義士”的“劫富濟貧”、“殺富濟貧”的方式去播撒和尋求社會的“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然而這條道也仍然走不通。張麻子等革命者通過“劫富”播撒和“濟貧”給勞苦大眾的社會財富---“銀子”,由于尚有“剝消壓迫掠奪的分配制度”的存在;由于還有剝削階級的利益代言“黃四郎”這個首領的存在;還有“碉樓”這個維護剝削階級統(tǒng)治的社會財富分配的“權益武裝機器”的存在;由于還有外來反動勢力“假張麻子利益集團”的武裝干涉和插手搗亂破壞,那由張麻子等革命者“分發(fā)布施”給勞苦大眾的社會財富—“銀子”,又通過那些象征剝削階級“按資分配和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方式的財富剝削收刮掠奪機器—-那“幾輛貨式馬車”等的方式,又全部被剝削階級收刮掠奪回去了。也就是說,剝消壓迫掠奪的分配制度不變革,掌握剝削壓迫掠奪“武裝機器”的黃四郎和維護剝削階統(tǒng)治的“碉樓”和外來干涉并助紂為虐的“假張麻子們”不打倒,播撒和尋求的“公平正義、平等民主”,還是不會生根發(fā)芽,革命的勝利還將是短暫的。
第三個層次,張麻子等革命者改變了斗爭策略。他們先與黃四郎們聯(lián)合,先把武裝干涉并助紂為虐的“假張麻子們”消滅干凈。而包括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蘇聯(lián)反德國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等在內的所有世界各國人民的正義硝煙烽火,難道不正是這種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之戰(zhàn)嗎!盡管革命者在這種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家利益斗爭中付出了更大的犧牲,但卻換來了進行國內革命、追求“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 ?/p>
第四個層次,革命者在革命斗爭過程中通過對失敗經驗的總結,悟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真理,并積極地武裝人民地“撒槍”。然而在革命者將象征武裝斗爭的“槍支彈藥”發(fā)給民眾后,并未出現(xiàn)“一呼百應”革命高潮的到來,而民眾還都在等待觀望。于是三番五次地“槍在手、跟我走、殺四郎、槍碉樓”的“造反有理”的革命思想解放宣傳運動就展開了,而此時影片再一強化“主題”地喊出了“讓子彈飛一會”的等待民眾的覺醒和覺悟。這就說明,革命不僅要給民眾“槍桿子”,而且還要讓民眾成為自覺自愿地使用“槍桿子”地跟著革命領袖和革命隊伍干革命的英勇戰(zhàn)士。而這就是“造反有理”的革命思想啟蒙宣傳運動,也只有喚起人民的覺醒和覺悟,才能為革命奠定根本的自覺自愿的思想理念基礎。
第五個層次,也是革命者最需要重視的關鍵問題。也即上面那些革命條件在不斷地成熟之后,如果不將象征剝削階級“精神領袖”的“假黃四郎”消滅,并把人們的恐懼心理徹底驅除,那還是沒人愿跟著干革命的,而只能是仍然的等待和觀望。而一旦張麻子將那個統(tǒng)治人們思想的精神領袖“假黃四郎”徹底消滅了,人民就會勢如破竹、勢不可擋地跟著革命領袖和革命隊伍干革命了,而那個被“印把子”、 “劫富濟貧”、“驅除達虜”、“槍桿子”、“造反有理”等硝煙烽火大革命運動已經摧殘的千瘡百孔并象征“封建資本主義”碉樓的“綱舉目張”的“大門”,也就沒有任何可以阻擋革命洪流沖擊的阻力和障礙了。而那個代表剝削統(tǒng)治階級領袖的“紙老虎式肉體的黃四郎和實體的碉樓”的從根本上解決掉,也就不用再費吹灰之力了?! ?/p>
影片正是按照這樣的線索、情節(jié)、層次和邏輯關系展開并發(fā)展演進的。影片不僅結構嚴謹、層次分明、邏輯關系合理,而且還情節(jié)曲折疊蕩、思想內涵豐富蘊藏、細微之處表達深遠且意味深長。而張麻子等革命者這種“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這種歷史演進過程,就濃縮在這短短的120分鐘里了。影片不僅給人們留下了可歌可泣、激昂振奮,而且還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回味、思考、反思和苦痛。這就是這個令千百萬人感慨萬千、感同身受、感恩戴德、惋嘆不已,并“仿佛就在昨天”的革命史詩般的恢弘巨制?! ?/p>
四、“沒有你,對我很重要”—詮釋了只有消滅“剝削階級這個精神和物質領袖的你”,才有“無產階級的我”的存在和生存可能
《讓子彈飛》的結尾部分有一段重要對話,黃四郎問張麻子:“你說是錢對我重要,還是你對我重要?”張麻子的回答是:“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這個答案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革命道理就是:只有打倒代表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的“黃四郎這個象征剝削階級精神和物質領袖的你”,才是無產階級翻身得解放并走上“財富共享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當家做主人的命門。而讓“偉大的革命領袖”不斷地“接班”領導人民繼續(xù)革命,也才是保住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關鍵之關鍵。那些“光著上身”象征無產階級的勞苦大眾才能真正永遠地享受到“社會主義財富共享”的陽光雨露,才能真正具有永遠屬于他們自己的財富—-“衣服”。
當我們透過劇情這些“繁枝細節(jié)”去透析其所反映的“本質或是真理”時,你就不會感到那僅僅是在敘述一個簡單并荒誕的故事,而是在展現(xiàn)著那些由“刀槍蘸著血淚”揮灑出的一幅幅革命理想主義的英雄畫卷,一部飽含激情、震撼世界的關于“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史無前例的偉大革命史詩。而影片中的革命理想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風骨,也就時隱時現(xiàn)地顯現(xiàn)出來了?! ?/p>
五、“細節(jié)”,所有的“細節(jié)”都賦予并承載了豐富的思想內涵、蘊含、暗喻、比喻、象征和表達表現(xiàn),并使之全部能夠“說話”,由此也把影片的藝術性推到了空前的高度
由于電影藝術表現(xiàn)形式,必須要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左右表達完整其想表達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手法,因此就不能象電視劇那樣悠閑自地任情漫談了,其必須要經過對整個制作過程包括每個細節(jié)的精雕細刻。而姜文的《讓子彈飛》又是表達了這樣一個宏大的“革命歷史演變過程”的重大題材。因此,影片不僅整個故事演進的情節(jié)和層次選擇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重點重大事件,以便充分地表現(xiàn)《讓子彈飛》這個故事的主題,而且所有的“細節(jié)”也都給賦予的生動活潑、生龍活虎的生命語言、思想內涵和暗喻、比喻、象征、表達表現(xiàn)的話語權力。正是這些不可或缺的“細節(jié)”話外音,才有聲有色地表達了電影這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表達的思想內容。這無論從衣著、道具、場景、音樂,還是語言、情節(jié)、順序、邏輯等方面的“細節(jié)”上,都蘊含豐富地表達并豐富著影片的那同一個宏大主題。
這無論從衣著上那“光著上身”象征無產者的打扮,還是張牧之手下那幾個“工農商學兵”等并已經是“干部”,并隨時有可能成為“黃四郎第二”的弟兄的“裝扮”;無論是那些“三教九流”百姓的穿戴,還是那個可以讓“黃四郎的肉身有九種死法”的“摘挑子”政客的“假洋鬼子”的不倫不類“扮相”;無論是用槍在大門上打出的并對得不到民眾響應而感嘆的“!”,還是那對革命彷徨和未來的疑問的“?”;無論是結尾火車上掛著的代表生產力有所進步的“自行車”,還是那個同樣是被封建剝削壓迫的“黛玉晴雯子”名字的對《紅樓夢》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借代;無論是那幾場深藏壓抑怨憤尋求爆裂渲泄時機的激烈“鼓聲”,還是扮成俠客做布施“公平正義”的好事仍需要偷偷摸摸地用“筒”的臉簾來遮擋;無論是反動派明目張膽地施展“陰謀”,還是樹上的屁股兜里的那五張委任狀;無論是依附在地主資本家身上的“官僚”在與地主資本家共謀獲利后的“三七開”,還是張麻子、馬邦德和黃四郎的“三真三假”中所演變出來機巧百變的“陽謀和陰謀”,等等,都承載了影片需要表達和表現(xiàn)的生命語言,并用這種千差萬別、千奇百怪的“標簽”,輔助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順利展開,并彰顯著不同角色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豐厚的思想內涵和播放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畫外音。也正是這些蘊含豐富的“細節(jié)”,才使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場景、層次等更加豐滿成熟并富有藝術生命活力?! ?/p>
總之,《讓子彈飛》這部優(yōu)秀電影作品,不僅是一部融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統(tǒng)一且必將不朽于世的恢弘經典巨制,而且也是一本濃縮并再現(xiàn)了二十世紀曾經席卷世界的那場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革命歷史演變過程的通俗讀物;不僅是一部革命者追求“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的用“血與火”書寫的革命理想主義的英雄史詩,而且也是一部歌頌偉大的革命領袖領導人民推翻封建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百折不撓、鑄就輝煌的生動歷史教科書;不僅是見證人類實現(xiàn)社會主義,并由社會主義的“鵝城”向共產主義“康城”理想社會“追求”的里程碑,而且也是擺在人類面前并急需解答和破解的“如何走出歷史周期循環(huán)怪圈”的重大現(xiàn)實課題。而“姜文”這個名字,也會與他的這部恢弘巨制一樣,必將載入人類對理想社會追求的無上榮耀的思想藝術史冊之中?! ?/p>
2011年3月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