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書城
李文生
家在鬧市,居室不寬綽,我常遺憾我那幾千冊藏書沒有像樣的安身之處呢!它們都是我逛書店時見著喜愛買來的,又苦于無處擺放,就被捆放在一個個紙箱里,或屈就在床板下,或堆擠在墻角間。有時,派它們用場的時候,我得翻床倒箱,頗費神力,著實的不方便。
八月,獨生女升學赴異地讀書,原屬她的房間才由我安放那冷清太久的圖書了。于是,我自行設計,請木工打做八個精美書柜,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雙休日,恭請我的書冊正式登堂入柜了。它們按我的分類,各就各位,如待征的士兵,整齊排列在四壁的書架上;而我指揮其間,儼然成了一個坐擁書城的“書將軍”了。盡管我汗流浹背,但內心的喜悅和快慰誰都難以描述哩。
因為,我是以徜徉在書林墨海中為最大樂趣的人。幼時,從跟母親學唱“小老鼠,上燈臺”的歌謠,到父親教背《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 欣喜)乎!……”在父母的啟蒙教育下,剛滿七歲的我就鬧著背書包上學校,要與讀書學習結緣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師的教誨,我不僅懂得了書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源泉,進步的階梯,而且知道了在讀書中尋快樂,在學習中找寄托。上中學的時候,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家境貧困,時常食不飽腹。在課余時間,我只好到校圖書館一本又一本的借書閱讀,品嘗著那美味的精神食糧,才忘卻了腹中的饑餓。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一口氣閱讀了四五遍,書中主人翁保爾·柯察金的形象,使我有了為壯麗人生奮斗的偉大參照。
由此,我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讀魯迅、巴金、孫犁等名家著作。從書中我找到了快樂,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奮發向上的力量。書,猶如揚帆的船兒,引著我飄洋過海,認山識水,探尋人生和世界的奧秘。無書,我魂不守舍;讀書,我樂不知疲。
好讀書者愛買書。我的買書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在河南大學(原開封師院)中文系讀書的時候。當時,“工農兵大學生”免費讀書,除去吃飯外,學校每人每月另發六元補貼費。我節省支出,一月中常省下三、四塊錢,有了它就可以多逛幾次書店,滿足了購書的趣味。那時候,也沒有多少好書可買,但是,我的《紅樓夢》、《水滸傳》及魯迅的部分著作都是在那個時期購買的。
畢業后,我到一個文化部門工作,經濟條件大為改觀,我購書的興趣更濃了。每星期是必到書店去一次的,遇到自己喜愛的書,就解囊購買。有時出差到外地,大多風塵仆仆地背一捆書冊回來,妻笑我真是個“書癡”呀。
如今,我坐擁書城,與書為伴,感覺天高地闊,滿眼輝煌,其喜洋洋,其樂融融,大有“書富豪”之感,忘卻了疲憊,也忘卻了人世間的一切榮辱和利祿。
一九九0年九月
于平頂山市滍游堂
更多鏈接:http://blog.sina.com.cn/liwensheng195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