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看了無數無數遍,可對毛岸英的熱情依舊不減,痛哭流涕,腦子里一直是那個鮮活的毛岸英,揮之不去。
主席面對兒子照片的抱頭痛哭;思齊的那句痛徹心扉的:這不是真的;岸青的那聲“哥”的吶喊。讓我徹底崩潰痛哭失聲,且不說岸英的犧牲對中國對共產黨造成了多大損失,僅對主席、思齊和岸青造成的傷痛是無法彌補和挽回的。我突然覺得我不在乎他能活著為國家為人民做多大貢獻,只希望他能真實的活著為爸爸為愛人為弟弟帶來些幸福和快樂?! ?/p>
主席的晚年何等凄涼,在歷史著作中略有所知,要是有岸英在,相信他會有一個非常幸福的晚年,父子間是那樣的親密,革命的斗爭讓他失去了最愛的妻子還不算,還要奪去他最愛的兒子,老天太殘忍太不公平。主席對岸英的感情,是他對開慧感情的延續。他終生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最鐘愛的愛人,便是和自己最志同道合的開慧。直到晚年,他仍舊時常想起開慧,我失驕楊君失柳,淚飛頓作傾盆雨。這種心靈上的依戀,不僅是兒女的情思,更是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追尋,開慧是他理想的寄托。老年喪子的他經歷了怎樣不為人知的創痛,岸英生前使用過的一只小皮箱和一件衣服主席一直悄悄珍藏著,直到他生命的盡頭,連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有這樣一件衣服。他那么不拘小節的,自己的著裝生活都很隨意,可是這件衣服,他每年夏天都親自拿出去曬,親自折疊,保存得非常完好。我突然能想象出來岸英的死給主席帶來多大痛楚。他是領袖,在別人面前,他沒有痛苦的權利,反而要強打精神去安慰別人。也許只有夜深人靜,獨自一人的時候,他才會拿出這件衣服仔細撫摸,像一個普通的老人那樣,任淚如泉涌,釋放父親對兒子的思念。
思齊更不用說,我無法想象在岸英犧牲后再婚前的十二年里她是怎樣艱難度過的,多少個不眠之夜在淚水中浸泡,極度的悲傷讓她數度昏厥;如果沒有主席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也許她將永遠獨身一人,我相信她在再婚時只是為了完成主席的一個心愿,因為她不結婚,主席心頭的那塊石頭就永遠不能放下,不是親生父女勝似親生父女。剛從女兒變成兒媳,短短一年時間又回到原位變成了女兒,這樣的回轉令人肝腸寸斷。曾看過一則報道說思齊阿姨在給岸英掃墓時,都會幻想著希望岸英的墓能像梁山伯那樣突然打開,那樣她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跳下去與岸英團聚,那一刻我不能自已,淚水狂奔。我相信在60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在做著這樣的美夢,盡管這只是個夢。愛情這種東西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乏,可唯獨對這樣的紅色革命情感讓我敬佩不已,從毛澤東和楊開慧,到毛岸英和劉思齊,他們都各自失去了今生最愛的人。也許主席比思齊幸福一點的是開慧給他留下了三個兒子,盡管最后失去了兩個;主席不止一次說過岸英像他的媽媽,每當看到岸英他就像看到了楊開慧,看到他今生最愛的妻子。如果當時不是因為思齊年齡小還正在讀書,也許60年后的今天也會有一個像岸英一樣出色的后代,那該有多好,至少對主席對思齊也是一種安慰。60年,思齊經歷怎樣的風雨和滄桑巨變,她對岸英的感情依然那么強烈那么深刻回味。人生能愛幾回合,有此一回便已足夠?! ?/p>
岸青,這個從小就依賴著哥哥長大的弟弟,岸英的犧牲對他的打擊無疑也是巨大的,兄弟倆之間的深厚感情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對。哥哥犧牲后,他多年飽受疾病困擾,顯得更加孤獨和寂寞;如果沒有張媽媽和邵華的關心和照顧,他的生活該怎么過。可惜他沒能看到今天播出的毛岸英這部作品,有些遺憾?! ?/p>
寫到這我有些痛苦失聲,不能自已?! ?/p>
聽說之前導演選擇的毛岸英演員是劉燁和陳建斌,不管是影帝還是視帝也好,個人認為他們都不合適,最佳人選當屬于曉光,在我心里他們就是一體的,也許我現在對于曉光本人的喜歡是出自于對毛岸英的熱愛,這又有何妨,他用全身心的演繹這個角色,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便是一種幸福,如有獎項評選,我一定投他一票,也會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韓中老師的主席,勿容置疑我認為比以往任何一位主席演的都好,遠遠勝似唐國強和古月,在毛岸英劇中我突然覺得逝世了三十多年的毛主席離我們很近很近,他是唯一一位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為老百姓做事的人,永遠懷念他。
宋軼這位小思齊,演出了當時那個時代女孩子的單純明朗,在面對岸英的擁抱時她的羞澀永遠那么可愛?! ?/p>
張舒羽,不得不說她演的楊開慧徹底征服了我,沒想到二十出頭的她能將堅貞不屈、秀外慧中、堅強勇敢的楊開慧演繹的如此之完美,這是所有電視電影中出演最出色最完美的一個楊開慧,非常喜歡?! ?/p>
魏大勛,這個弟弟岸青可是相當憨厚可愛,很喜歡,他的表演也是毛岸英這部作品的亮點之一,好多情節都令人回味?! ?/p>
帥媽媽、張媽媽也都非常好,在此不一一敘述?! ?/p>
以上所有演員都是通過這部作品才讓我認識和了解他們,感謝劉思齊和劇組的各位成員,感謝你們的辛勞付出讓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了毛岸英這位英雄人物,也更加深刻的認識了毛澤 東這位開國領袖,他們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我想說拍攝毛岸英這部作品不應該是劉思齊阿姨一個人的事,應該是全中國人民共同的事,為了這部作品她用去所有積蓄,籌備了三十年,我有些無語。如果可以捐款集資,我想應該會有很多熱情的觀眾會伸出雙手去奉獻自己的一片心意?! ?/p>
向劉思齊和各位主創及所有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們致敬。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