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紅梅頌》是對抗美援朝形成的第三世界的激情頌歌
——《七律紅梅頌》系列點評之四十七
段曉旭 許博士
《七律紅梅頌》用熱情洋溢的詩歌語言,歌頌了【紅梅】在【全球冷熱】中的巨大作用,作者通過【東西斗艷】那樣的【稀花信】的殘酷局面的描寫,通過【南北爭奇】帶來的【遍果實】和【泰諸黎】的勝利成果的展示,充分地反映了【紅梅】敢于與【風】【雪】抗爭和搏斗的革命英雄主義英雄氣概。抗美援朝是十月革命的繼續,也是建立新中國的繼續。而第三世界是毛澤東同志在抗美援朝開辟的社會主義廣闊的敵后根據地。抗美援朝打破了《雅爾塔協議》對于世界格局的規范,使得其關于帝國主義對于殖民地的統治失去了任何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
這就是說,抗美援朝在形式雖然沒有打破“冷戰”形式的格局,但,但由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則形成了新世界的格局,這個格局就是由第三世界主導的世界社會主義體系。而第三世界的崛起,使得世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范圍形成了的體系,同時使得美蘇之間的冷戰沒有成為當代世界歷史的主流。卻開拓了第三世界這個社會主義的廣闊的生存空間和敵后根據地。正是由于有了第三世界對于帝國主義的包圍,社會主義不僅打破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包圍,而且形成了世界范圍對于帝國主義的全面打擊和反包圍,帝國主義從此形成了全面崩潰了,嚴格意義上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實際上已不復存在。社會主義則開始了向全世界的勝利進軍。這就是說,當代世界在形式上雖然表現為美蘇兩國主導的“冷戰”和美國一霸的“后冷戰”,但《雅爾塔協議》規范的舊世界秩序在本質上已經打破。
當然,擺脫了帝國主義壓迫的第三世界國家,仍然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或者是成為美帝國主義附庸國,接受新【殖】民主義的統治,或者是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解放的發展道路。例如,南美的智利和亞洲的印度尼西亞都是國內的無產階級聯合民族資產階級建立了革命政權,開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戰爭和經濟改革。但由于美帝的插手干預,最后都被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扶持的軍人政變奪取了政權,造成革命的鮮血血流成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實際上也是當時的蘇聯在國際政治上的不作為引起的。
第三世界理論的實質就是強調國內的階級矛盾服從于帝國主義統治的民族矛盾,把反對帝國主義統治的民族矛盾,轉化為社會主義性質的民主革命。帝國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與落后民族的無產階級,存在共同利益,因為他們共同遭受壟斷資本的剝削,從而形成了無產階級的國際友情。所以,在世界社會主義的時代,全世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世界性的,把全世界受剝削民族通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聯合起來而聯合起來了。全世界無產者共同地團結在反對壟斷資本的剝削上。而由于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和的崛起,加上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形成的福利制度,帝國主義的世界體現已經土崩瓦解了。其結果,美國壟斷資本與其他國家的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日益成為壟斷資本主要的矛盾。
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在第三世界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在第三世界的革命過程中,國際壟斷資本及其壟斷利潤始終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最大敵人和革命對象。所以,任何有利于打擊、限制和克服壟斷資本和壟斷利潤的革命策略和革命運動都具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都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組成部分。而要打擊、限制和克服壟斷資本及壟斷利潤,就要聯合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聯合處于帝國主義統治下的被壓迫民族的所有國家。因為,他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民族革命的要求是具有社會主義革命因素的民主革命。如二戰后的緬甸、越南。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必然而且也只能在少數的國家和地區首先發生,而首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只有聯合大多數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才能最終戰勝世界的帝國主義,完成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
抗美援朝的勝利,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的獨立和解放開辟了勝利的道路,打開了勝利之門。抗美援朝一方面為殖民地國家的獨立運動提供了國際法的道義基礎和法理依據,另一方面極大地鼓舞了世界上所有被壓迫民族的斗志,喚醒了殖民地人民實現民族自決和民族獨立的革命熱情。抗美援朝結束后的幾年時間內,就在亞洲、非洲、在南美洲,掀起了一場浩瀚的波瀾壯闊的波及全球的民族解放運動,地球上的大多數殖民地國家獲得了民族獨立。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后,中國迅速成為全球民族解放行動的中心,直到七十年代末,全世界的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徹底瓦解。殖民地國家的獨立解放,形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政治力量,這就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人民,把毛澤東作為旗幟,把中國作為第三世界的代表和領袖。
第三世界對于帝國主義的【全球冷熱】的“大包圍圈”的形成,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在無產階級聯合為一個總體勞動力的條件下,而不得不采取了較大程度的階級讓步措施,普遍實施了福利分配制度,在較大程度上改善了本國無產階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狀況。其結果,壟斷資本及其壟斷利潤制度受到了來自于無產階級的福利分配制度的制度限制和制度對抗。
當然,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則也從公有制國家內部打開了缺口,誘使蘇聯東歐諸國執政的共產黨人進行質變,形成了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政權的崩潰。這當然不是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高潮的終結,而只能說明世界社會主義體系在【全球】的發展和歷史進程,遭遇了暫時的挫折,使得蓬勃發展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了停滯時期。世界社會主義的【全球】體系由于抗美援朝的巨大勝利已經在20世紀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就已經形成了。而蘇聯和東歐革命政權的瓦解和崩潰,恰恰從反面證明了抗美援朝所具有的巨大的歷史意義。因為,如果不是因為抗美援朝開辟了第三世界這個社會主義的廣闊后方根據地,【全球】的社會主義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七律紅梅頌》描寫和贊美的【紅梅】,實際上就是贊美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紅梅】一詞是在《七律紅梅頌》的最后一句才出現,但是前面的七句詩里均是歌頌和贊譽【紅梅】的。當代世界的歷史重擔歷史地落在了新中國這個東方大國的肩上,而歷史也成就了毛澤東同志。
附:七律.紅梅頌—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周年
許 博士
半島煙云甲子遲,全球冷熱待輪時。
東西斗艷稀花信,南北爭奇遍果實。
一戰風標驚列位,百年雪恥泰諸黎。
而今彼岸玫瑰謝,萬卉紅梅與共殖。
三個世界的理論全面概括了抗美援朝對于世界格局的歷史性突破
——《七律紅梅頌》系列點評之四十八
段曉旭 許博士
【萬卉紅梅與共殖】一句中的【紅梅】,歌頌了毛澤東同志是超越歷史時代的偉人,歌頌毛主席清楚的了解當代的歷史格局及其發展趨勢。這個趨勢就是社會主義必將取代資本主義成為世界的領導者。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如何讓在世界范圍取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呢?其核心實際上就是突破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包圍。那么,怎樣才能突破封鎖和包圍呢?其基點在哪里呢?毛澤東同志考慮的是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之間的“中間地帶”,這就是廣大的殖民地國家。“中間地帶”是毛澤東對于二戰結束后國際格局的客觀分析與表述。“中間地帶”包括了十分廣泛含義。從狹義的內涵來看,“中間地帶”包括社會主義國家與帝國主義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也就是殖民地國家,即后來的第三世界國家。但是,“中間地帶”也包括比較廣義的含義,這就是除了美蘇之外的所有國家,都屬于“中間地帶”,這個廣義的中間地帶也包括受到美國壟斷資本壓制和控制的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主要是歐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包括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
為什么“中間地帶”具有如此廣泛的空間和范圍呢?這實際上是由于當時的世界格局所造成的,即帝國主義包圍社會主義的格局造成的。由于二戰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正在面臨崩潰的邊緣,嚴格意義上的帝國主義的統一集團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而形成了美帝一個國家的“一霸獨大”的局面。而社會主義的集團也由于蘇聯的強大和領導作用而成為社會主義的代表。這就是說,世界歷史實際上處于資本主義時代向社會主義的轉化時期。這個轉化之所以發生,是由兩方面的具體情況決定的。一方面是東歐和亞洲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另一方面是除了美國以外,所有帝國主義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普遍衰弱,實際上已經無法統治和控制它們的殖民地了。而美國壟斷資本又在加緊控制西歐的其他帝國主義國家。
這就是說,二戰后在形成美蘇對峙的這個【全球】政治的核心內容的同時,也同時出現了美蘇之間的“中間地帶”。“中間地帶”的思想和理論,集中體現了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時期的外交思想和世界戰略構想。早在1946年春,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日益加緊反蘇、反共、反人民的活動,鼓吹“美蘇必戰”、“第三次世界大戰必然爆發”。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過高地估計了帝國主義力量,而過低地估計人民力量,懼怕爆發新的世界戰爭,不敢堅決地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毛澤東針對這種錯誤思想,指出只要世界人民力量向世界反動力量進行堅決和有效的斗爭,就可以克服新的世界戰爭的危險;而要制止世界大戰的爆發就一定要在“中間地帶”進行人民革命。同年8月,毛澤東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首次明確提出了“中間地帶理論”,即在美蘇之間存在著由歐亞非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組成的廣闊的中間地帶,美國在壓服這些國家前是談不到進攻蘇聯的。
新中國的成立,實際上已經改變了【全球】的政治力量的對比,整個世界局勢變得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帝國主義反動派了。所以,新中國的成立,就不僅僅是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而且成為具有沖破帝國主義的【全球】戰線的政治力量。抗美援朝實際上就是對新中國這個改變【全球】格局的政治力量在軍事力量上的考驗。可以說,改變【全球】政治格局的歷史重擔是歷史地和現實地落在了新中國的肩上。這是因為,蘇聯是作為與美國進行東西兩大政治集團進行對峙的當事人,因此是不可能直接面對美國壟斷資本進行直接決戰的。這就是說,對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言,要改變當時的世界格局,唯有經過一次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的決戰,才有可能達到。而抗美援朝這樣一場戰爭,正是一場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的生死之戰和戰略決戰。按照美國壟斷資本的如意算盤,這場決戰是準備在中國大地上展開的,只是由于毛主席的英明偉大而及時地出兵朝鮮半島,進行抗美援朝,才以朝鮮戰爭這樣“小戰”的形式,完成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戰略決戰。
《七律紅梅頌》絲毫沒有渲染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殘酷與血腥,而是寫抗美援朝對于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和歷史定位,把抗美援朝比喻為【半島煙云】,比喻為【煙云】對于【全球冷熱】的決定,也就是對于植物帶在【東西】和【南北】不同半球上的不同結果的決定。這種決定實際上是植物帶之間進行【爭奇】【斗艷】的不同結果,這就借喻了抗美援朝對于改變世界格局和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抗美援朝最重大的歷史意義,就是開辟了殖民地國家的獨立和解放道路,開辟了世界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爭取國家獨立、民族獨立和人民革命的康莊大道。這個康莊大道,就是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福利分配制度和民族民主經濟體系,奔向美好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運動之所以具有社會主義性質,是因為殖民地國家的獨立和解放運動在本質上具有反對壟斷資本和壟斷利潤的性質。第三世界的許多國家建立了包括國營經濟和人們福利制度在內的民族民主經濟體系,這是是全世界人民徹底擺脫帝國主義壓迫,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嘗試和開端。同時,抗美援朝的重大勝利,也極大地動搖了帝國主義在其國內的統治基礎,使得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國家內部聯合起來了,迫使壟斷在福利制度和革命暴力之間進行選擇。這就是說,抗美援朝激發了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無產階級的大聯合,國際壟斷資本在遭遇了國內無產階級的強烈反抗的情況下而不得不進行退讓,從而普遍地建立福利分配制度。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和六十年代,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國家內部進行的大聯合,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運動,建立了以福利國家制度為標志的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總之,抗美援朝在兩條戰線上開辟了社會主義的空間和范圍,一條是第三世界的普遍崛起,從而形成了社會主義的廣大的敵后根據地,形成了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民族解放運動。一條是社會主義打入了帝國主義國家內部,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形成了普遍的福利分配制度。
抗美援朝以后,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其主要變化表現為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崛起以及社會主義以福利分配制度的形式打入了帝國主義國家的內部。這樣,加上原有的公有制國家的福利生產制度,世界社會主義的【全球】體系也就在全世界范圍得以形成了。而帝國主義包圍社會主義的局面也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對抗形式就由不同國家形態之間的對抗,演變成為現代國家內部的經濟制度的對抗形式,變成了社會主義的福利主義限制和對抗壟斷利潤的制度形式。于是,世界歷史的時代特征也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從前是帝國主義包圍社會主義,而抗美援朝以后則是社會主義分割包圍帝國主義。
抗美援朝對人類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把【全球】變成了一個沒有殖民地國家的新世界,變成了社會主義全球體系對抗和打擊新舊殖民主義的新世界,使得人類歷史真正進入了世界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新時期。其主要標志是,就是從國際法的法理上打破了殖民地制度的任何合法性,宣告一種新的國際性的世界社會主義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使得世界由一個殖民地時期進入了非殖民化時期,從而把國際無產階級的斗爭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連為一體。于是,世界歷史就進入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取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時期,也就是社會主義的福利主義對抗、限制和消滅帝國主義的新舊殖民主義壓迫的時代,把社會主義革命變成了世界現代史的主題。殖民地國家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使得帝國主義的赤裸裸的主權上和政治上的殖民統治已經結束。當然,經濟上的殖民壓迫和殖民剝削仍然存在,這就是新殖民主義或后殖民主義。擺在第三世界國家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做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附庸國,一條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徹擺脫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和殖民剝削。
而在公有制國家內部,由于蘇修叛徒集團篡奪了國家的領導大權,蘇聯變成了社會帝國主義。這樣,世界歷史就出現了新的變化。毛澤東同志則相應的發展了“中間地帶”的理論,認為“中間地帶國家各式各樣,各不相同,但美國統統想把它們吞下去”。而“中間地帶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大經濟落后的國家,一部分是指以歐洲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兩部分都反對美國的控制。在東歐各國則發生反對蘇聯控制的問題。”在這里,毛澤東實際上是把社會主義對于帝國主義的分割包圍具體到了不同的范圍和戰線。到七十年代,則把“中間地帶”理論發展成為三個世界理論。這樣,社會主義對于美帝國主義的分割包圍就形成了多個層次。在第一世界內部,是社會主義的福利制度對壟斷資本的對抗和限制,在第一世界的外部,則是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對美國壟斷資本的限制和制約。
《七律紅梅頌》正是通過抗美援朝這樣的【一戰風標】,使得廣大的“中間地帶”國家演變為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形成了對抗美國壟斷資本這個全世界的剝削者。所以說,“三個世界理論”是對抗美援朝形成的新世界的高度概括。
附:七律.紅梅頌—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周年
許 博士
半島煙云甲子遲,全球冷熱待輪時。
東西斗艷稀花信,南北爭奇遍果實。
一戰風標驚列位,百年雪恥泰諸黎。
而今彼岸玫瑰謝,萬卉紅梅與共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