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精英為什么搞不出第四個“紅峰”?
現在看來,1919年以耒,中國無產階級文化革命曾出現過三個“紅峰”: 一是以魯迅先生為旗幟的左翼作家的艱苦奮斗; 二是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為標志的人民革命戰爭的左翼文學運動; 三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后以京劇革命為先鋒,以樣板戲為代表的大批革命性、藝術性、群眾性極強的一大批文藝作品應運而生。
改革開放卅余年來,右派文藝精英曾傾盡吃奶的力氣,多次組織“會戰”,妄圖搞出一批“精品”,把樣板戲壓下去。(對于樣板戲,右派想否定,但人民大眾個個唱、人人唱,天天唱,弄得右派想反而出不了口) 于是他們調集全部主力,拿出大量人民幣做嘗錢,大搞“五個一工程” ,大搞各式各樣的“會演”“ 調演” ,結果“調”出什么大魚來了?除了那個為全國人民唾棄的、以反毛澤東為目的傷痕文學外,就是那些扭屁股、露奶子、搞三點式、宣揚二奶三奶銷魂的無恥的三俗文學。
資改派為什么搞不出無產階級文藝的第四座“紅峰” ?我認為主要有下面 原因:
第一,離開了毛澤東同志規定的“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人民的生產和社會生活服務”“三為” 方針,無產階級文藝就要變為資產階級文藝,方向的錯誤,帶來的必然結果,是文藝的腐敗。
在中國,不管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黨的建設還是其他什么建設,只要是離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必然要走上歪門斜道,這是必然的,這是一條活生生的規律。
第二,“一切向錢看”“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致富光榮”“ 剝削有理,剝削光榮”的資產階級社會價值觀俘虜了文藝工作者,使相當一部分文化工作者成為為錢工作的奴隸,從根本上離開了人民文化工作者隊伍。
第三,今日文化界的大多數文化人已經是高官厚祿,不愁吃,不愁穿,有地位,有保障,這樣,他們就看不到人民大眾的苦難生活,聽不到人民的呼聲,當然就寫不出像魯迅先生那樣用滾燙的階級情懷寫出的感人肺腑的傳世之作。他們只能寫出些令人作嘔的吹牛拍馬丶扭屁股丶歌頌三點式的無聊文字,從而墮入一代小丑之列。
第四,近三十年來的錯誤政策,影響了一代社會成員的思想凈化。俗說,學壞容易學好難。由于大力推行“金錢萬能”“ 金錢第一” 的錯誤政策,讓一部分群眾思想退步,全社會整體道德素質蛻化,像一塊原本肥沃之土壤,經錯施了一種有毒的化學物質,致使土壤肥力流失,土壤團粒結構受到破壞,土質肥力整體下降。同樣,革命文化只能來源于或“發生于” 紅色土壤,如果土壤顏色淡化,就難于開出鮮艷的紅花!
第五,與文化工作者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我是個風燭殘年的老文科知識分子,建議年輕一代學學曹雪芹與紅樓夢。數百年來,幾乎所有封建統治者都把紅樓夢當淫書壞書,禁止在世上流傳,曹雪芹也一直作為壞人而不受推崇。但人民承認這本書,人民接納了曹雪芹。公家反對,民眾接納,至今仍在世上流傳,今天已升格為中國古典名著!現在再回過頭看看過去那些拍馬蹓須的應景作品,早已被人摔入廁所。文學史上,曾介紹許多不為五斗米彎腰的朱自清,聞一多,李公仆,魯迅先生等剛直不阿偉人,他們才流芳青史,成就一代英雄,為當權者豢養,為當權者看家護院的,絕對寫不出流芳千古的大作,而自已則必為下人。老夫年邁,瘋人瘋語,僅作飯后談資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