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 坤 旋 轉 歌(外一首)
顛 叟
庚寅三月,余驅車績溪,游觀洛陽牡丹花會,旋游小浪地、龍馬負圖寺,抵孟津縣城訪友,敘舊之間,友喜而告曰:“文革時縣城所立毛主席塑像,昔倒而復立,可往一謁。”并言其中情節甚詳,即同瞻仰,詩以紀之。
天開古津龍馬風,英雄人民浩氣沖;
千年百年斗長夜,斗出江山一片紅。
古津:傳說上古之時,龍馬神獸出于孟河,身披旋毛文,伏羲則之而畫八卦,一畫開天,肇始文明,尊為人文之祖。又,孟津,大禹治水,積石導河,東至孟津,開天下第一大津,故名。又名盟津,武王伐紂會盟八百諸侯渡河于此。此古地也,有史可考者,蓋五千年。
主席走進長華街,一桿紅旗打起來。
紅旗開創新紀元,批判修蟲腳下踩。
長華:孟津縣城;文革時期塑有毛主席巨像。
冬天假冒春天來,黑云壓頭放光彩;
污泥濁水遍地流,飛沙走石唱妖怪。
三寸老鼠發布告,忽悠全國大反貓。
孟津有個紅太陽,個人崇拜要推倒!
1979年下令推倒全國主席塑像,1980年長華主席像欲行推倒,群眾奮起保衛,與官方發生激烈沖突,被點名全國通報。
縣衙奉旨嗷嗷叫,指派爪牙來領搗:
二毬縣長寧滿倉,跟屁局長李運道。
勾結部隊呈兇狂,開來吊車牤牤響。
這邊挖坑那邊推,張牙舞爪布置忙。
“烏云要遮紅太陽!”百姓火爆三千丈;
男女老少齊上陣:“敢動救星操他娘!”
“胖子軍官真牛屄!”鞭打兵娃吊主席。
群眾吼炸一聲雷,磚頭石蛋飛如雨。
懾于民憤,吊車士兵抗命,遭軍官皮帶抽打,眾怒罵震天,飛石擊之。
“眾怒難犯不可欺!”嚇退賊子心發虛。
偷個月黑風高夜,壞蛋作踐毛主席!
群眾守衛嚴密,官方撤離;后孟津當局又結駐軍,乘夜偷襲。
傷天害理遭惡報,牛屄哄哄不輕饒;
前腳轉業回鄉去,后腳送個土面包!
軍官不久即轉業,暴病而死。
二毬跟屁也蹊蹺,黑肝都種癌細胞。
秋風夜雨哭北邙,青春之歌鎖地牢!
倒像頭目寧、李,后數年皆得肝癌,短命死亡。社供銷社主任張煥章及電焊燒割塑像腳底鋼筋者,亦皆猝死。
長華支書劉老迷,生命代價受教育。
后愧起哄自作孽,天天請罪拜主席。
于今八十劉老翁,半路回頭助民爭;
保護慈容留人間,幸虧當時免一坑。
倒像事,老迷始奉官方,后為群眾行動所感,于主席像吊倒后,暗中支持村民護衛,使未填埋,得以保留。今劉氏年愈八旬,仍健在。
群眾含淚扶救星,塑像轉移文化宮;
春去秋來護親人,年年遮布擋寒風。
群眾將主席移靠于附近文化宮外墻,年年加塑料布保護。
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臘月盼春風。
大山壓頭苦掙扎,人民想念毛澤東。
“親咱愛咱是爹娘!”“山高水遠情意長!”
“不立青天不罷休!”“堅決要升紅太陽!”
官方迫于群眾長期要求,擬重立原塑。
零九臘月十六好,邙山起舞黃河笑。
太陽今天要出行,千家萬戶喜鵲叫。
農歷2009年12月16日、公歷2010年1月30日運立。
迎送官員有余悸,安排主席走黑地;
左請右請不答應,要駕滿天彩云飛!
黑地:俗稱黑夜。負責者欲乘夜運出,裝載頗費周折,至東方霞出,方妥。主席不行黑道,必出天光,非靈意所存乎?
今天太陽何處照?新開樓院三實小;
花兒朵兒迎光輝,主席含笑來問好!
三實小:孟津縣新建第三實驗小學。
千壓萬壓壓不倒,紅歌沖天天欲燒。
乾坤旋轉車輪飛,立毛時代來到了!
毛澤東,
偉大的民族之魂,
中國革命的象征。
他讓炎黃子孫,
從百年沉淪中崛起,
告別苦難而新生,
而做主而強盛;
而昂頭而挺胸!
前進路上,
激流回湍,
風狂雨猛,
不管多少黑暗,
多少怪物,
多少血腥,
他真理的旗幟,
與大地同在,
與人民始終,
將永遠指向——鮮紅的太陽,
燦爛的黎明!
人民,是旋轉乾坤的鐵臂;
人民,是創造歷史的英雄!
讓我們肩起神圣的使命,
前進!前進!
沖鋒!沖鋒!
讓我們響應歷史老人,
深沉而熱烈的呼喚;
讓我們感受歷史脈搏,
強健而鏗鏘的跳動!
高擎紅旗 導師不倒
——兼評顛叟《乾坤旋轉歌》
赤 旗
旗幟指方向,旗幟引路程。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少劍波唱詞曰:“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中國革命的舉旗引路人就是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盡關他老人家離開我們已經34年了,但他的英靈常存——依然活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
毛澤東思想便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和靈魂。顛叟的新作《乾坤旋轉歌》,由20首詩連綴成章,時空跨度近半個世紀,反映了毛澤東時代和后毛時代的滄桑巨變,但毛澤東主義的巨大幽靈仍持續徘徊在中國大地,地火在不停地運行,始終成為反革命修正主義者驅之不去的噩夢,而革命人民卻世代執著地崇敬著自己的領袖。
請看以下史實:在毛主席親自領導和發動的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億萬人民群眾的思想大解放,緊跟毛主席的戰略部署,一舉摧毀了LSQ和林彪兩個資產階級司令部,抓革命,促生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廣大干群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并以實際行動在孟津縣城的中心廣場塑起了一尊高五米的毛主席巨像,以表達心中的敬仰。
1979年風云突變,上峰下文件,全國推倒毛主席塑像,這是不得人心的卑劣行徑。
1980年國慶前,孟津第一次推像,駐孟津舟橋部隊奉命出動了一個連,驅動吊車一輛執行任務。縣城長華村群眾主動聚集像前保護,周圍還貼有“保衛毛主席”的標語,開吊車士兵畏懼,抗命不吊,一軍官解下腰中的皮帶抽打斥罵不動手的士兵,逼其吊像。群眾見狀,怒罵軍官,更有投磚頭石塊的。時,當地又一駐軍“炮團”有一營戰士趕來,支持群眾,制止舟橋部隊,雙方發生沖突,毛主席塑像未被推倒。
當時之事驚動上峰,中央因此通報全國。
1986年夏,第二次推像:地方當局指派的負責者是管文教的副縣長寧滿倉,另有糧食局局長李運道,縣供銷社主任張煥章,由長華村黨支部書記劉老迷配合。
此次怕群眾阻擋,于一日黑夜,仍叫當地駐軍舟橋部隊派吊車,將主席像吊倒,并挖一大坑,準備填埋。長華村群眾聞風而動,趕來護像,但已被吊倒,群眾在支書劉老迷暗中支持下,憤起向前,阻止填埋主席像,塑像得以保存。
這次參加推像的年不足40歲的縣長寧滿倉、局長李運道二人不久皆患肝癌先后相繼死亡。那個張煥章,不久也突發心臟病而死。第一次推像時,舟橋部隊那個虎狼軍官也于轉業后死亡。
主席像推倒后,因群眾保護未遭填埋,將其轉移往附近文化宮,靠在宮西的外墻上用塑料布保護,年年更換。
長華村支書劉老迷,知道寧、李、張及部隊軍官先后短命死亡的消息,因自已當時曾配合參與吊像,心中害怕,即買主席掛像送長華村各戶群眾,表示贖罪。并發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把主席塑像重新立起來。
2007年,孟津縣民政局長和一個企業家在群眾支持下,欲將主席像立在縣委、縣政府前的廣場上,因縣委班子內有不同意見,最終沒立成。
2009年,群眾將主席像排照上網,引起巨大反響,被官方重視,遂通過逐級反映,決定立像。同年農歷 12月16日 ,由孟津縣城關鎮負責搬運主席塑像,他們打算夜里起運,裝運時,由于塑像太大太重,怎么也裝不好,一直搞到天大亮,東方霞光燦爛才裝好,運往新建的孟津縣第三實驗小學院內,粉刷一新,擇日而立。孟津縣廣大群眾的愿望和年復一年的期盼,到此得以實現。
我們可以從上述真實記載的文字回讀顛叟的20首新作。
之一,4句28個字。高度概括孟津古今歷史是一部階級斗爭的歷史。沒有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和斗爭,便不會如今有“江山一片紅”的新中國。
之二,詩人不直言文革時孟津縣城塑起毛的巨像,而詠之曰:“主席走進長華街”,此謂修辭學中的比擬手法,這樣更加出神入化,生動形象。“一桿紅旗打起來”,即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紅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也是一場階級搏斗,是防修反修的一場全民大演習。在詩人眼中,反革命修正主義者不過是小蟲蟲,謂之“修蟲”,于是便營造出億萬人民“批判修蟲腳下踩”的動感意象。
之三,詩人的筆鋒直指“革開”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的謊言,不過是“冬天假冒春天”的騙局,是“黑云壓頭”的災難,資源掠奪性的開發,使生態極度破壞,造成了“污泥濁水”的泥石流和“飛沙走石”的沙塵暴。“唱妖怪”即妖怪唱,象《西游記》中的黃風怪一樣興風作浪,殘害黎民。
之四,詩之首句“三寸老鼠發布告”,比擬意象,“三寸者”,言其身短,小個子是也。“老鼠”,是個象征比喻,“發布告”即下達文件。第二句中的“忽悠”者,騙術也;“貓”,諧毛,暗指也,即在全國掀起了反毛黑浪。“孟津有個紅太陽”,借代意象,借指縣城所塑毛澤東主席之大塑像。反毛者以宣揚“個人崇拜”為口實,要將其推倒。
之五,“嗷嗷叫”象聲意象,修正主義者及徒子徒孫們急不可待的心情和叫囂躍然紙上。“領搗”,領著人搗亂也,“二毬”與“跟屁”皆是臭罵之語也,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反毛小丑的憎恨之情。
“詩言志”,就是要求詩歌表達作者的思想、志向、胸懷。“志”是有各種各樣的,代表各個階級的,而我們則要有共產主義最先進的思想,無產階級最遠大的志向和解放全人類的最博大的胸懷,永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站在廣大勞動人民的立場上,以人民的“是”為是,以人民的“非”為非,“言”勞動人民之“志”。這是一個階級立場和階級感情問題。詩人充滿鮮明的愛憎,用明白曉暢的語言寫了這組詩。詩之六、之七、之八,歌頌了人民群眾的“護像”斗爭。
之九,寫地方當局搗亂、失敗、再搗亂。“偷個月黑風高夜”,一個“偷”字用得極好,言其皆是賊,所作是見不得人的勾當。詩人用了一個“月黑風高夜”的意象,寫其賊性未改,而不直言他們吊倒毛主席像,卻罵其是“壞蛋作踐毛主席”,詩人的大愛大憎之情溢于言表。
之十,之十一兩首,寫反毛小丑的可悲的下場,那個牛屄軍官背叛了人民軍隊的締造者毛澤東,先是轉業,后是死亡。但詩人不直言其死,卻戲謔為“前腳轉業回鄉去,后腳送個土面包。”“土面包”者,墳頭也。詩人給反毛小丑不動聲色開了個玩笑,真是個戲笑怒罵的高手!
另首,開頭巧用借代,寫反毛小丑寧、李二人的結局。不說他們死于癌癥,反說其黑心肝,用“黑肝都種癌細胞”這一意象,對其下場進行生動形象的描繪。下句有兩個意象:“秋風夜雨”,一幅悲涼的秋夜圖,“哭北邙”,孟津地處北邙,荒冢壘壘。夜里誰在哭?這里顯然不是指古人,詩的結句作出了回答:“青春之歌鎖地牢”,反毛小丑在年富力強的青春年歲時猝死而深埋于北邙山的荒冢叢中。詩句中的一個“鎖”字用得妙極,寫出其永不見天日,永不得翻身的可卑的結果。
組詩的十二至十四首寫參與吊主席像的另一人叫劉老迷的幡然悔改,站在人民群眾一邊轉移并保護了毛主席的塑像。
“改開”三十年的嚴酷現實,又重新教育了中國人民,新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的頭上,使廣大勞動者更想念毛澤東,詩的第十五首、十六首便反映了他們“堅決要升紅太陽”(重立主席原塑的迫切心情和堅決行動。
組詩的第十七首由前兩首的深沉轉入之后的明快。至組詩的第十九首,由動態意象的“邙山舞”、“黃河笑”、“喜鵲叫”和“彩云飛”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畫面。表現人民重見主席巨塑的喜悅之情。
詩歌的最后一首緊扣題目,用詩的語言、詩的意象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千壓萬壓壓不倒,紅歌沖天天欲燒。乾坤旋轉車輪滾,立毛時代來到了!”光芒四射的馬列毛主義是不可戰勝的!
顛叟的組詩《乾坤旋轉歌》由20首七言詩組成,各自獨立而內容連貫,整篇80行(如每兩句排,計40行)共560字,敘描了立像、吊倒、復立的過程,時空跨度為34年的滄桑歲月,橫亙了兩個時代。詩人將其間的風云變幻卷舒筆端,站在勞苦大眾的立場上,聚焦于對待偉人毛澤東的態度上,用詩的語言給予表達,發人深思。無論歷史如何演變,不管資本主義的外衣如何五光十色的眩目攝魂,但廣大人民的心里有桿稱——他們崇敬領袖志如鐵堅,據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毛主席不僅有一副大中華的面孔,而且,他的思想光輝是永存的中華魂!只要毛澤東主義長留人間,中國就不倒,就有救!這是民意!
民歌,是民意的詩化,是勞動人民的聲音。民歌以高度的思想性和簡潔明快、生動形象的語言,征服古往今來的許多詩人,如唐代的劉禹錫吸收了民歌的營養,寫出了《竹枝詞》優美的詩篇,現代田間、李季、阮章竟學習民歌也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如李季的長詩《五貴和李香香》、《楊高傳》,就是其中的代表。
顛叟有很高的文學造詣,除結合現實用古典詩賦的形式創作外,最近又嘗試用民歌的形式譜寫出《乾坤旋轉歌》(組詩)。這一創作實踐是可喜的。
李季根據自己的創作經驗,對“組詩”這一形式的特點作了如下的概括。
一、 組詩應該有個統一的總的主題思想與藝術構思。作者可根據自己選擇的題材和所確定的主題思想,以及為表達這種主題所安排的藝術思想,將各個不同的人物,各個不同生活方面分開一首一首專寫,但統一的主題卻應貫穿在各首短詩之間。“這樣,各首短詩,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一曲和諧悅耳,有著綜合藝術效果的交響樂。”
二、 每一組詩的短詩的數量可多可少,(一般是三至五首,也有更多的)但藝術風格和基調,卻必須是大體一致的,這樣才能使人讀起來感到統一,協調,不致于產生思想內容一致,而格調各異的別扭之感。此外,在藝術構思上,組詩必須經過精心設計,環環相扣,異中有同,同中有異,進而達到一個統一的綜合藝術效果。
(以上兩點文字轉引自《中國當代詩論50家》第390頁。
比照李季《詩論》所談及的兩點,結合顛叟的新作去對照,仿佛叟亦無師自通在尊循著這兩點,只是哪些地方作得不足,尚待實踐。不知讀者以然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