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感覺
田忠國
連天涌動的戈壁,綠意似乎鼓涌著,輕輕撩動天際輝煌的云霞,但同時,荒涼的感覺,也在我體內體外和天地間彌漫。一曲駝鈴,敲擊著瘦硬的靜寂,從此使靜寂顯得那么深遠,深遠得直抵億萬年前,又連接著億萬年后。
愛情,使男人創造了女人動人心魂的美麗;女人創造了男人非凡甚至超常而又卓越的創造力。所以,男人是女人的鏡子。女人的燦爛如花,盡在鏡子中重現,反過來亦如是。所不同的只是,鏡子中展現的是男人的峻捍與威猛。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好女人帶給男人的是雄視天下,掌天握地的自信;而一個好男人,帶給女人的同樣是自信和溫柔/善良。
沒有對愛的感恩,就沒有愛情的持久。
愛的基礎建立在純潔、無私、在窮困中與邪惡搏斗,追求真理上,女人的愛就是男人奮斗的方向,是男人創造潛能的激活點,但同時也可能是男人創造潛力的墳墓。因為,愛需要性愛為支撐點,在精神升華的過程中完成創造的飛翔。
純精神的愛,那是無解之解。有人認為,只有純精神的愛才是純潔的,一有性,愛就不純潔了。若如此,人類大概早就滅種了。所以,在愛中渴望性的快樂,并非世俗,因為,人類愛的基礎是性愛,愛的升華,使生命美麗動人的,同樣是性愛。所以,愛是沒有理,也是不講理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愛,和在愛中生命的扭結。所以,愛有的只是融入對方同時占有對方。當雙方成為對方從精神到每一個細胞的一部分,片刻也無法離開時,所有過程的感覺,就講了愛情的真理。
走筆至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勞倫斯,因為,勞倫斯是寫性愛的圣手,把性愛的困惑與輝煌,寫得又干凈又利落。或許在有意無意間,把不同階級間的生命力與強捍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性,成了勞倫斯描繪不同階級精神狀態的絕妙地方。
性本是人類的共性,但在他筆下,卻成了不同階級的精神風景。
但勞倫斯又是如何從性走進階級的呢?由愛而性,性由此走向純潔、輝煌、強捍。有人認為張賢亮描寫的性愛同勞倫斯有異曲同工之處,其實,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勞倫斯以深情的筆觸,描寫了底層社會,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勞動大眾愛的純潔和性的輝煌,張氏則完全相反,沉醉于性的自悅深處,其筆端流露的是對勞動大眾深深的卑視與嘲弄似的玩弄心境。
張氏的情感世界更接近川端康成。
美,是有階級性的,而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則是不同階級內在情感的呈現。
在諾貝爾文學獎給川端康成授獎詞中說,川端描繪了日本人的精神本質。川端描繪的是日本人什么樣的精神本質呢?簡單的說是精神墮落。也就是說,他展示了日本人的精神墮落的美(從審美學的角度說,叫審丑),但問題不在于他審丑(審精神之丑是走向精神之美的開端),而在于他沉醉于日本人精神墮落中無法自拔。唯美,成了日本人沉醉于墮落深處不能自拔的遁詞。
粗獷而又遼遠的弋壁,似乎動蕩著遠古的大海和日出大海時的輝煌,令人神往不已的同時,也令人痛苦而又困惑:難道說無序之序,混混沌沌,恰恰是宇宙中無語的價值邏輯?這是令人類一直痛苦不已,但又心向往之的難題。
回望人類全部歷史,或許,沒有人類的痛苦向往,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因為,人類痛苦的向往,是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進步的孕母。
所以,無私者純凈的眼睛,方能呈現歷史之真相,洞悉宇宙之微茫,體昩愛情之輝煌。因為,人之理猶如宇宙之軌、四時之序,唯純凈無私無以展現,這是其一。其二,有私必有否藏,有否藏必無真相,人類歷史是如此(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亦如是。其三,自私者為官必逐利,無私者治國定為民。逐利之風起,則距亡國不遠,為民之風行,則離國家昌盛極近。
獨對茫無邊際的戈壁大漠,倍感愛如同戈壁大漠一樣,荒茫式的困惑中透露著執著的向往與精神的強捍,同時也倍感,無私者的心靈之眼,在穿越宇宙和歷史的過程中,正在探尋現實和現實中民眾心靈深處涌動的未來……
1991----2010-3-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