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剛出道的那些年代里,對廣大的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還是有一定的貢獻的,在人民群眾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之中奮力掙扎的時候,出身草根階層的趙本山用他風趣幽默的表演給大家的臉上帶來了雖然短暫,但卻是真實的笑容。讓他們的心里感到過莫大的欣慰,是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香餑餑”。
為什么呢?那時候,因為老趙由于出身寒門,知道咱們老百姓生活中的艱難。在小品中把咱們老百姓在生活中的苦惱和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使那些過年也吃不上什么好東西的窮人們,也能用同樣的心情和有錢人一樣欣賞到他滑稽幽默的表演藝術。臉上也能綻放出輕松愉快的笑容,盡管這種笑容是短暫的,但畢竟也擁有過。
可是,趙本山的表演隨著他的錢包的鼓起,表演的節目也越來越庸俗了。漸漸地開始拿咱們各種各樣的窮人開涮了,比如賣拐,把窮人設計成為一個傻瓜,任憑他這個有了點兒錢的人忽悠。而且是想怎么忽悠就怎么忽悠。一路發展下去,又賣車賣擔架等等,直到現在的“不差錢”和“捐助”,一個比一個爛,一個比一個臭,他忘記了自己曾經也是“賤族”里的一員,他表演的節目由“香餑餑”變成了“臭巴巴”。
俺們人民群眾難道會象你表演的這么傻乎乎的嗎?俺們的心里比誰都清楚,只是因為腐敗盛行,把俺們逼到現在這個窘困的地步了。你從表現小人物的痛苦和辛酸,演變到奚落窮百姓而讓那些有錢有勢的人發對窮人的嘲笑。你于心何忍?良心何在?
你曾經在家里弄了一塊石頭,上面刻了四個大字:“本山本色”。用以激勵自己永遠不能忘記人民,忘記老百姓。可是,你一旦出了名。就把自己的承諾忘得一干二凈。現在雖然那塊石頭還在,四個大字還在,你這個本山還在,但是那個“本色”卻早已經跑道爪哇國里去了。
你有錢了,也學會高雅了,還學會了寫毛筆字。也許你有天賦,字寫的能夠拿得出門,有點藝術家的味道。但是你的行間字里卻永遠寫不出那種高貴典雅的神韻來,因為你的靈魂已經變成了一個庸俗的靈魂了,一個庸俗的靈魂只能寫出庸俗的東西來。
他還的投拜在所謂的文化名人余秋雨的腳下,看見他就好象見到了一個神秘的大佛一樣的敬畏。對這樣一個靠耍弄文字游戲忽悠文化青年的偽學者簡直是五體投地。不過,你們還真的是屬于猩猩惜猩猩。一個是民間大忽悠,一個是文化大忽悠。真正的是怪味相投,我不能說你們是臭味相投。因為你們兩個人還是有一定的良知的,不過是漸漸地變了味道了。其實,你們兩個人還真的是互補:一個是有思想而沒有才藝,另一個是有才藝而沒有思想。
你所拍攝的《鄉村愛情》很好看,逗得城市里的人們咯咯的笑,包括鳳凰臺的名嘴陳魯豫女士。“農村多好玩兒啊!”而真正農村里的農民看了卻是直罵:“瞎雞巴演!”
這才是對你的這個作品最真實的評價,盡管粗魯了一點兒,但是它是從真正的農民的嘴里發出來的,表達了農民的真實感覺。在你的這個電視劇里,人們主要是在愛情上打轉轉,村干部和鄉干部與那么的關系竟然是那樣的和平相處。其實愛情是到處都有的。但是卻不象你在電視里里表演的那么虛假和做作。真正的農民心里頭的酸楚多著呢?你稍微表現出來一點也行。
你這樣導演的結果,讓城市人覺得農村里的農民就是這個樣子,比他們城市里還幸福。如果讓農業部門的領導看了,他甚至覺得建設新農村是多此一舉。你這個只會粉飾太平的電視劇,快停機吧?別在忽悠我們的老百姓了。我的忽悠大哥!你降臨到民間,來體察一下老百姓的生活,弄出一些反映生活本質的東西吧?
人民在盼望著你呢!盼望著你能搞出來一個讓人民群眾真正喜歡的東西,由“臭巴巴”重新變成“香餑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