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網友建議我寫一篇真正優秀的作品為什么一直出不來的文章。想了很久,覺得自己對這個問題考慮的還不成熟,表達出來觀點可能會不太完全,就遲遲沒有動筆。今天到外面看見一農民在那里拔草,與他交談了幾句。居然又悟出來一些這方面的道理,現在就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沒有好的政治環境,這個政治環境不是指黨中央,而是指一些文藝部門的主管官員。這些官員本身就不懂什么是先進文化,什么屬于先進的文化藝術,什么屬于封建文化藝術,什么屬于資產階級文化藝術。只是揮著筆亂批。結果把好的文藝作品當成暴露文學給刪除了,而把那些有害于人民的東西流傳到了社會。
二:現在,文藝界的一些部門的官員和多數文學刊物都掌握在那些右派“精英”們的手里,他們滿腦子都是小資產階級的思想觀念,是對他們資產階級口味的作品就馬上發表出來。不對他們口味的一下子就把你的東西扔到垃圾桶里去。
三:沒有準確的鑒別標準,什么是屬于人民大眾喜歡的文學作品,什么是資產階級的文學作品?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大家都是大概的叫喊著社會主義的春天。而用什么辦法去迎接這個春天,怎樣辨別香花和毒草?卻各行其是。因此好的東西出不來。
四:封建社會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可謂“根深蒂固”、“源遠流長”。在社會文化中和人們的頭腦里頑固的存在著。近些年來,資產階級文化在那些“精英”們的極力推行和普及,也已經彌漫了整個中國大地。而社會主義文化呢?因為文化大革命的“左”的盛行,而被這些精英們全部否定,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基本沒有什么生存的空間。
現在,雖然黨中央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號召文藝工作者們要貼近生活、貼近人民、貼近實際。但是那些推崇封建文化和資產階級文化的作家和文藝工作者是不屑一顧的。這樣先進文化和優秀藝術作品就很難出頭。仍然需要大家付出一定的努力,需要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引下,下很大的力氣、用很大的勁兒才可能會重新占領我們社會主義文化市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