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浩然未能看到的信
未知
·
2010-03-01
·
來源:烏有之鄉
一封浩然未能看到的信
古鎮三月雨:這是在網上偶然看到的一個帖子,是一個網友7年前寫給著名作家浩然的一封信。這封信的正文前有幾句說明:“每一個熱愛浩然的人,我都將引為同志。因為我們有一種共同的感情。以下是七年前我給浩然老師寫的一封信,當時,我并不知道浩然老師已經無法看到我的信了......”。7年前,大約是2003年,此時浩然已因為腦昏迷而住進醫院,直到2008年2月20日與世長辭。浩然先生可能真的未能看到這封情真意切的讀者來信。那么,就讓我們替他看看吧——
浩然師: 這封信在我心里一直寫了三十年,但每次提筆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充分地表達我對您的崇高敬意。三十年前,當我還是一個中學生的時候,您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沒有任何一個作家能夠取代您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沒有任何一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象您筆下的蕭長春、高大泉那樣影響我的一生。無論我是一名中學生,知識青年,煤礦工人,還是后來走上領導崗位,成為一個國有煤礦的領導人,我一直以蕭長春、高大泉為人生的楷模,正因為如此,無論我在哪里,也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深受廣大干部群眾的好評。我曾自嘲地對人說,我是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不過堂吉訶德效仿的是古代的騎士,而我的榜樣則是蕭長春、高大泉以及保爾等英雄人物。 最初接觸您的作品是在讀初中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本無頭無尾、殘缺不全的書,便漫不經心地讀起來。沒想到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多么流暢的語言,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農村生活,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過那時我并不知道它的書名和作者,因為正如前面所說,書是殘缺不全,無頭無尾的。但書中的人物故事卻已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后來,上高中的時候,大概是一九七三年或七四年,我從同學那里看到一本《艷陽天》第三卷,就借來一看。我馬上想到當年我看的那本殘缺不全的書就是這部小說,心中頓時欣喜若狂。當時正是熱天,因為學校不準看課外書籍,我就把自己關在蚊帳里,忘了吃飯,忘了炎熱,一口氣把書看完。 過了不久,我在新華書店里看到了一本《艷陽天》第三卷,與它擺在一起的還有一本沒看過的《虹南作戰史》,前者盡管我已經讀過兩次,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掏出省吃儉用省下的錢,將它買下來。看了又看,有的章節都能背誦下來了,仍愛不釋手。而且經常去書店,看能否買到它的前兩卷。最后還是寫信給正在部隊服役的哥哥,哥哥又托他出差到北京的戰友,給我買到了那兩本十分珍貴的書。 在這之前,我已經買了《金光大道》第一部,第二部則是我下鄉當知青時買的。大約是在一九七五年,我去縣里參加首屆知識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在縣城的書店里看到了這本書,我當時真是喜出望外,毫不猶豫地將它買下。沒想到,回到住處正急不可耐地把它拿來一讀,卻被公社團委書記看見,不由分說借了去,就再也沒有回到我的手中。后來,我因故到了一個臨河的小山鎮,有幸又看到了這本書,于是我又重新得到了它。《金光大道》第三部,是在一本《北京文學》上意外相逢的。那是七六年初,小說是連載的。只有幾個章節。不過我仍然十分高興,以為雜志上既然連載了,出書的日子也不會太久。不料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前兩年,我看到一則消息說,《金光大道》第三部第四部都已出版。這時我已經是一個煤礦的工會主席了,便帶著圖書館的同志,去買書。果然有《金光大道》四卷本,還有《艷陽天》新版本。我們當即一樣買了十多套,并在讀書活動中向讀者隆重推薦,很受歡迎。 我現在已年近半百,擔任處級領導干部也有十多年了,現在擔任著湖南一個國有煤礦的黨委書記,甚至也成了不少人崇拜的偶像,但我對您的敬仰仍有增無減。雖然現在像蕭長春、高大泉這樣的人物,在官場并不受歡迎,但在群眾中備受愛戴。這是個矛盾。而且似乎有這種傾向,那些口口聲聲說“金獎銀獎,不如群眾夸獎;金杯銀碑,不如群眾口碑”的官員們,往往把群眾口碑好的人當作了異己。但我無怨無悔,決心不改初衷,終身以您筆下的英雄人物為榜樣,永遠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是一個生性淡泊之人,如果要問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么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說,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親聆你的教誨,正所謂“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不知我的愿望能否實現。 我不知道您能否看到我的信。如果能,萬望您給我一個回音,哪怕只言片語都行,或者發個電子郵件也行。……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