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或黑暗—影視劇中吸引我的最主要的元素
自從紅色軍旅大戲火爆各大電視臺以來,我也看了一些,且不說存在各種各樣的硬傷,如:老班長沒有了,指導員耐心的幫助教育沒有了,同志們之間那種階級友愛沒有了等等。但《井岡山》、《潛伏》、《紅色搖籃》等還是讓我非常喜歡,而其它很多影視劇,從一開始就不能吸引我看下去。套用小品里面的一句話:為什么呢?這成為我一直琢磨的問題。
這不,偶爾看了《為了新中國,前進》這樣一部所謂描寫戰斗英雄董存瑞的電視劇,看著他們行軍時候那種低沉甚至有些悲涼的氣氛,我又看不下去。
忽然,我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使我不能看下去了。
因為,這些不能吸引我的電視劇,它的調子是灰暗甚至是黑暗的,和我喜歡的影視劇是完全的兩種調子。
近期我喜歡看下去的電視劇,《潛伏》、《紅色搖籃》等,它的主要的調子是樂觀的,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是為著光明,為著全中國的老百姓都能過上沒有人壓迫人的好日子而奮斗,而慷慨赴死,因此,不論多么困難,所有革命著的人都是樂觀的,都保持著那種對自己同志的如春天般的溫暖,而對敵人,不論他們多么強大,在我們的指戰員眼中,都是“紙老虎”。
所以,不論是《我的兄弟叫順溜》、《為了新中國,前進》這些電視劇的宣傳如何熱火朝天,不論有多少明星,但它們的調子是灰暗甚至是黑暗的,這我一眼都能看出,就完全不能吸引我,因為它最重要的東西沒有,那就是對光明的追求。
沒有希望的追求必然就是黑暗的,必然就是悲觀的,必然調子就不可能是樂觀的,必然就不能吸引一切向往光明的人。
“黑夜總有盡頭,曙光就在前面。”值此新春佳節之際,向烏有之鄉的所以朋友致以節日的問候!為了中國民族的未來,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一起學習、奮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