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匪夷所思的《蝸居》

大五 · 2010-01-07 · 來源:烏有之鄉
《蝸居》評析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我一般不看電視劇,總以為都是好事者們胡編亂造的泡漠,只有那些閑著無聊的人坐在電視機前用于打發時光。無意中聽說《蝸居》非常火爆,順路買了張碟子回來播放,一下便被吸引住了,深深的吸引住了。《蝸居》里沒有高大全式的、拔高了的正面人物,也沒有刻意否定的反面人物,仿佛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在演出一場當今社會生活的、令人回味無窮的《紅樓夢》。  

《蝸居》的評論已經汗牛充棟,我只想談談幾句經典臺詞和畫面的啟示。  

   

一、母親to海萍:他(宋思明)手里的權力,都是人民給他的。  

怎樣給的,依什么程序給的,給多長時間。一個“給”字令人思考,令人玩味。這么重大的社會公共權力賦予問題,一個“給”字怎么也解釋不清楚。為什么“宋思明手里的權力”不給你、給我、只給他。要是這“手里的權力”給小貝,觀眾也許可以看到小貝與海藻這對恩愛戀人,順理成章地走進心儀的結婚殿堂,過上入有豪宅出有名車的美滿生活,真正實現海藻親口對小貝說的:你的兒子是貝肯鮑爾,孫子是貝克漢姆,我是你兒子的母親,你孫子的奶奶。  

小貝將成為而今集體奔三的中國80后一代青年的崇拜對象與代言人。  

   

二、蘇淳to海萍:不要對我太民主,我還是喜歡對我專政點兒,專政下的人民有安全感有依靠。  

此情此景,雖然是戲言,真是令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深深思考,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專政?真的有人喜歡“對我專政”嗎。小到一個家庭,大到整個人類社會,究竟怎樣擺正民主與專政的關系,究竟怎樣擺正人治與法治的關系,完全徹底地做到依法治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無禁止即自由,也就是說,現行法律里沒有明文禁止的事項,公民都可以自由去做,受法律嚴格保護。  

   

三、宋思明to海藻:如果連思想都要牽制,那不就跟奴隸一樣。  

思想自由是人的徹底解放的標志。人們都知道:沒有言論自由,就不會有出版自由;沒有出版自由,就不會有新聞自由;沒有新聞自由,就不會有思想自由;沒有思想自由,就不會有人的徹底解放。否則人就如奴隸一樣,如牲口一樣,如工具一樣,任權勢者把人改造成沒有自己思想的“螺絲釘”,任權勢者擺布,任權勢者安排,毫無一點怨言,也不敢有怨言,直到終老離開這人世,也不明白人世間還有“平等”二字。  

錢學森感嘆中國大學為什么培養不出大師級人才?因為思想不自由,學術爭鳴就不自由;老是用權力裁判真理,官大真理多,客觀人文環境造成大師級人才顯冒不出來。我們要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與中國足球隊要獲得世界杯冠軍一樣還遙遙無期。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世界商貿一體化,國際經濟大循環,我們怎樣在平等自由的基礎上與國外境外的人士做生意,談合同,我們不可能總是當別人廉價的加工廠,我們強調自主知識產權。解放思想已經說了上百年了,還是沒有完全徹底的解決。  

馬克思說:每一滴露珠在太陽的照耀下,會產生出無窮無盡的色彩。而精神的太陽,無論它照耀多少事物,無論它照耀多少個體,卻只能產生出一種色彩,這就是官方的色彩。  

   

四、母親to海萍:你們享受的那部分幫助,其實原本就屬于你們自己。  

電視劇里對這句經典的臺詞沒有展開演繹,這句話可以說是整個劇的中心思想,是核心的核心。試想幾位復旦大學的畢業生,經過自己七~八年的刻苦努力,竟然連居家之所都買不起,還要啃老、借高利貸、做二奶、背二十年的房貸重負,這是一副多么令人難堪、令人痛心的情景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尚且如此,那些生活在社會低層的千千萬萬的離開“桃花盛開的村莊”的打工仔打工妹們、城市國營企業下崗職工、社區低保戶、沒有考上大學的落榜青年又是怎樣在生活呀,他們是怎樣解決“不是生活的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的住房問題的,他們不像公務員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有國家包著,而時時處處都要靠自己,在如今的社會經濟狀況下是多么的艱難。  

就是在那萬惡的舊社會,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楊白勞也還有他的住所,起碼也有100多平方吧。中國農村的房子,豬圈鴨圈雞圈起碼也有個好幾十平方,加上放床的窩窩、堆柴火的角落怎么也有100多平方。海萍海藻與小貝們連楊白勞都不如。喜兒的男朋友大春秘密參加了八路軍,還有所指望。海萍海藻與小貝們呢,按海萍的說法:“我哪有什么未來,我的未來就在當下,在眼前,來不及細想,沒有決斷,就這樣懵懵懂懂的被人推著往前走,而我青春年少時候的理想上哪兒去了?我的理想,就被這匆匆的人流推得無影無蹤,是啊,我曾經的堅持,內心的原則,少年的立志,就被這孩子,被家庭,被工作,被房子,被現實生活磨礪的不剩些許”。  

   

五、母親to海藻:孩子呀,當心!  

很奇怪,出了問題為什么偏偏要逃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海藻遇到的難題國內就解決不了嗎?美國就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之地人間天堂?我們有和諧社會,有以人為本的政府,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難道還解決不了海藻們遇到的難題,還要去求助于大洋彼岸的高鼻子洋人,真是咄咄怪事,費解費解。  

現代歷史上在國內斗爭中敗下陣來的王明、林彪都是朝北方的蘇聯跑,不惜粉身碎骨也要向蘇聯跑,而海藻們遇到了難以解開的死結,在宋思明的死黨馬克的精心安排下卻向大洋彼岸的美國跑,此一時彼一時也,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也。  

當海藻跟隨她并不熟悉的馬克離開中國時,作者六六借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母親之口,說出了她自己憂國憂民的心聲“孩子呀,當心”!  

   

六、《蝸居》里的官員監督官員、權力監督權力的奇特現象。  

既然權力是人民“給”宋思明為代表的腐敗官員的,“給”的人總有監督宋思明的權力吧。整個劇情完全看不出來,公眾輿論、新聞媒體、互聯網上完全沒有一點反響。 網絡成了海藻與小貝談情說愛的工具,海藻與宋思明的關系暴露后,網絡又成了小貝玩電子游戲發泄不滿情緒的工具。  

而正常的權力監督被描繪成希特勒黨衛軍式的跟蹤、斯大林秘密警察式的監控、克格勃式的恐怖手段,令觀眾不寒而栗,毛骨悚然,離一個民主與法制的社會相距甚遠,離一個讓公共權力在陽光下操作的社會相距甚遠,離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相距甚遠。  

怎樣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對公共權力的監督機制,《蝸居》里完全沒有反映,是不是有誤導之嫌疑,讓人不得其解。  

   

七、宋家唯一的男丁。  

宋思明兄弟二人,通過宋太太的口觀眾們知道了宋的弟弟有個女兒,宋思明夫婦也是一個女兒“婷婷”。按中國社會的傳統說法,宋家將斷了香火,因為中國人歷來講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雖然宋思明在外面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家族的下一代卻沒有一個傳香火的男丁,這也許也是宋思明背叛妻子的一個原因。在那么嚴重的時刻宋思明向宋太太白帝城托孤式的說道“這是宋家唯一的男丁”,希望宋太太接招照應,卻遭到宋太太絕情絕義的回答。呼風喚雨的宋思明此刻無可奈何,惟有空嘆息。  

中國字造得真的是意味深長,有女有子才是“好”。  

有女無子,不為好;有子無女,也不為好,但起碼可以傳香火;符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男子結婚叫“娶”,女子結婚叫“嫁”,真是弦乎?  

中國(準確講是大陸)70年代開始推行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能生育一個孩子,令多少家庭斷了香火。而中國的香港、澳門、臺灣人口密度大大高于內地,根本不搞什么計劃生育,聽其自然,經濟發展狀況社會富裕程度卻大大好于內地,因此計劃生育政策受到普遍的質疑。要是宋思明有一兒一女恐怕不至于如此看重海藻肚里的“宋家唯一的男丁”。  

   

八、宋思明to海藻:女人對紅杏出墻的向往,就像男人對處女的向往一樣,是無法克制的。  

宋思明為什么那么癡情地熱愛海藻?令屏幕下的女同胞萬分感動!宋思明才是女同胞們的夢中情人,他給了海藻六萬塊錢解救姐姐海萍的燃眉之急(這筆錢繞個圈子又回到宋家)、送豪宅、送寶馬車、送500萬元生活費、海藻懷孕后他無微不至的關懷,生前還安排海藻與兒子出國(盡管兒子已經沒有了)……  

宋思明認定海藻是第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女人,而宋太太嫁給宋思明的時候已經不是處女了,足以使宋思明有苦難言,這也是宋思明背叛妻子的原因之一。  

而小貝除了外表陽光,能說漂亮話,做一些搞笑動作之外,沒有能力解決海萍海藻姐妹倆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難題。如海萍所說男人應該做的事情-----房子、票子,小貝一無所有。所以大家認為,海藻與小貝的分離在所難免,兩人不分離才怪。  

當然,也可以說,海藻跟與宋思明是投機,海藻跟與小貝是投資,投機的風險永遠要大于投資,所以海藻輸得很慘,悲痛得三個月都不開腔說話(出國了另當別論)。  

若海藻與小貝真的花好月圓,結為夫妻。十幾年后小貝發達了,而海藻青春已逝,花容不再,保不定今天的小貝就是往后的宋思明。關于這一點劇中的海藻都有清醒的認識,據此她將海萍駁得語無倫次。海萍哀嘆,你是在用我的矛戳我的盾。  

   

九、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鏡頭。  

當宋思明得知海藻出事了,駕車沖出市府大院,閃著警燈鳴響警笛的便衣警察也駕車窮追不舍,海藻懷的小孩沒有了子宮切除了倒在病床上,正在搶救之中;宋思明倒在血泊里,喃喃細語,聽不清在說什么,轎車四腳朝天,火光展現,爆炸在即,便衣警察趕緊滅火,好一些群眾在圍觀;太平間里宋思明的尸體在涼板上平放著,陰森森,凄慘慘,一片恐怖氣氛。此時醫療電子顯示頻上,偏偏定格在“64”上,N多阿拉伯數字不用,為什么偏偏是“64”這兩個阿拉伯數字,免不了讓觀眾聯想到89年發生的震動世界的北京64事件,這特寫的鏡頭最令人匪夷所思,迷惑難解。  

   

十、《蝸居》里的主要人物,在現實生活中撞了南墻后,都免不了回顧過去,發一通感人肺腑的言論,頗有意思,足以令熒屏外的觀眾也若有所思:  

60后的宋思明: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帶著你們過另一種生活,不要太多的錢,每天去菜場斤斤計較,為發論文、評職稱而與人爭得面紅耳赤,也為女兒考不上好學校而心焦。也許,這樣,才是一種幸福的生活,而我以前并沒有意識到。  

60后的宋太太:我真后悔把你送上這條路,要是當初你出去了不回來,過兩年把我們接走,說不定現在在國外生活得又安靜、又踏實。我不必擔心你每天晚上睡在誰的床上,也不必害怕你會被抓。  

70后的海萍: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錄影帶一樣,我一定要找到我22歲時候的那段帶子,我一定要重新 ,重新播一遍。那時候我就會選擇和我的愛人,回到老家,買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和我的爸爸媽媽在一起,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能那種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一樣。那么簡單 。  

70后的蘇淳:那我當初的決定對嗎?如果當初,我不貪戀這個大都市虛幻的華美,不貪戀愛人香酥的懷抱,我堅決地返回自己那個小鎮,我最起碼現在混成副處長了。人離鄉賤呀,俗話說得沒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失足啊,失足啊。  

80后的小貝和海藻:如果時光倒流,只停留在大雨中相遇的那一天,該多好。  

80后的小貝對著海藻聲嘶力竭的咆哮:我真想讓你知道什么叫忠誠!  

   

《蝸居》的上演與遭禁,引起街談巷議,一片嘩然。越禁使該劇越風靡大江南北,該劇圍繞兩種房事所演繹的故事足以令當今的普羅眾生,無奈嘆息,魂不守舍,任凄楚辛酸的歌聲久久回響----愛情是讓人沉溺的海洋,孤單的時候想要去逃亡,轉身那一瞬間你出現在我身旁,你的眼淚讓我不敢開口講。我想大聲告訴你,你一直在我世界里,太多的過去難割舍,難忘記……   

一切都應了《三國演義》開篇語所說: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6.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7.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8.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综合网址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午夜尤物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