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小崗村這個假典型原來是那些資改派一手炮制出來的。他們用瞞天過海的辦法,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欺騙了三代領導人。使他們做出了不正確的決策,致使全國農村的廣大農民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在保守落后的小農經濟狀態下,使整個農村社會處于一種狹隘、落后的生活狀態中,使農民一直在單干獨斗的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他們的陰謀竟然使嚴宏昌那樣有著嚴重封建思想的愚昧無知的農民在中國成了學習的“先進典型”。卻使王洪斌和陳永貴那樣有著高尚品格的社會主義先進農人物遭到了嘲弄和冷落。這真的是一種奇怪的令人痛心的社會現象。
資改派們真是罪該萬死!他們這種無恥行為在不遠的將來必定遭到主持正義的黨和人民的嚴懲。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年來的具體事實。當初,當資改派們發現了嚴宏昌這個落后、自私的典型以后,就經過添枝加葉、瞎編亂造把材料送給了鄧小平,使鄧小平信以為真。當時他就興奮的說:“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我們總的方向是發展集體經濟。實行包產到戶的地方,經濟的主體現在也還是生產隊。這些地方將來會怎么樣呢?可以肯定,只要生產發展了,農村的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關鍵是發展生產力,要在這方面為集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具體說來,要實現以下四個條件:第一,機械化水平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適合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情況的、受到人們歡迎的機械化。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積累了經驗,有了一批具備相當管理能力的干部。第三,多種經營發展了,并隨之而來成立了各種專業組或專業隊,從而使農村的商品經濟大大發展起來。第四,集體收入增加而且在整個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具備了這四個條件,目前搞包產到戶的地方,形式就會有發展變化。這種轉變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產發展本身必然 提出的要求?!薄 ?/p>
從鄧小平的這段話里我們可以看出來,鄧小平是完全相信了他們所匯報的這個“小崗村經驗”的。但是,我們從鄧小平的話里面看出來,鄧小平是把包產到戶只是當成了一個權益之計,并沒有把他當成一個永遠的政策去推廣和執行。請我們注意鄧小平的這段話:“實行包產到戶的地方,經濟的主體現在也還是生產隊。這些地方將來會怎么樣呢?可以肯定,只要生產發展了,農村的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彼J為,將來還是要實行高水平的機械化的。這時候的包產到戶的真正目的還是為了發展生產,經濟的主體結構還是生產隊。如果按照鄧小平的設想,在過了若干年的包產到戶以后,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還是要聯合到一起成立各種專業組和專業隊,來搞高水平的機械化農業,走集體化的道路。那么,我們現在的農村則會是另外一種嶄新的面貌,我們的中國也將會是一種嶄新的面貌。
可恨的是那些資改派們為了實現自己在中國徹底復辟資本主義的目的。把小崗村的真實情況隱瞞起來,報虛假的情況。使得鄧小平真的以為全國的農民都真正富裕了起來,都甘心情愿地永遠走大包干的道路。使鄧小平發生了錯覺。對農村的徹底撒手不管而造成了幾十年的歷史遺憾和將近十億農民的悲哀?! ?/p>
他們欺騙鄧小平直至到他去世以后,又開始用同樣的手法欺騙繼任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還是一直用虛假的材料向前中央領導人匯報農村和小崗村的工作情況,撒謊說農民們在包產到戶的生產狀態下生活的非常幸福,農民們希望永遠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下去。中央領導人雖然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但也不大相信他們的話,提出要到小崗村去實地考察一下,驗證一下他們說的情況是否真實?他們一聽心里就著了毛,于是就連夜向安徽省委下命令,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里要把小崗村的面貌裝扮一新?! ?/p>
安徽省的領導自然不敢怠慢,市、縣、鄉、村層層緊急動員。在前總書記到來之前使小崗村原本破爛不堪的落后面貌一下子就“舊貌變新顏”了。中央領導來了以后,看到他們安排好的“煥然一新”的小崗村時,自然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于是,以后的這些年來,錯誤的判斷自然會制定錯誤的政策。十一年來,每年一個不符合實際的“一號文件”都準時的出臺了。特別是那個“三十年不變”的政策的出臺,使落后的農村發展方式成為了一個僵死的東西。也使農村中的農民們因為土地的分配不公而發生矛盾,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上訪,這個文件是影響當今農村社會安定和發展的最大瓶頸?! ?/p>
胡錦濤總書記上任以后,黨中央對中國的農村和農民極為關注。采取了許多的惠民措施:不但免除了農民們的公糧,還給農民發放糧食補貼,使農民們感激涕零。后來又陸續實行了醫療統籌、給初中以下的學生免除學雜費、還給困難戶和五保戶發放底保等的感措施。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情贊賞和熱烈擁護。
但是,影響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包產到戶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農民們仍然沒有從最落后的生產結構中解脫出來。特別是那個“三十年不變”的土地政策不但影響了生產的發展,而且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使得許多問題和矛盾更加嚴重和突出起來。比如:有的家庭由于娶媳婦生小孩而添人進口,由原來的三口人變成了七口人,但土地卻不能進行適當的調整,他們連溫飽都不能維持。而另外有的家庭由于原來的人口死亡或出嫁或者出外工作,由原來的七口人變成了三口人、兩口人甚至一口人的,他們的土地沒有能力耕種,就出租給別人,坐收地租,形成了新的地主和貧農。這個情況在全國的農村中是普遍存在著的,是當今農村社會中引起農民之間矛盾的最主要原因。鄉里的基層干部由于那個“三十年不變”的政策的阻礙。不敢也沒有辦法調解。只有少數有威望的村干部靠著自己威信和面子在村里實行三年或者五年調整一次土地的辦法。
由于土地法的錯誤,鄉里的干部必須和“中央保持一致”而不敢表態,每調整一次土地,那些村干部們都要費很大的勁。用他們的話來說,他們做這種事情是“合情合理不合法”。一項錯誤的政策竟能延續幾十年,這真是當代社會的悲哀,也更是那些得不到應該得到土地的農民的悲哀?! ?/p>
這些都是那些資改派在農村政策上欺騙中央領導而犯下的一大罪行?! ?/p>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去年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這些資改派們又發起了什么“08憲章”,其中一個條款竟公然想使農民的土地進入經濟流通領域,企圖全面和徹底地剝奪了農民的土地權,想讓廣大的農民群眾徹底退回到封建時代中去。那個時候,我正在河北的農村做社會調查。在向農民征求他們的看法時,女人們都是掉眼淚,男人則都是破口大罵。罵那些沒有人性的資改派竟然還想把他們最后的一點生存的依靠和希望收去?! ?/p>
后來,胡錦濤總書記到小崗村去調研,傾聽了小崗村一些農民的心聲。在之后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明確規定了“土地流轉”的三個不準。才使農民們吃下了定心丸?! ?/p>
在當今,由于那些資改派們仍然掌握著話語權,他們還是隱瞞著農村的真實情況和農民的實際愿望,他們是永遠也不會向中央領導匯報真實情況的。他們讓中央領導認為現在的農民對“包產到戶”這個政策非常滿意,對“三十年不變”這個錯誤政策很滿意,對“城鎮一體化”這個脫離了農村實際的政策很滿意。致使中央領導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使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仍然在存在著?! ?/p>
這次小崗村下派支書的去世,使中央領導對小崗村的真實情況開始有所察覺,對當今農村存在的諸多問題都開始有所察覺?,F在,那些對幾代中央領導人撒了幾十年謊話的資改派的心里開始有些發毛了,這些天來,他們在這個問題上連個屁都不敢放,因為他們的西洋鏡馬上就要被人民戳穿了。在不遠的將來,這些資改派一定會被綁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接受人民的審判。
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得知了現在農村的真實情況以后,一定會帶領全國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康莊大道,這是歷史的趨勢,也是歷史的必然,是任何反動勢力想阻擋都阻擋不了的。我們幾億農民在熱烈的期待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