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f1ie.html
《蒼天》是我喜歡的影視題材。但是《蒼天》只寫到最高人民法院進北京“趕考”,意尤未盡也。
關于《蒼天》的評論,看了一些。比如《蒼天》揭示了人民司法制度“是共產黨毛主席派我們來的”的階級屬性,體現了“老百姓才是我們的活菩薩”的群眾觀念,凸顯了“老百姓的生命大如天”的價值取向,明確了“我們就是保護老百姓的”的奮斗目標。比如《蒼天》揭示了法律是有階級性的,人民司法的人民性是其最突出的本質屬性。《蒼天》突出了人民群眾是人民司法事業的力量源泉,司法工作者必須扎根群眾,依靠群眾。《蒼天》詮釋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第一次喊出了“老百姓生命大如天”的口號。《蒼天》重申了人民司法的光榮任務,明確了人民司法的根本屬性。等等。
覺得說到了所以然,而沒有說到之所以然。
現在的人似乎對“青天”這個詞兒很不感冒,既土又不“普適”,對“活菩薩”更是欲砸碎而后快。其實它飽蘊著我們民族深厚的文化情感和老百姓樸素、真誠地感動。與過往的“被青天”不同,共產黨的“馬青天”是歷史的產物,相對于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東霸天”“西霸天”“南霸天”“北天霸”,“馬青天”為陜甘寧邊區人民司法工作樹立了一面旗幟。
毛澤東同志評價馬錫五同志:一刻也不離開群眾。以馬錫五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為什么一刻也不離開群眾?因為“老百姓才是我們的活菩薩”(毛澤東語)
老百姓贊馬錫五同志為“馬青天”,馬錫五稱老百姓是“我們的活菩薩”,這是歷史前進中的雙向選擇、雙贏選擇。
以此為基礎的陜甘寧邊區人民司法工作必然區別于過往的“官僚貪腐”司法,突顯其人民性:人民打得起官司、打得贏官司;人民自然信仰司法、愛護司法,甚至愿意用生命去捍衛司法及其產生人民司法的人民政權。因為,他們是屬于人民“自己”的,人民就會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的用心、用情。
(1)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了解案情。
(2)依靠群眾、教育群眾,尊重群眾意見。
(3)方便群眾訴訟,手續簡便,不拘形式。
馬錫伍審判方式包括三個有機聯系的步驟:查明案件事實、聽取群眾意見形成解決方案、說服當事人接受。馬錫伍審判方式為當時廣大老百姓所接受和推崇,并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影響著我國民事訴訟程序的構造,其中許多具體原則和作法以后被直接運用于新中國的民事訴訟制度。
那么《蒼天》的天到底是個什么天呢?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點,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如果說一切為了群眾講的是目的,就是為什么要這樣做,那么一切依靠群眾則講的就是手段的問題,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的問題;這是因為:第一,一切為了群眾,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第二,一切為了群眾,就必須對人民負責,善于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第三,一切依靠群眾,首先要相信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眾的革命首創精神;一切依靠群眾,既要反對命令主義,又要反對尾巴主義。第四,一切依靠群眾,就應該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應該善于從群眾的議論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和政策。第五,一切依靠群眾,必須在一切工作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要在新形勢下努力創造發動與組織群眾的新方式、新方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眾路線的又一重要內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是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過程完全一致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認識論上說,也就是調查研究的過程。這就把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同群眾路線的工作路線有機統一起來。要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首先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向群眾做調查工作。做到從群眾中來,只是完成了領導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些從群眾中集中起來的領導意見再回到群眾中去,使群眾認識到這些意見是符合他們的根本利益的,號召群眾實行起來、化作他們自覺的行動,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成為人民群眾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同時,毛澤東還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中,必須采取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
最高法院兩個最有名的副院長
馬錫伍算不得上是最高法院最有名的副院長,也許只有歷史才說的清楚。
日前,中共中央紀委對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松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檢查。
經查,黃松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錢款;違反規定,收受禮金;生活腐化。
關于黃松有落馬的原因,香港《大公報》等媒體報道稱,他主要涉及三大問題:以權謀私、嚴重經濟問題和生活腐化。也有報道稱,黃松有“對未成年少女特別有興趣”,更有司法界人士稱其為“性貪”。
黃松有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長、二級大法官,創造了一個紀錄:建國以來司法系統因涉嫌貪腐而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
1957年,黃松有出生在汕頭市澄海區蓮上鎮蘭苑村的一座舊祠堂里。那是土改時人民政府分給他們全家的住所。黃松有的父親雖是個典型的貧苦農民,意識卻相當“超前”——盡管家境貧寒,仍堅決支持孩子們讀書考學。
細數黃的經歷,頗為順利,從廣東高院書記員至審委會元老,再到湛江市中院長直到最后的最高法院副院長,一路青云直上。根據媒體報道及民間流傳的事跡,此君學習勤奮,是最高院幾位大佬中撰寫學術文章最豐者,典型的“學者型法官”。
作為“腐敗分子”、業界“大佬”的黃松有,曾經撰文論證“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并以答記者問的方式對“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加以詳細解讀。
那么,黃松有又是是怎樣實踐“和諧主義訴訟模式”的呢?
他不愛人民,而愛人民的“未成年少女”;他不講黨性而“性貪”,老百姓的生命輕于鴻毛,“老子的幸福大如天”;他不講“和諧”而以權謀私、“我就是保護黑社會的”“權錢才是我的活菩薩”......所謂“和諧主義訴訟模式”的皮,包裹著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骨。
馬錫伍審判陳同海會如何?
陳同海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其父陳偉達早年參加革命,建國后在浙江工作達29年,曾任副省長、省委書記,后來擔任過中央政法委副書記。陳同海15歲參加工作。1983年,35歲的陳同海被派往石油企業鎮海煉化工作。38歲到50歲之間,他又到浙江省和國家計委任職。從1998年到2007年,他回到石化系統并身居要職:前五年是中石化(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二把手,擔任集團副總經理;2003年初出任集團公司總經理,不久當選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同海被認為創造了八項貪官記錄:陳同海共計受賄近2億元,創造國有企業貪官受賄之最;陳同海單筆受賄1.6億元;創造建國以來貪官單筆受賄之最陳同海日均揮霍公款4萬元;創造中國貪官揮霍公款之最;陳同海用公款對上海大賽贊助8億元,創造公款贊助之;陳同海僅用40分鐘就決定投資2億元,創造快速投資之最;陳同海與盟友杜世成共用情婦,創造結盟謀略之最;陳同海是掌管最大國有企業被查處的級別最高貪官;陳同海受賄近2億元被判死緩,是受賄最多的免死貪官。
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陳同海的死緩判決將從判決生效之日起開始計算,滿兩年之日若無特殊情況且表現良好,將改判20年有期徒刑。
以此常規情況論,現年60歲的陳同海,刑滿出獄時已過80歲。
和坤實在是退臟積極,為國家斂財。怎么也該來個“死緩”吧?但是還是被嘉慶給“咔嚓”了。
如果陳同海幸遇嘉慶,會是什么結果?
陳同海能夠免于一死嗎?!
我想是一個結果:槍斃。
薄熙來打黑后果的N種猜想
馬錫伍的“出道”,也是從“打黑”收拾民心開始的。但是情況不同了,馬錫伍打的是體外循環的“黑”,薄熙來要打的卻是潛伏的甚至是體內循環的“紅皮黑心”。客觀的說,薄熙來難多了。
昨天還是座上客,今天頓成階下囚,不僅一般善良的老百姓沒有立即看懂,就那些涉黑的經濟界巨頭也一臉茫然,懷疑是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
即至一個個涉黑的經濟界巨頭垮了,一個個涉黑的政界黑勢力保護傘被整肅,一股股社會黑勢力偃旗息鼓,重慶人民一片歡騰。網友甚至喊出:“堅決支持薄書記和王局長!當代海瑞!”“薄總理”“保護好薄書記!”來。
但是,國內并沒有因薄熙來的重慶打黑而形成全國性的打黑浪潮。這一結果的出現,不僅令人們感到不解和失望,而且也為薄熙來和薄熙來式官員擔憂。
2、會不會偷雞不成反奢一把米?會不會再來個為經濟界巨頭平反?會不會官黑勾結,黑惡大聯合,來個反攻倒算?人民從此永遠遭殃?
3、人民希望重慶打黑是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是試點,而且要打一場人民戰爭,因此才調來了王中軍。薄熙來重慶打黑不是唱“獨角戲”。反之,重慶打黑,只會是象和坤反腐敗一樣,越反越黑、越反越惡.不如不反。想起來都后怕。
.......
自從最高法原副院長黃松有因涉嫌經濟問題被中紀委“雙規”、被免職,全國的法官,不管有沒有問題,都吃了一幅瀉藥,并且有可能永遠的吃下去。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大小小的黃松有還會層出不窮,因為時代不同了。
《蒼天》終于播完了。我等著這一刻來寫點東西。
20:05 2009-8-26
幾年前,寫了首詩,發在<<人民法院網上>>。
懷念(詩三題)
——紀念馬錫武逝世43周年
雄舞天下
誰說你已是一個符號
只留在歷史的斷章
誰說時間也變得世故
向現實學會了遺忘
當冷酷成為一種旋律
當麻木在陰霾中舞蹈
撒謊把舌頭盤踞
虛偽笑靨般嫵媚
你不是云游四海的教士
也不是審判臺上的塑像
你是扎根在大地上的公正
你是飄揚在靈魂中的高尚
你是追逐草場的牧人
你是拓土開疆的士兵
你是一條大江的源頭
你是通向未來的征程
不須要寫下你的名字
只希望銘記一種精神
即使困惑象早點一樣擺在面前
我也要在感悟中體味那懷念中的溫存
05.11.1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