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潛伏》談信仰 |
◎ 竇含章
|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什么樣的信仰,將影響甚至決定一個人、一個黨、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電視劇《潛伏》就展示了信仰的偉大力量。在這部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電視劇中,信仰成為決定人物命運、貫穿全劇的主線。通過觀察劇中典型人物命運的變化,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信仰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失去的,還可以思考今天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信仰。 在劇中,主人公余則成之所以能夠在嚴酷的環(huán)境中,舍生忘死,長期潛伏,為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做出卓著貢獻,正是因為他獲得了崇高信仰的強大支撐。囿于極特殊的斗爭環(huán)境,余則成沒有機會對黨的理論進行系統學習,沒有參加過一次組織生活,甚至連入黨形式都不符合基本的組織要求。但是,他最終卻由國民黨軍統特務變成了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成了視金錢如糞土,為黨的利益愿意犧牲一切的英雄人物。這種改變源于他的切身感受。在余則成周圍,一邊是貪污腐化、為個人私利斗得你死我活的國民黨官員,一邊是紀律嚴明,為了民族解放事業(yè)甘愿犧牲生命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這種存在巨大反差的現實極大地沖擊了余則成的思想,并從根本上改變了他的信仰。對于余則成這樣一個追求民主進步的中國人來說,投入中國共產黨的懷抱,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軍統天津站站長吳敬中當官十幾年就得出了這八字心得。也許早年參加復興社鬧革命時,吳敬中也有報國濟世干一番事業(yè)的理想信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環(huán)境的侵蝕,到老時已變成世故圓滑、以權謀私的貪腐官僚。任何朝代、任何國家,都有像吳敬中這樣的官員。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多數領導干部都如吳敬中一樣,那么他所依附的事業(yè)必將腐朽,這樣的統治也難以持久。國民黨當年的干部中,像吳敬中式的人物已經多如牛毛,面對朝氣蓬勃、一心為民的中國共產黨又焉能不敗? 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時代變遷,觀念變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潛伏》中所表現的共產黨人的信仰就過時了。相反,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中國的發(fā)展就會迷失方向,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可能被葬送。作為人類精神活動的較高形式,信仰的樹立不僅受制于時間和環(huán)境,還受社會風氣影響,并需要克服甚至戰(zhàn)勝一些人類基本的欲望。因此,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隨波逐流易,樹立崇高信仰難。 對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必須高標準地堅持信仰、牢記宗旨。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訴求,但是每個領導干部應該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滿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在新時期,領導干部的待遇與幾十年前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比起普通群眾也已很優(yōu)厚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權力仍被私用,那就是對信仰的背叛,這樣的干部,就是黨和人民的罪人。 對于廣大群眾來說,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余則成、翠平那樣的高度覺悟,但不是說信仰就可有可無了。在普通群眾中,信仰的基本要求應該是追求真善美,遵守起碼的社會公德,既珍愛家庭,也關愛社會。 人活著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無論身居廟堂,還是身處草野,精神信仰都能夠讓人明確生活目標、豐富生活內涵、提升人生價值。看過《潛伏》,但愿有更多的人能重拾信仰,讓信仰之光照亮中國的未來。 |
(作者單位:新華社)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