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賦
共國丙戌,父親節序,臥泛心海,起誦《海賦》,清晨作賦。
第一卷 凌波歌海
歷史是根抬杠,祖先那頭使力,子孫這頭鼓勁。悠悠渺渺五千年,一年算一丈,姜嫄抬得長,我們承力短,生命不堪之重,絕大部分由她帶領列祖列宗分擔了,他們實在來不起了,杠端平放一座座墳頭,也要魂托支點,給子孫夯實坐力。 記得抬紅苕到水田去沖洗,一根長扁擔,兩肩不等式,媽媽殿后,淘篼無限靠近她,兒子當前,肩膀遠離重心,哼著兒歌,揮舞響子棰棰奔往田邊。縋篼下水,捧著紡錘形竹疙瘩響棰跳起跳起舂,媽媽喘息:“猴兒,不要雞公屙屎頭截硬,悠悠緩緩使力,別把苕皮捶得稀爛。”于是均勻發功,童謠生風。
健兒歡蹦,幾千年無機械化起重,全靠杭育杭育派一鼓作氣,爆發力興,屁眼兒芯芯都緊了,彈筋暴鼓,肌肉雄棒,牙關碎咬,抬走三代六朝,扛翻唐宋元明,力場無處不飛歌。小農經濟私有制下,分散勞動,踏著勁歌,就看到起重勞動的大場面。
公有制下集體化勞動,紅旗飄飄,戰鼓咚咚,我們縱情凌波歌海洋,人歡喇叭響,挖方肩頭扛。
一里開外合意水庫動工,民工指揮部播音加油,勞動號子此起彼伏。我才歲半,穿著岔岔褲鞍前馬后,追隨社員左右,夾皮溝,荒墳壩,銀鋤落,扁擔飛,罈罐滾,陶俑追,死人骨頭也敲碎,我拍巴掌:“呸死鬼,該倒霉!”三歲,水庫碧藍蕩漾,表姐扇合歡(談戀愛),帶我看未來的表姐夫釣魚,還沒走攏,高聳的石拱壩刷得雪白,仿毛體大字“合意水庫” 紅光耀眼,紅旗、勝利大隊民工正在山麓挖隧道、掘水渠,一九六八年三月竣工刻石:“水為農命脈,建設日日新,惟望毛主席,永遠放光明。”
八歲,幾里開外明陽水庫、民合水庫開工,高音喇叭播快板、故事、詩朗誦、表揚稿,隊長帶去百零三個勞動力,我也輕裝快跑,運土如飛,媽媽煮飯,木甑挑到工地。幾天后一汪塌方,未婚青年四老爺壓死,他叔叔二老祖氣得發抖,邊擦血絲邊告哀:“仙逝的大哥啊,我沒有照顧好短命的侄兒啰?!惫夤骱谖謇蠣斆暶饪蓿骸八男值軈?,你娃子咒我要挨閻王的打,哪曉得你先背三百棍欠毴棒喲?!睔萣ī,女陰,欠毴棒,玩笑語,噱指白來人世變男人,未能完成緣種使命,欠了債,死了閻王都難饒,問他光棍罪,棒打三百次。學校代敲鐘大隊革命委員會送花圈,墨書奠字引主席聯挽:“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鼻宕罄献婺锟迶担骸拔业溺郯耗?,盡都上眉八好(大家都好端端)的,你為啥子放單線,丟掉仙姑下黃泉?”她抓住壽衣,又捶又搖,撲天喊地,銀簪碰落,纂纂擂散,青絲亂發隱現老臉。
十歲,放下書包,主動加盟中和水庫修建,看不得供銷社那些站柜臺的營業員叔叔阿姨偷奸?;?,尖起指拇兒使莽力(假裝勞動),生怕稀泥糊臟了潔凈的衣服。我總是高唱兒歌搶臟活干,力氣雖小,個子靈動,挑得少,往返勤,累計勞效奪頭名。
一九七三年暴風雨,保管室東廂茅草整體掀過屋脊,吹覆西廂,儲存的谷物種子淋濕。隊長一聲令下,能動生靈全體動員,會計搭樓梯上房頂,把巨大的鉤索拴在桁梁上,哨子勁吹,號子怒吼:“一二三,拉,起!”人心齊,覆草移,蓋匠山草稍微修補,物歸原主了,哪聞酸蚊子瞎哼哼放空炮“安得廣廈千萬間”,只消毛主席六億堯舜一揮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書生千古動嘴的文學,不敵人民一夜動手的美學。收秋,曬壩連更曉夜,保管員竹竿高舉五百瓦燈泡,照徹全生產隊豐收的喜悅,我們結隊爬到麥山、谷堆上大唱革命歌曲,過秤分來脫粒,老弱病殘齊上陣,只留襁褓是閑人。分配時,保管員、司秤員各忙各,我們分頭旋轉曬場四周,扯破嗓門狂呼:“溝上溝下的,全隊社員,快點背背篼、挑籮篼分包谷、谷子啰,早攏吃肉,遲到啃骨頭哦。”
只見竹林下歌聲驚飛麻雀,坡路上謠諺驅逐山鳥,大家來分勝利果實,凌波歌的海洋,場面熱烈。孩子們生龍活虎,風簸箕狠命搖幾轉,連枷使勁翻幾打,籮筐震撼,曬席漫卷,以百米短跑狀追趕哈谷扒,把晾曬的谷物推聚攏,撮箕摟進大籮篼,幾個伙伴齊心協力,惹得二老祖樂滋滋:“你幾個猴兒小心別把腸子掙斷喲,兩噠兩百斤,你幾個硬是賣力,嘖嘖?!崩鄣醚獓娦?,滿頭大汗,其他娃兒打鬧取樂,我找來竹簽子,貼著滾燙的青石板,把裂縫谷物刨出來,顆粒歸倉,邊哼:“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繼跟黨走?!?/p>
一九八四年,保管室私分。幾年后,耕牛殺肉,泥墻半垮,石板偷完,心血枉費。兒時的伙伴搬入沒垮的破屋,合包面坊、加工坊,作坊連同電線幾度被盜,維護虧本,三戶死陰倒陽的社員干脆退居山頂洞時代,只點油燈,省得遭賊。
世紀之交,伙伴開采石廠,百多名石匠大錘二錘、手錘鏨子叮叮當,各人悶頭敲打石頭,偶爾濺起火花,不聞人歡馬叫。裝卸車輛,只聽抬工:“一二三,起!”浩瀚的歌海,豐美的文化,退回幼兒園,起重肩扛一二三。
第二卷 弄潮詞海
胎兒落地,哭上三百天就要吐詞。我,就是內親外戚詞海蕩舟,弄潮而來的。何以見得,各舉書證,依照時序,來他個先母系后父系:
一〇八三年一月十八日,宋神宗《贈黃峭詔》駢文,典故精當,對仗工穩,文筆華美,有奉天承運、贊勷、詞壇、碩彥、崇階、通進、編摩、黃壚、榮稱、勤勞、隕星十一個詞比《漢語大詞典》引源要早,可見這道誥命在語匯學上的價值。后人宋居江西、明遷廣東、清入四川,民時媽媽黃素輝出生,一九四一年秋,外公黃德芳寫《酉鳳公烝嘗會碑序》,一九九七年五月六日借閱他土改前夕轉交貧農保存的《黃氏家譜》,續編時研究詔書,雖非外家手筆,也喜新詞迭出。潛移默化,啟我文思。
十八世紀,正八品王倎在上山坪有五畝堰塘,清末民初子孫競爭,保長承頭,甲長參與調解紛爭,一九三二年七月五日,以縣政府名義立《王倎堰碑》,爺爺王治桴名字在上。細審碑文,居然有堰、洗澡、準予、嚴懲不貸、區、屬民、以免七個詞或某層義項比《漢語大詞典》引源還早,令人驚奇。
魯迅反對生造詞語,但是他自己就生造過字詞句,毛主席民末贊同他,共初又批示要造新語。主席是對的,社會飛躍發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陳詞濫調難以盡達,生字、時詞、新句型無可避免要產生,好比衣食足、醫療好,少婦猛生小寶寶,任何黑手堵不了,除非胎嬰挑刺刀。
學閥要堵,我來獻寶:三幾歲,山洪暴發,水溝壘沙,積蓄尺高,泥埂沖垮。久蓄的勢能,總要鉆營薄弱環節,沖破阻力,只要急需,隨處發生。
社員缺柴,生產隊能源單調,老弱到處砍刺芭,剔樹椏,鐵絲刺取筍殼、竹葉,筢筢撈攏枯草、碎屑,霜葉、焦藤勤檢閱,山柴、水草快賞析,挽成把子,堆碼階檐、柴樓。汽車拉煤炭,??奎S桷樹,我們找來金屬絲,接通喇叭機關,山鳴谷應,一掃拾柴勞苦,放聲歡唱,驚呼吶喊:“港起了無煙煤!”表示美好到達極點,跨世紀回鄉,鄉親還掛嘴上,年輕的始祖聽了,眉飛色舞。
狡、皸、腮形、騷形、丑形、倆形、跩形、騷公子、騷母子、老木沒,都是文革期間我自造語,表示嘴巴狡辯、含著吸吮、色迷迷的、性欲爆發的、丑態百出的、莫名其妙的、滑稽可笑的、流氓、阿飛、愚蠢的小妹妹的意思。田間土頭,農忙歇晌,打情罵俏,這些詞總愛被動用,嘻嘻哈哈,活計搞完。一九八二年,搜得李姑爺墻縫當家書,他說是一九二八私塾老師給他的教材,有農家專用字詞句,好些字典查不到,我狂喜揣回,秋天偏科留級,媽媽生氣,一火焚化,噬臍莫及。我的口語,部分作為方言納入《敲鐘村志》出版,跨世紀村民還在使用,承認我的發明權。
我是誰呀,黃峭的遠代外孫、甲長王治桴的幼孫,一個在宋死了得新詞,一個在民刻名入碑,新詞了得。更可駭怪的,祖先祠堂楹聯、鄰近墓碑挽聯,寥寥幾字,新詞很多,我們讀小學,天天觀摩,逛山搞勞動,經常摩挲,浸淫童年,看似荒村野調,白居易“豈無山歌與村笛,謳呀啁哳難為聽”,千秋隨野草閑花生滅,一旦捧讀《反對黨八股》三管齊下,“第一,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于是小學生不聽大文豪,緊跟導師調,粉筆寫電桿文學、茅廁文學、石頭文學、泥路文學,鏤樹刻竹,大放厥詞,盡涂俚語,蠻是笑人。
一次上學要遲到了,飛躍小橋,前輩一把拉住書包,我一急出口成臟,他樂了,諒視我會說不會寫,折根黃荊條,勾畫那幾個邪惡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我雖害羞不好意思多看,奪過書包就跑,可那一瞥,觸類旁通,萬字歸宗。三十年來,弄潮詞海,其樂融融。
第三卷 沉迷譽海
方言、土音、俗字、歌謠、諺語、謎語、隱語、歇后語、民間故事,長久不去理,千百年記錄一次,那它們就是集體創作;群眾過去的死硬了,現在的可以追。假使各村委、居委每半世紀一修志,那么最近幾十年的新鮮說法,冤有頭債有主,方言發展有親口。歷史發展分階段,每個階段的創造者,以村為單位修村志、以居委為單位編社區志,各行業決策人、各單位布置任務人,幾十年內,縱使檔案不全,腦海也是可以集體回憶的,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聚落的老人,更是足以這樣保證:麻雀飛過都有個影影兒,跳蚤進褡褳兒都分得清公母。
中國優良傳統,采風觀摩民情,三代有專門搜集整理九州民歌的官員。政客喜歡造謠,陳勝唆使吳廣鉆叢林,捏著鼻子學狐貍叫:“大楚興,陳勝王?!敝愿愕眠@樣清楚,因為秦始皇鐵官司馬昌生漢市長司馬無澤,司馬無澤生五大夫司馬喜,司馬喜生太史令司馬談,司馬談生司馬遷,距學狐謠不過幾十年,所以司馬遷知道裝神弄鬼的革命輿論作者。東漢忠臣王允穿著黑衣服,出沒街頭巷尾散布董卓活不成的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獻出貂禪,施連環計誅殺國賊董卓。初唐詩人駱賓王躲在陰暗角落編造裴炎要稱帝的童謠:“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殿上坐。”這三首政治童謠,要是文史大家不及時記錄,就算流播民間,也是無頭公案了。
村落更是如此,封建士大夫一般不屑記錄人民活口,村里冬烘先生想寫,筆力纖弱,經不起時間無情的沖刷,別說謠諺的作者被抹殺,就是歌謠本身,擦進人民傾向濃厚的通俗作家白居易耳里,他都嫌嘈雜難聽。一九二六年,毛澤東同志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布置學生搜集各地歌謠幾千首,可惜來不及整理,資料散亂。
我寫村志,記錄資料二十五年,深知每個生產隊都有當地最會說話的人,社員指名引用,引精據口。為了證明獨兒的金貴,就引:“王用銓的話,‘老子萬二斗芝麻下種,只有這根兒苗’,你跟老子打壞呀咋個下臺?”芝麻那么細小,一萬二千斗種子撒播,才發一棵芽,比耶弗利斯神侃處女珍貴性的語句還夸張,然而王隊長言簡意賅,遠勝西人經院哲學。還有一個怪現狀,分明不是原創,只因成為口頭禪,大家也栽派:“王茂財的話,‘金窩銀窩,當不倒自家的草窩’,別留我,屋頭活路搞不贏,耍了三天,該回去了?!蹦鞘枪爬厦裰V,因為王某人經常掛口,眼淺的百姓誤以為發明。更有一種妄人的荒唐,村民也點名引用:“王登意的話,‘全世界人民都要死完’,哪個歪得到一輩子?”那陣口號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謇巴郎光棍王大舌頭不服,故意唱反調,是啊,懦弱無能王登意,被繼母虐待、弟妹藐視、社員侮辱,螞蟻一樣的孤人,唯一心疼他的奶奶一九八一年也老死了,怎么不悲憤:“全世界人民都要死完?!奔僖园倌陼r日,他的話比動輒萬歲來得更真刻喲。
一定區域,半個世紀,社有妙音飛、村有巧語庫、鄉有故事王、縣有民歌手、省有思想庫、國有集大成,看各自的影響,是覆蓋村社、鄉鎮、縣市還是省、國,腳勁好的走得遠,言之富文傳得久、流布寬??陬^表達,要是百年不記載,再高妙也容易消失,不但作者失去名譽,就是語文也無蹤,發聲器消亡,語音就滅失。政治文化中心,高官、文豪瓜分話語權,社區居民流動大,社會結構開放式,妙語流傳都困難,引你活口,不如引經據典顯得有學問。追求高品位,美女在抱,春宵苦短,社區口語就算錄音錄象送給他,哪有閑心聽,整理面世?
二〇〇六年六月十八日成都永豐路仰韶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