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如何忘掉格瓦拉的臉? 畫像背后隱藏了哪些秘密?

何東平 · 2009-02-19 · 來源:烏有之鄉
紀念切·格瓦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如何忘掉格瓦拉的臉? 畫像背后隱藏了哪些秘密?
 

何東平


  幾乎有關切·格瓦拉的書籍封面和電影海報,都無一例外地運用他那幅最出名的肖像(頭戴貝雷帽,長發披肩,神情堅毅,眼望遠方,由古巴“紅色攝影師”阿爾貝托·柯達拍攝于1960年。1968年,藝術家吉姆·菲茨帕特里在此基礎上使用紅白黑三色創作了視覺強烈的畫像)作為核心設計元素。

  換句話說,格瓦拉的肖像畫,一勞永逸地解放了這些設計者,因為他們明白,無論在畫面上放置什么,也遠不如放置這幅具有巨大沖擊力的圖片來得直接和有效。這張畫像讓人過目難忘,而任何印著他那張永恒之臉的商品都好像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力,挑動人們購買的欲望。 

  一張張格瓦拉畫像背后,都隱藏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事實上,大量有著這張畫像假面的工藝品和書籍報刊,關于格瓦拉的內容不是陳詞濫調,就是一無所有。那些披露格瓦拉嗜血濫殺的證據,也顯得力不從心。這張堅定而神秘的臉,幻化為一面所有真心或標榜向往正義、自由之人的圖騰,時刻在世界各個角落對一切懷疑和不屑,中傷和誹謗進行反擊。格瓦拉的臉就這樣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被無限地復制。

  復制。這個現代文明的驕子向我們證明了它的力量。這是一種壓倒性的勝利。它對格瓦拉的敵人說,死亡比茍活更有價值。

  即使最拙劣地利用這張畫像,也是可以把它當作時髦、另類的logo,穿在身上紋在皮上擺在桌上掛在墻上。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毛頭小伙屁股兜上的格瓦拉頭像,下面綴著幾個英文字母:卡斯特羅。

  這滑稽的場景至少說明部分事實:切·格瓦拉究竟是何方神圣,很多穿著格瓦拉T恤的年輕人并不清楚。至少在中國,這話不是妄語。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如何穿著格瓦拉T恤(穿在身上如同偉人附體)招搖過市,引起注意。自然,剛出現在街頭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快人們就見怪不怪,大齡青年也開始厭棄,適齡青年還繼續穿在身上,只是和叛逆的象征已無多大關系,或許僅僅因為這種文化衫很實惠,便宜。

  又一張一絲不茍的臉

  有人說,不了解的人崇拜他,而了解的人熱愛他。

  對于這個斷言,美國作家杰伊·坎特有足夠的發言權。1977年,他寫出著名的魔幻主義小說《切·格瓦拉之死》,通過大量虛實相交描繪格瓦拉心理狀態的日記和信件,深刻而生動地塑造了格瓦拉的一生。但在此之前,他對格瓦拉一無所知,可是這不妨礙他很快成為格瓦拉的擁護者。這難能可貴。更多的人只是幻想,“穿上切”或者“裝成切”,他們“就是切”。

  2008年,又一位由無知到崇拜格瓦拉的美國人史蒂文·索德伯格拍出了將近4個半小時長度的傳記電影《切·格瓦拉》,試圖全景式地記錄這位非凡人物的傳奇經歷,而主要演員本尼西奧·德爾·托羅,據說也擁有眾多格瓦拉塑像、各種書籍和紀念品。這部電影,提供給希望了解格瓦拉真實一生而懶得讀書查資料的人們一個快捷的途徑。盡管這樣,想完全理解影片,還需一些必要的歷史知識。

  影片從格瓦拉與卡斯特羅相遇開始。1955年7月,他們在一個墨西哥女人家里碰面,相談甚歡,相見恨晚,格瓦拉決定跟著卡斯特羅干革命。卡斯特羅事后回憶說,初次見面,切的思想比他進步。就在3年前,格瓦拉剛剛和少年時代的朋友阿爾貝托·格拉納多結束長達8個月的“為了旅行而旅行”的南美之行。旅行途中,格瓦拉被第一個熱戀女友奇奇娜甩了。格瓦拉憤懣地寫道:她是我的。我曾經跟她睡過覺。據此嘲笑格瓦拉的幼稚是愚蠢的。看看格瓦拉一生的艷遇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缺少女人的男人,自然也不缺乏愛情。更重要的是,旅行途中格瓦拉見證了太多不公不義,決心終生站在窮人一邊。

  2004年,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利斯把他的這一段經歷拍攝成《摩托日記》,一經推出,立刻和格瓦拉的頭像一樣,成為流行,原聲CD熱賣,電影成為無數文藝青年心中的經典,而扮演年輕格瓦拉的演員蓋爾·加西亞·貝納爾也隨著影片聲名鵲起。只是很多人非常疑惑,為什么常見的那個一頭卷曲的長發,一臉大胡子的格瓦拉變成了俊朗如斯漂亮得可人的男孩兒?其實,這正是格瓦拉的真實一面。他的長相的確是漂亮的,比起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勞爾·卡斯特羅,格瓦拉有著獨特的吸引人的女性氣質,能激發人們的無限柔情。他留存于世的照片,絕大部分都是豪氣與溫順并存。

  《時代周刊》曾評論,“格瓦拉是三人執政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臉上充滿使許多婦女為之心動的帶有傷感的微笑,他用冷靜的頭腦、超凡的智力以及幽默的情緒領導著古巴。”

  如果說,影片《摩托日記》的最大成績是讓人知道格瓦拉原來還是一位溫文爾雅的翩翩少年,那么索德伯格的功勞就是盡可能地還原了一位人們心中所想象的格瓦拉一直以來的樣子:不修邊幅,桀驁不馴,大胡子,愛抽雪茄,嚴重哮喘,革命者,游擊狂人。能否傳神再現切的形象,實際也決定這部影片的成敗,幸運的是,他們做到了。

  索德伯格的電影激動人心。這完全歸因于格瓦拉本人的神秘和傳奇。時而深沉時而明亮的音樂,配合引人遐思的畫面,逼真地還原了歷史場景,引領觀眾情不自禁地走進那個革命風云跌宕起伏的年代。

  索德伯格選取了格瓦拉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事件進行表現,一是他幫助卡斯特羅奪取政權,成功進軍哈瓦那,這是成就格瓦拉前半生的重要史實。影片下半部掠過格瓦拉在古巴革命勝利后參與的種種政治生活,大篇幅地描述他在玻利維亞的游擊戰。最后,索德伯格再現了那個令無數格瓦拉迷痛心不已扼腕長嘆的歷史時刻。他讓格瓦拉在遭到槍殺前說了一句極短的遺言:開槍吧!這個遺言符合格瓦拉的性格。比起傳說中的另外幾個遺言版本,包括那句最著名的已成為切氏經典語錄的“開槍吧,你不過是殺死了一個軀殼”,少了一份虛構的壯烈,多了一種殘酷的真實。

  和杰伊·坎特在格瓦拉內心深處探險不同,索德伯格在一絲不茍地畫著格瓦拉的臉。

  革命至死

  格瓦拉在任職古巴重要領導職位后,兩次訪問中國。1960年第一次中國之行,他見到了大多數中國的主要領導人。11月19日,他和毛澤東會面。毛澤東用湖南話對他說:切,你好年輕喲。當時,卡斯特羅34歲,格瓦拉32歲,毛澤東比切大一倍。這次訪問,格瓦拉與中國政府做成了一筆價值6000萬美元的生意。而11月14日,新中國歷史上的黑暗時刻剛剛來臨。在那個異常艱苦的年代,這個舉措無疑意味著中國對“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無限慷慨。

  格瓦拉也真心崇拜毛澤東,這不僅僅因為毛澤東同樣是“游擊大師”,更是因為“革命”。在60年代,象征中國革命的毛澤東,是世界上很多左派知識分子的偶像。何況毛澤東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全力“保衛古巴革命”果實。值得一提的是,毛澤東的肖像和語錄也是世界上復制、發行最多的,幾乎在同時,毛澤東經由官方意識形態被推上神壇,切則從民間成為圣徒。更有意思的,則是他們也差不多同時出現在中國時髦青年的身上。

  按照今日的標準,格瓦拉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他敏感,憂郁,體弱,閱讀波德萊爾和聶魯達,喜歡攝影,可以僅靠照片養活自己。只是與眾多文藝青年不同的一點是,他意志堅強,而且激進。他是革命家,又像理論家(雖然這方面他并無多大建樹),更是作家,詩人,他的文字充滿力量與深度。更令許多文藝青年望塵莫及的是,他幽默迷人,擁有卓爾不群的美好容貌。這些或許都是世界各地年輕而敏感的心靈們很容易喜歡上這個人的原因。

  但真正讓世界青年為之瘋狂的,還是:革命。

  索德伯格聰明地把握了這一點,影片從開始到結束,格瓦拉生命中似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革命(戰斗)。這可能討好了喜歡他和詆毀他的兩種觀眾,當然,也可能得罪他們。不過,悉數格瓦拉的一生,他從不能安穩地生活,權力和榮譽無法給予他活著的意義,愛情和親人也不能賦予他生命的價值,他為革命而生,因革命而死。他在戰斗中勇猛無畏,卡斯特羅曾說,“如果對他的大膽和魯莽品性不予以約束,切·格瓦拉就不能在那場戰爭中活下來。”

  格瓦拉溫順的善良性格和革命的暴力精神矛盾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影片也表現了這一點。作為醫生,他從頭至尾在戰斗中為傷員治傷,細心地照料他們;作為戰士和指揮官,他又決絕而果斷,堅決剔除革命隊伍中的懦夫和叛徒。

  問題在于,人民并非任何時候都需要革命,正如他們不是時時刻刻都渴望能拯救一切的英雄。格瓦拉一生的悲劇,或許就在這里。對這個現實世界而言,他浪漫氣息濃重的革命理想主義,像堂吉訶德刺向虛空的長矛。孫中山說,“建設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如不存心建設,即不必破壞,更不必言革命。”格瓦拉一定對此表示異議。因此,格瓦拉并不為其中國同行們所看重,也屬必然,在1971年出版的《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的日記》中,格瓦拉被定義為冒險主義者,不依靠人民群眾,其實是不切實際,他的“游擊中心論”也遭到批判。

  “在革命中,一個人或者贏得勝利,或者死去。”想想這句著名的切語錄,格瓦拉真是死得其所。

  雖然本尼西奧·德爾·托羅扮演的格瓦拉是成功的,索德伯格卻沒有揭示出更多恩內斯特·格瓦拉成為切·格瓦拉的新鮮內容。顯然,在片中一味以“戰士”身份示人的,遠非格瓦拉的全部。應該指出,索德伯格在影片中對格瓦拉出走古巴前與卡斯特羅那次重要的徹夜長談忽略不計是十分遺憾的。影片中,他用字幕代替了切出走前后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本來,索德伯格可以設法想象一下那個場景,給觀眾一個驚喜。或許制作他身后的傳奇更有意義?因為格瓦拉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后半生在死的那天,就永無休止地開始了。

  1968年5月,巴黎的學生們舉起格瓦拉的巨幅照片,走在街頭沖著防暴警察高呼:切,切,切……從此以后,西方青年動輒在游行集會上高舉格瓦拉頭像和標語。他的頭像開始漂洋過海,不約而同地跨越種族地域的差異成為世界各地革命者或者是叛逆人群高揚的旗幟,不同國家是誰在第一時間有意識地普及宣傳了它?有沒有人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它?這些故事可能和他的前半生一樣驚心動魄。

  諷刺的是,格瓦拉生前著力反對的“美帝國主義”,都是上文中兩部廣受歡迎電影的制片國,換言之,沒有美國的商人,這龐大的影片投資就不能實現。在索德伯格的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格瓦拉的戰士伏擊政府軍隊,他們依靠的墻壁上,赫然掛著可口可樂的宣傳海報。這在商業電影流行的今天,可以被視為一個明顯的植入式廣告。盡管,在格瓦拉和卡斯特羅要推翻的巴蒂斯塔當政期,美國文化大量輸入古巴,那時候在墻上出現這樣的廣告畫也屬理所當然。

  銷毀所有格瓦拉的畫像和影片資料,是否能讓世界忘記他?答案是否定的,切的畫像有如自有而永有的上帝,不管正義還是邪惡,都需要他。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日本 | 三级少妇老少妇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