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變性了
云淡水暖
那日偷空片刻,在網上見胖子那威在其新浪博客《那威說吧》中有一篇“日記”,叫做“時尚流行病”,并且自命為要“解剖社會病”的“那求恩”那大夫,胖子那大夫“拿起手術刀,左一刀、右一刀、上一刀、下一刀”地解剖了一番后,得出一個結論,“社會上,年齡在18歲到21歲之間的少男少女當中流行著一種“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分為男性病患者和女性病患者兩種。”,草民在噴飯之余,總結其要旨,無非是兩個字,“變性”,怎么個“變”法呢,無非是不男不女、亦男亦女、男女不分。
胖子那大夫窮舉了若干現象,比如男孩子穿著是“上松、下垮、中通風”,說話是“聲音極為尖細”,態度是“非常的溫柔”,再加上“頭發直直的,各種各樣的形狀,一看就像外星人”,結論是“讓你雖身為一個男人,可給別人感覺就跟一個女人一樣。這種病患者在當今的男性當中是相當的普遍”。反之,女人給別人的感覺亦反之。
胖子那大夫雖然解剖出了若干表象,還給出了“病根兒”是“日韓流”,是“為了吸引異性”,但草民認為這胖子那大夫光是把棒子打在“年齡在18歲到21歲之間的少男少女”身上,是有點偏頗的,少男少女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的一種嬗變,“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在一個劇烈變異著的文化氛圍下,男人給別人的感覺就像“一個男人一樣”,反而有些不那么“主流”了。
君不見在光彩絢麗的各類舞臺、鏡頭前,風光無限的男人們,只要跟“藝術”、“時尚”沾點兒邊的,要么一副“憂郁”的小白臉兒,亂七八糟的“卡通”式頭發蓋住大半拉眼睛,要么一水兒的油光水滑的馬尾辮,真是“安能知雄雌”了。湖南電視臺有一個非常非常火的節目,倆男主持人出來的時候,那身打扮,差點讓人誤會了是巴黎FASHION SHOW 上那些邁著“貓步”的女模特們身上的那些時髦的“步片兒”,還有非常非常女性化的雪白的毛絨絨的毛披肩,真是應了胖子那大夫的那句“醋倒一大片”,連CCTV的著名品牌“一首歌”,近兩年也換了個嗓音兒像是尚未發育到位置的男主持,還有甜甜的咬住舌根兒講話的“好好好好聽”的那種語言風格,又是“醋倒一大片”。
最具導向作用的是,這樣的人物,往往就意味著“走紅”,隨之而來的恐怕就是寶馬香車、鮮花掌聲、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在一個只以錢為“成功”與否,錢多錢少為區分大“成功”還是小“成功”的“潛標準”下,“年齡在18歲到21歲之間的少男少女”自然要向“標準”看齊,時髦的說法叫做“偶像崇拜”,或者叫做“價值觀”。潛移默化,不變也锝變。
最為有趣的是,胖子那大夫用張飛當了一回模特兒,煞是傳神,滋敬錄如下:
【張飛滿臉鋼髯,豹腮圓眼,面如鍋底,整個一個猛男。但如果張飛要得了這種病,劉備非嚇壞了不可。比方說有一天,劉備正在家里待著呢,突然張飛騎著馬過來了。劉備開門一看張飛形象全變了,得病了。張飛一蹁腿下來說:“劉哥,最近曹操太壞了,他派兵又來打你來了,你看我準備怎么收拾他們?”,您再看這張飛,穿著一件粉紅色寬大的小棉襖,底下蹬著一條肥肥大大的喇叭褲,再看那把丈八蛇矛的槍柄上貼滿了各種女明星的照片。張飛沖劉備抱拳拱手,嫵媚的一笑,騎著馬跑一溜煙兒,不見了,就剩下呆呆發楞的劉大哥】
草民覺得精彩莫過于這句“嫵媚的一笑”,張飛能夠發出“嫵媚的一笑”,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了,除非“變性”,否則那里來的“嫵媚的一笑”,還有“丈八蛇矛的槍柄上貼滿了各種女明星的照片”,還是那個“燕人張翼德”么,恐怕曹操乃至其屬下的眾多兵將,再碰到張飛的“一夫當關”,已經視同豆腐了,張飛那“嫵媚”的“長嘯”,恐怕也只是徒增了曹方兵將的笑料耳。
當然,張飛之“變性”,草民以為并非是像公宦們那樣被閹割了,而是從內心,從精神,從“文化”上發生的嬗變。而這其中,恐怕與劉備也難脫干系,常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果劉備的憂患意識首先淡漠了,如果劉備到處逢人就說“我蜀國要堅持韜光養晦100年”,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蜀國所有人等潛心于“燜聲發大財”,絕不與吳、魏二雄爭鋒。如果劉備還煞有介事地在張飛的丈八蛇矛的矛頭下系了一束鮮艷的紅纓,上書“人性化”仨字兒,適逢對手,要張飛先“人性化”地虛張聲勢地耍一通花槍,“亮槍示警”,還要張飛學會一口“純正”的“吳儂軟語”,以便改善形象。張飛怎么辦,一是堅守燕趙男兒剛烈之氣,被活活憋死,或是順應“歷史潮流”,加入“識時務、發大財”的行列,顯然,張飛選擇了后者,為了更加“人性化”,張飛就變成了胖子那大夫描述的那模樣兒。
張飛的“變性”,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悲哀,恐怕還有待于胖子那大夫深入地“拿起手術刀,左一刀、右一刀、上一刀、下一刀”地解剖,還有待于專家們的“論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