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者,好古風,文雅其質,見人之難乃至泣下,或有良名,然居位兩屆,竟豪強日盛,貪腐無忌,民多聊到,紛怨于野,漸失國望,終不稱能。按其所為,大言而無實,好廉而不治,泥書而無謀,自持以強行。
更近日新政,所謂雷霆震發,志在必得。然雖稱救民,實則滋富,所為乖悖,勝于奸權。奸權者,人必不信,不信則難行,難行則少禍。今借清名行乖政,吾不知彈冠相慶者幾,以公之明,竟不知經濟之弊,在民不富乎?萬千雖好,羞在囊中,國資虧耗,不能同濟,偶有所通,盡在衙帷。
嗚呼,若其終不知大道所在,紛擾求虛名,空耗天下心,雖曰死而后已,終于民無萬一之利,何顏以對蒼生父老?若其知大道所在而不行,可為天下一嘆也。
古人云,大廉無名,又云,大奸若忠。或曰,觀其公子所在,望其治者,與虎謀皮也。
吾不能辯也。豈不哀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