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車所想
天邊明月
為了到東郊的一個游泳館里去游泳,我每周都要幾次乘坐公交車。這路車直通三所大學,乘車人大都是正在大學求學的學生。車少人多,每次乘車都很擁擠,特別是我乘車的這個時段,乘車人特別多。
不知是因為我的長相偏老還是確實比他們年齡大的緣故,我第一次乘車就有學生為我讓座。我對同學說:“您坐,您坐。”但同學一定讓我落座。我又說:“如果您一定要讓座,等我七十歲以后再說,我現在站著比坐著舒服。”然而,這位同學身體很壯,身高足有一米七以上,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非讓我坐下不可。他的力氣比我大,我拗不過他,實在無法推辭,只好坐下。
車子不緊不慢地前行著。坐著和站著有著迥然不同的感覺:剛才還左搖右晃前傾后仰地有一種失衡的危機感,而現在可以舒適而平穩地觀看眼前的景色了。
然而,我的心里并不平靜。不知是眼前人頭攢動的大學生,還是車窗外一閃而過的城市景觀,在一瞬間組成了一幅幅牽動心弦的畫面:
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揹著書包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夜以繼日,孜孜以求,一次次如過鬼門關般地去迎合那種別蹩的測試和考驗……
課堂上的聚精會神,課后自讀的苦苦求索,身在異鄉的親人牽掛,為節約每一分錢的刻苦自律,考場上的緊張不安,畢業論文的反復推敲,求職之路的漫長和茫然……
高考是一關,考研又是一關。在一個極普通的教室里,站在講臺上看看那些考試前的學子吧!只能看到他們一雙雙充滿思索充滿期待的眼晴。眼睛以下便是悄然崛起的書山。學子們在這座山上不遺余力地罄其身心地慢慢地爬行、攀登。他們必須把這座山啃掉咽到肚子里,用他們熬紅了的雙眼、疲憊的心力……
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更是一大難關。那些品學兼優的學子們,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朝思慕想、精心設計自己的簡歷;即便因家貧無錢買不起好的服飾,也要把自己打扮得象模象樣一點去迎接面試;他們的苦處他們自知,但依然要把苦難壓在心頭也要向招聘者作出可掬的笑臉……
那些身居貧困山區、家景十分拮據的父母們,罄其家資供養出一個學子后,家貧如洗了,生活無著了,老人累垮了,欲哭無淚了。有的學生把自己的身心拼得疲憊不堪,甚至患上重癥走進了病房。有的學生在有了第一次收入后想好好報答一下父母,可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他的父母卻筋疲力盡,甚至駕鶴西去了……
媒體又傳來新數字:今年將有750多萬應屆畢業的大學生求職無門、工作無著……
這時,乘車的感覺不再那么舒適,如坐針毯一般。
后來的日子,我再去游泳時,就先步行兩站路去乘另一路車。這路車乘客較少,可以避免大學生們再為我讓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