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弘揚的是“反”革命
谷子地應該“順應民意”,放棄堅守撤而退之,保存九連的火種嗎?看過《集結號》,大抵觀眾都會強烈地為谷子地、為九連感到悲哀,認為指導員王存金在一個特殊的時刻錯誤地“清醒”,他應該說一個謊,明確地告訴谷子地他聽到了集結號,而谷子地應該順水推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九連的實際,下達撤退的命令。
是這樣。可真的是這樣嗎?
《集結號》弘揚的精神,其實是一種否定革命精神的“反”革命的精神。
革命精神,是一種大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軍隊能夠由南湖、由井崗山上的星星之火而燎原,能夠在百萬雄師過長江,能夠跨過鴨綠江讓美國佬承認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對象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就是堅守了這種革命精神,就是依靠了建立在視死如歸基礎上的不折不扣的執行力。
否定戰爭中需要堅守的這種不折不扣的執行,就是對革命精神的否定,就是“反革命”。《集結號》告訴觀眾谷子地要“聯系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是一種充斥聚集了諸多革命元素,在潛意識里否定了這些革命元素的“反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一種忘小我顧全大局的精神。“誰不怕死?”沒有革命精神的支撐,就永遠只會顧小我,關注小集團利益而談不上顧全大局。如果沒有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軍隊能夠挺過蔣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的白色恐怖嗎?能夠在長征路上成功地強渡湘江、飛奪瀘定橋、能夠在朝鮮戰場打下上甘嶺、在自衛還擊戰中搶占涼山嗎?
認為九連應該在已經聽不到團主力部隊槍聲的時候下達撤退令,這本身就是大局意識的缺乏,鼓吹保存九連有生力量這種小集團主義精神的意識流,就是否定顧全大局這種革命精神的“反革命精神”。
誰都有具體情況,哪一支部隊都將面臨具體情況。可是誰都會出現特殊情況,哪一支部隊在戰爭過程中都會出現意外的特殊情況。團主力陣地的電臺被打掉了,成了戰爭的孤島。九連遲遲聽不到意味著可以放棄堅守的集結號,因為他們的長官已經決定讓他們拖住敵人,以避免團主力被咬掉。
一支軍隊的戰斗力,最需要的絕對不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九連連長谷子地和在戰場上學會了堅強的指導員王存金所堅守的服從命令、人在陣地在的天職。
怯于戰爭在戰場上尿褲的王存金在戰爭中明白了這一點。但《集結號》本身卻懷疑、否定了王金存和壯烈犧牲的戰友們堅守的這一點。
向谷子地以及所有為中國革命獻身的革命先烈們致敬!
《集結號》弘揚的不是革命、是“反”革命精神!
聲明:我看到發表評論的很多人在罵我。同時很感謝其中有一部分人理解了我寫這文章的初衷。我是以很認真地態度來寫這篇文章的。我完全沒有否認谷子地及他的戰友的革命精神。
我想說的是:《集結號》這部電影本身其實是在懷疑在否定谷子地等革命先烈們曾經堅守的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從這個意義上,《集結號》是“反”革命的。
“看了《色戒》,知道了女人靠不住;看了《蘋果》,知道了男人靠不住;看了《投名狀》,知道了兄弟靠不住;看了《集結號》,知道了組織更靠不住!”
——這是當下正流行的一種說法,對我的意見持反對意見的人,可以品品這句話。想一想,集結號流露的是一種什么的思維?
我不說這種思維的是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