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集結號》體現的“人性主義精神”
解放戰爭中也許有一個‘集結號’的故事,但是敘述這個故事的人,難免無意有意地添加進自己主觀的東西,如相聲里說的“馬季的鵝生了一個蛋”傳到馬季那里就成了“馬季我生了一個蛋”一樣。《集結號》影片顯然已經不是解放戰爭中也許有的集結號故事了,編劇、導演、觀眾、媒體、評論者都加進了各自的東西。我評論的,已不是可能有的集結號的故事,也不完全是《集結號》影片本身,而是人們所賦予“集結號”的東西,主要的是所謂《集結號》體現的“人性主義精神”。
《集結號》的編導的表白很清楚,他們是從市場切入,希望在市場上能夠贏得大部分觀眾;根本不討論戰爭有沒有意義,不討論犧牲有沒有價值;而且認為,畢竟講的是國共內戰,特意避開其正義、邪惡之名的爭論,否認自己在講述“宏大”的主流意義;只是想為“萬骨”們說上兩句公道話:“電影里的人不是自愿成為烈士,在被動情況下,他們把命都搭進去了。”編導們表明他們特意避開解放戰爭的實質,只是在編造一個贏得觀眾的故事,他們要賦予《集結號》的是商品交換價值,而不是什么英雄精神,什么“人性主義精神”。
官方媒體賦予《集結號》所沒有的解放戰爭的革命主題,錯誤地把一個商業片拔高為一部革命歷史片。其結果反而放大了《集結號》本身已有的問題,丑化解放軍,編造、歪曲歷史。
官方媒體是從官方的需要出發,賦予《集結號》所沒有的東西。主流精英們則從主流引領輿論導向需要出發,要從《集結號》“尋找的這樣一個線索,也就是說個人表達這個線索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豐富這樣一個話題,……建立了這樣一個人文的維度”,或者說“人性主義精神”,讓人們從影片中“認識到個體跟歷史之間的疏離是一種必然性”。
什么是“人性”,好像精英們沒有明白闡述過,最近,他們盛贊《色,戒》是一部體現“人性”的好片子,更大贊《集結號》是一部“建立了這樣一個人文的維度”“人性主義精神”的“具有方向性意義”的大片子。因此,我們可以從《色,戒》、《集結號》等電影,了解他們所講的“人性”是什么。
關于《色,戒》的“人性”,精英們說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去刺殺漢奸的王佳芝,為了性欲的快感和禁不住6克拉鉆戒的誘惑而放生大漢奸,不惜犧牲同志。
《色,戒》使我們十分明白,精英們所宣揚的“人性”,同樣也是獸性。《動物世界》告訴我們,當母獅發情后,便接受逐夫食子的雄獅做新任丈夫。大家都知道,性欲、并非人所獨有之特性,實為一切禽獸所共有的自然本性;故把性欲作為“人性”來宣揚,不是把人格降低到禽獸格,便是把禽獸格上升為人格,總之,把人混同于禽獸。
就性欲而言,人與禽獸也有所不同,它不是純粹的自然本性,已經注入了科學性和歷史的社會的特性,因此人才從禽獸中發展出來。現在一些精英的思想實在太解放了,解放到了要回復到史前的蒙昧時代,主張亂倫亂交!解放到了可以為了個人一時間的快感犧牲自己的民族和他人的生命。對這樣的“人性”,我們還還有什么可說呢!
再看主流精英們大贊的《集結號》,它所表現的“建立了這樣一個人文的維度”、“具有方向性意義”的“人性主義精神”是什么呢?在他們的評論中看到的就是,“這種個人的,他的這種人性的沖突,這種壓抑和悲哀,恐懼”;“只不過想回家把地給贖回來,或者是為了跟他女朋友再次相見,就是人的凡俗和欲望”;“個人化的性格的表現”;“歷史跟個人競爭的疏離”。這里既同《色,戒》一樣,有人和禽獸共有的低級情感,還有更多的以“個人”為核心的“人性”表述。學過西方經濟學家的人可以看出,主流精英們所謂的“個人”的“人性”,就是“經濟人”的特性。
讓我們從主流精英們的評論轉到《集結號》影片上來,具體的故事比抽象的精英語言好懂得多。
如果劇中人確是如此表現:
——上戰場尿褲子的解放軍連指導員。
——因戰友犧牲而殺俘虜的解放軍的連長。
——存心要自己的戰士去死的解放軍團長。
這些人所體現的“具有方向性意義”的“人性主義精神”就十分清楚,任何說明都不需要了。
網上[我來說兩句(91)] 有這樣的評論,“他太重視這個‘交換價值’,似乎無此‘交換價值’,‘絕對價值’就無從成立。再然后,這個‘交換價值’、烈士就得靠‘人民政府’來授予。通過對犧牲/失蹤/蔣匪的區分,政權的合法性也得到確認。谷子地對“交換價值”的追尋,從根本上說是依舊只是這個新政權的一個失誤,而不是它有意為之的,對犧牲者的漠視。——這種漠視之存在,之出現,倒剛好說明這個政權只是將‘犧牲’作為一種‘交換價值’,對個體犧牲的慘烈悲壯不那么所謂。”
對于46位戰士的犧牲被說是“失蹤”,編導安排了谷子地后半生去尋找他們的遺骸、為追認他們是“烈士”,看作是尋求犧牲的“交換價值”,這個問題還需要辯論,也許馮小剛真是“想為“萬骨”們說上兩句公道話”,但是,如果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真是:三團團長命令九連必須堅守到明天中午12點鐘,并聽到的“集結號”后才能撤退。但是團長卻不叫號兵吹集結號;最后九連除谷子地連長外,全部壯烈犧牲,而在戰后只定為“失蹤”;最后把根本就不想吹的“集結號”又置于紀念碑頂作為標志;影片的片名叫《集結號》,那么,這部影片的主題表現的“人性”,就是欺騙,謀殺,壓抑,悲哀,恐懼,賴賬。
毫無疑義,《集結號》是個虛構,之所以要虛構這個“故事”,精英們說是為了有宣揚“人性主義精神”。“人性”成了“主義”,就是意識形態的東西,某些人的,也就是精英們對人性問題所持的有系統的理論,精英們所主張的“人性”。精英們用《集結號》體現的“人性”主張,是欺騙,是謀殺,是殺戮,是壓抑,悲哀,恐懼,賴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